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注重生活本身的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从《静坐喜床》、《小窗絮语》到《歇马山庄》、《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街与道的宗教》、《上塘书》,孙惠芬的创作道路呈现着明显的上升趋势,这种趋势的标志不仅在于她的小说越来越引起广大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她的一系列作品中呈现出的一处独特的乡村风景:辽东半岛南端、黄海北岸距离海边十几里的一个名叫歇马山庄的地方。歇马山庄最早是作为长篇小说《歇马山庄》的背景出现的,当李敬泽以理论家的自觉和旁观者的清醒将孙惠芬后来获得鲁迅文学奖的中篇小说从初名《两个女人》改为《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时,孙惠芬创作中的"歇马山庄"意识陡然清晰起来,从写作开始时的不自觉状态到后来写出《上塘书》这部以歇马山庄的一个自然村落"上塘"为中心的引起关注和争议的小说,为当代文学版图贡献出一幅独特的北方乡村图卷。歇马山庄虽是虚构的文学形象,但却有着坚实的现实背景,那就是孙惠芬生长的一个叫山咀子的村庄,这个村庄在孙惠芬的长篇散文《街与道的宗教》中有着非常详实的描写。有人谓:从文学创作发生学的角度看,《街与道的宗教》是一部非常有价值的作品,它向我们阐述了孙惠芬从中国的乡村走出来成为一名摹写人类心灵的作家的过程,完全可以作为中文系写作课的解剖典型;从一个作家的成长来说,《街与道的宗教》也是一部标志性的作品,它是孙惠芬创作的转折点。从《街与道的宗教》开始,孙惠芬的创作进入了一种非常自觉的状态,开始明确地把对歇马山庄的描述当成自己写作的一个大背景。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西湖》 2011年4期
出版日期 2011年04月14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