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标记定位3D打印导板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中的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头皮标记定位3D打印导板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6例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男62例,女44例,年龄(53.1±13.4)岁,年龄范围为35~82岁。根据手术辅助方式的不同将头皮标记定位3D打印导板辅助微创穿刺作为3D组(n=58),将单纯CT辅助定位穿刺作为常规组(n=48)。3D组采用头皮标记定位3D打印导板辅助微创穿刺,常规组采用行传统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精准度、血肿清除率、留置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昏迷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3D组的穿刺精准度[96.6%(56/58)]明显高于常规组[72.9%(3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5 d,3D组血肿清除率[72.4%(42/58)、84.5%(49/58)、98.3%(57/58)]均高于常规组[52.1%(25/48)、66.7%(32/48)、83.3%(4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2.60±0.65)d]、住院时间[(13.40±5.20)d]均短于常规组[(3.80±1.70)d、(16.30±7.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组颅内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5.2%(3/58)、1.7%(1/58)、20.7%(12/58)]均明显低于常规组[18.8%(9/48)、8.3%(4/48)、52.1%(25/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3D组GCS评分[(13.5±1.2)分]和SS-QOL评分[(195.2±16.5)分]均高于常规组[(12.2±1.4)分、(155.1±1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标记定位3D打印导板辅助微创穿刺治疗脑出血,更加精准,血肿清除率更高,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短,恢复更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出处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2年04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