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F-FDG PET/CT影像组学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生存预后的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治疗前基线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的影像组学特征对其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行治疗前18F-FDG PET/CT显像的孤立性NSCLC患者300例[男189例、女111例,年龄(62.3±9.0)岁];采用R语言将300例患者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210例,验证组90例。采用LIFEx软件包提取300例患者NSCLC原发灶的PET和CT影像组学特征,在训练组中以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结合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预测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的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分别建立影像组学模型、临床模型及两者结合的复杂预测模型,计算每例患者影像组学得分(Rad-score)、临床得分及复杂得分。在验证组中验证训练模型。通过一致性指数(C-index)评估各模型预测NSCLC患者预后效能,并基于最佳预测模型开发可视化列线图。结果在训练组中,影像组学模型预测NSCLC患者OS、PFS的C-index分别为0.762和0.724,临床模型对应指标分别为0.834和0.780,复杂模型对应指标分别为0.842和0.787。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ad-score和复杂得分均是影响OS[风险比(HR)值:1.804、9.996,95% CI:1.023~3.184、4.582~21.808,均P<0.05]和PFS(HR值:1.771、5.627,95% CI:1.138~2.756、3.429~9.234,均P<0.05)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治疗前18F-FDG PET/CT影像组学能够预测NSCLC患者OS和PFS;基于影像组学与临床模型结合的复杂模型预测NSCLC患者预后效能较高,由此得到的列线图对于辅助临床决策简单便捷。
出版日期 2021年09月05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