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乐思想到音声佛事(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1993-04-14
/ 1
佛教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包括佛教、道教在内的传统宗教音乐的研究,在众多音乐学家的关注下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也应看到,这方面的研究一则刚刚起步;二则不少音乐学家对研究相系的宗教尚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在研究成果上还存在着许多“圈外人”难以避免的不足,一些著述往往停留在纯音乐形态的介绍及分析上,而带有“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缺憾。本文的作者昭慧法师,是台湾一位精擅佛门教理及戒律研究的比丘尼。祖籍广东梅县,1957年出生于缅甸,1978年出家,1979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现为福严佛学院教师。她又是位素养不凡的音乐爱好者,出家前曾是台湾广播电台业余合唱团成员。本文是她的近作,围绕佛教戒律非乐的态度,而佛教界又倡导音声佛事的“矛盾”现象,结合佛教史的演进,从一个“圈内人”的宗教和美学角度,对佛教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及前景作了比较充分而精辟的阐述,很值得研究佛教音乐的同仁参阅。此文原载作者《如是我思》一书,本刊在转载时作了部分删节。文中涉及佛教的一些常识性名词或术语,因篇幅有限,读者可查阅有关的佛教辞典,本刊不予另行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