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阴性与阳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比较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阴性与HIV阳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talaromycosis marneffei,TSM)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75例T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IV确认试验结果将患者分为HIV阳性组和HIV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蛋白、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统计学处理采用曼-惠特尼U检验和χ2检验。结果175例TSM患者中,HIV阳性85例,HIV阴性90例。HIV阳性组与HIV阴性组主要的临床表现发热、畏寒,淋巴结肿大例数分别为71例(83.53%)和73例(81.11%)、50例(58.82%)和47例(52.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75、0.771,均P>0.05);而呼吸系统症状、体质量下降和皮下肿物分别为62例(72.94%)和81例(90.00%)、73例(85.88%)和56例(62.22%)、1例(1.18%)和16例(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514、12.630、13.737,均P<0.01)。HIV阳性组与HIV阴性组患者血红蛋白分别为90.50(77.00,113.95) g/L和88.65(72.85, 99.93) 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23,P=0.043);白蛋白<30 g/L、CRP>10 mg/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9.41%(59/85)和60.00%(54/90)、94.37%(67/71)和94.19%(81/8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693、0,均P>0.05);白细胞计数>10×109/L、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53%(3/85)和81.11%(73/90)、80.77%(63/78)和1.75%(1/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095、82.467,均P<0.01)。结论TSM患者中,HIV阴性组皮下肿物、白细胞计数增高多见,HIV阳性组体质量下降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的患者多于HIV阴性组。
出处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1年06期
出版日期 2021年06月1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