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8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确定DILI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其治疗预后,为临床医师在DILI的诊断、治疗及其预防方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至2019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712例确诊的DILI病例的数据,其中498例纳入研究。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与分型,实验室检查指标,疾病严重程度及病死率等数据。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 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或Spearman秩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导致DILI的可疑药物中,单一用药占89.56%,主要有中药(56.43%)、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8.03%)、抗感染药物(4.42%)、解热镇痛药物(4.22%)等,联合用药占10.44%。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63.05%),年龄段在临床分型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药物导致的DILI中,年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在不同可疑药物种类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3、0.001、<0.001、<0.001);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ALT、AST、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TB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嗜酸性粒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01、<0.001、<0.001、<0.001、0.018、0.003、0.019)。54例完善肝活检病理组织学检查的患者以慢性肝炎型多见,西药组纤维化高于中草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6.99%的DILI患者治愈或者好转,3.01%的患者未治愈。有序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GGT、INR为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DILI的可疑用药以草药/膳食补充剂、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抗感染药物、解热镇痛药物常见,临床分型以肝细胞损伤型多见,多数DILI患者停药后预后良好,GGT、INR为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
出处 《中华肝脏病杂志》 2022年07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