石家庄市2017-2019年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相关性及其滞后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分析石家庄市气象因素与手足口病发病相关性及其滞后效应。方法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2017-2019年石家庄市手足口病逐日发病数据、中国气象数据网的各气象监测点地面逐小时气象数据。运用R 3.6.2软件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日均气温为15~26 ℃时,滞后3~6 d的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增加,滞后3 d时发病风险最大(RR=1.03,95%CI:1.00~1.06)。当日均相对湿度>80%时,滞后5~18 d的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增加,滞后9 d时发病风险最大(RR=1.04,95%CI:1.02~1.06)。当日均气压为999~1 007 hPa时,滞后5~8 d的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增加,滞后6 d时的发病风险最大(RR=1.01,95%CI:1.00~1.02)。当日降水量为15~32 mm时,滞后3~18 d的手足口病发病风险增加,滞后6 d的发病风险最大(RR=1.11,95%CI:1.02~1.19)。结论2017-2019年石家庄市气象因素中,日均气温较高(15~26 ℃)、日均相对湿度较高(>80%)、日均气压较低(999~1 007 hPa)和日降水量较高(15~32 mm)都会增加手足口病的发病风险,均与手足口病发病存在相关性,并有一定的滞后性,可作为手足口病疫情预警的参数。
出处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1年05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5月30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