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增强α-突触核蛋白聚集体稳定性的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浆孵育形成的α-突触核蛋白(α-Syn)聚集体的稳定性。方法收集自2020年6月至2020年12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0例PD患者外周血液样本及同期10例健康体检人员外周血液样本,用140 μL 0.01 mol/L PBS将1 mg重组人α-Syn溶解后分别与70 μL健康人员、PD患者血浆及PBS于37 ℃环境下恒温振荡孵育7 d(依次命名为HC、PD及PBS组);预成型原纤维(PFF)组采用10 μg α-Syn PFF用于后续实验。利用不同浓度胰蛋白酶(胰蛋白酶:α-Syn浓度比分别为1∶80、1∶40、1∶20)、不同浓度蛋白酶K(PK)(1.0、1.5、2.0 μg/mL)消化各组蛋白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消化前后α-Syn水平的差异。结果(1)胰蛋白酶对PFF的消化作用:随着胰蛋白酶浓度的增加,PFF逐渐减少,当胰蛋白酶与α-Syn PFF蛋白浓度比提高至1∶20时,相对分子质量>35 000处的α-Syn聚集体基本被消化,与其他浓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胰蛋白酶对α-Syn聚集体的消化作用:在相对分子质量<25 000处,当胰蛋白酶与蛋白浓度比为1∶20时,与HC和PD组比较,PBS组α-Syn表达水平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对分子质量35 000~40 000处,3种胰蛋白酶浓度下3组α-Syn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与HC和PD组相比,PBS组降低均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对分子质量>40 000处,当浓度升高到1∶20时,PD组α-Syn才出现明显减少,被消化程度表现为PBS组>HC组>PD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K对PFF的消化作用:当PK浓度为1.0、1.5及2.0 μg/mL时,相对分子质量>35 000处蛋白均已被基本消化,相对分子质量<25 000处α-Syn单体明显减少并出现小分子片段;与阴性对照(PK浓度为0 μ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PK对α-Syn聚集体的消化作用:在相对分子质量<25 000处,PBS组α-Syn单体被消化成更小的片段,而HC和PD组α-Syn单体未见明显消化,同一浓度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对分子质量35 000~40 000处,随着PK浓度增加,PBS组α-Syn二聚体被消化程度明显增加;HC组α-Syn二聚体的量随着PK浓度增加而增加;而PD组α-Syn二聚体的量随PK浓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同一浓度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对分子质量>40 000处,随着PK浓度增加,PBS、HC及PD组α-Syn均出现一定程度减少,同一浓度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患者血浆孵育形成的α-Syn聚集体的稳定性高于HC血浆及PBS孵育形成的α-Syn聚集体。
出处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22年04期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13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