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我国当代的新社会阶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10
/ 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企事业单位的改制以及人们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的变化,新社会阶层从无到有,崭露头角。他们不属于以往我国关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传统划分中的任何一类,他们目前人数众多,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新社会阶层人士在增加财政税收,扩大就业门路,积极回报社会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一支新力量。
一、什么是新的社会阶层以及新社会阶层的作用
(一)什么是新社会阶层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社会结构是两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两个新的重要社会阶层:一个是与市场化和国际化相联系的由私营企业主、“三资”企业的白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者和技术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等构成的新社会阶层;一个是与工业化、城镇化、企业改制等紧密联系的农民工阶层、城市待业者、下岗职工。
我国当代新阶层包括高层次和低层次两大部分。高层次新社会阶层主要是这样一些人:单位、科研院所中的中、高级知识分子众多,随着人们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的变化以及企事业单位改制,部分知识分子从原单位分化出来,成为自由职业者。一部分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资格的人员从事中介组织工作,一部分大学毕业后或在职人员辞职后自己创业或者受聘于私营或外资企业,还有一部分人退休后利用自己的专长又第二次创业或受聘为技术人员等等。低层次新社会阶层主要指这些人:城市待业者、进城打工人员、下岗职工和初级创业者等等。
(二)新社会阶层的作用
第一,新社会阶层对社会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这个阶层中的高层次人群是就业机会的创造者,据统计,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在城镇就业中的份额占到近75%,在社会投资中的份额占到近70%。到2007年第一季度,我国的私营企业已经突破500万户,从业人员6000多万人,个体工商户已经突破2500万户,从业人员5000多万人。仅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就解决了1.1亿人的就业。他们掌握和管理着近十万亿左右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税收和40%的进出口贸易总额。
第二,新社会阶层中的高层次人士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促进者。改革开放以来,约有70%的技术创新,65%的国内发明的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来自于中小企业,其中绝大多数是非公有制企业。这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据相关统计,这一阶层从业人员人数已超过1.5亿,掌握或管理着10万亿元左右的资本,使用着全国半数以上的技术专利,直接或间接地贡献着全国近1/3的税收。他们的力量不可小觑。
第三,新社会阶层是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积极参与者。作为党的富民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很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通过捐款捐物、兴教办学、科技援助、投资立项等多种形式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下岗职工再就业、农民工进城从事最苦、最累的工作,也为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新社会阶层基本特征
1.来源具有多元性
新社会阶层人士大多由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转化而来。与农民工阶层都由农民转化而来不同的是,新社会阶层转化是多元的。这种转化的过程归结为“回城”、“下海”、“转制”、“复员”、“归国”等几个浪潮:一是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知识青年“回城”浪潮;二是上世纪90年代的国家干部和科技人员“下海”浪潮,一批人由社会精英和科技精英转化为经济精英;三是在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转制”过程中大量原国有集体企业管理者和职工实现了身份转变;四是大量军人“复员”和留学生“归国”浪潮。
2.行业地域集中
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律师业、IT业、文化产业、汽车产业、餐饮业、服务业等;从地域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首都省会这样的大中城市。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目前逐步向中西部和中小城市扩展。
3.身份特殊
他们的身份都属非公有制阶层,成员结构较广泛,既不同于原来意义上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也不同于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经济相联系的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工人,不同于党政机关干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技术人员,都与非公有制经济联系着。
4.职业多样
新的社会阶层成员组织分散,职业岗位流动性大,他们所从事的由原来意义上的第二、第三产业逐渐发展到从事科技、经营管理、律师、审计、会计、代理等复杂劳动,是社会主义的复杂劳动者,是社会主义劳动的重要形式。
5.价值取向多元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由财产状况、文化层次、社会职业、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产生的价值体验也就具有多样性。这个群体是最活跃的群体,是最早实践市场经济的群体,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意识较强而价值观多元化的群体。
6.两极分化较大
新社会阶层中既有非正规经济中的个体经营者,也有科技型企业家;既有下岗再就业的普通劳动者,也有拥有知识和技术的专业人士;既有家族经营的小公司,也有外商投资的大跨国公司;既有知识密集型的“海归派经济”,也有劳动密集型的小农经济。有一部分人掌握或管理着大量的资本,以资本要素参与财富创造,但也有一些处于初创时期的个体户、私营企业主,文化水平和个人素质相对较低,很难达到一定层次的认知水准,在每年新增上千家个体私营企业的同时,也有近百家个体私营企业歇业或破产或转产,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7.年轻化、知识化特征明显、充满活力
目前,私营企业主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高学历化、专业化和精英化的趋势明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创新的70%、国内发明专利的65%和新产品的80%来自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一般都是非公有制企业。同时,数以10万计的“海归派”正在成为一个加速中国经济起飞不可或缺的群体。
三、如何正确引导新社会阶层人士
对新社会阶层,中央明确了“充分尊重、广泛联系、加强团结、热情帮助、积极引导”的20字工作方针,还提出了“以社团为纽带、以社区为依托、以网络为媒介、以活动为抓手”的工作方法,对其要“充分尊重”,进而“积极引导”。 针对高低两类不同层次的新社会阶层,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引导。对高层次新社会阶层要积极鼓励和吸收;对低层次新社会阶层,其实他们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对他们应该进行帮助。
1.建立新阶层人士信息库
可以分别由每个省的统战部门牵头负责,结合相关部门特别是基层派出所和社区,对新阶层人士做好全面的摸底调查,掌握和了解情况,并建立新阶层人士信息库。
2.培养新社会阶层中的领军代表人士
将那些政治素质好、事业或企业经营不错、具有较大影响力、有较高威望和有发展潜力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重点联系对象,积极引导和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为他们提供社会活动平台,满足其合理的政治诉求和愿望,提高并发挥其在社会政治生活和专门行业领域中参政议政的能力。进行下岗职工再就业、再创业模范评比,选出典型予以表彰和推广。对优秀农民工代表要予以奖励,可以实行加分制,累积一定的分数可以转为城市户口等等。
3.充分发挥新阶层中高水平专业人才的聪明才智
部分中介组织的律师、会计师、自由职业者以及一些实力雄厚的私营业主,知识水准比较高,他们的价值取向具有超前性,思想活跃,要大力吸取这部分人的经验和建议,鼓励和引导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希望工程”、“就业再就业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引导一部分有实力、有能力的新阶层人士参与面向“老、少、边、穷”地区的扶贫事业。
4.针对新社会阶层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
虽然已经明确了新社会阶层的重要性,但要使其促进社会长期和谐发展的作用得以更好的发挥,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给予支持。国家和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对不同的人群有相应的特殊设计。如对农村人口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弱势群体和低收入阶层的保障扶持政策等。同样道理,新社会阶层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也应该在公共政策中予以关注。
5.引导和帮助低层次新社会阶层人员
引导和帮助下岗人员和失地农民以及低学历进城打工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对有些处于初创时期的个体户、私营企业主,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和帮助,帮助他们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维护其合法权益。要转变下岗人员的就业观念,加强再就业培训工作,提高下岗人员的技术水平,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就业基地。由培训就业机构在一些劳动密集型、用工条件不高的企业,建立就业援助基地,组织劳务输出。政府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统筹规划和法制建设,完善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市场就业制度,要加强就业管理,特别注意规范用人单位招聘和经济性裁员和辞退行为。要继续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取缔非法劳务市场。
新社会阶层人士的出现、壮大,对实现中国经济稳定、改善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社会学理论中,“中产阶级有利于社会稳定”是一条经典定律。从国际经验来看,现代化程度高的国家,都有一个比较庞大的中间阶层,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不是金字塔形,而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我国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经进入重视经济质量、关注社会秩序的阶段。要实现社会转型,经历从“金字塔”向“橄榄”的改变,扩大中间阶层人士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卫,张春龙.新社会阶层的社会特征分析[J].载《江海学科》.2006.(4).
[2]王建平,马林芳.新社会阶层的构成、特征及其政治参与[J].载《学术交流》.2009.(5).
[3]文道贵.当代中国新社会阶层的特点解析[J].载《理论月刊》.2004.(1).
[4]叶国平.完善新社会阶层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思考[J].载《前沿》.2008.(8).
[5]哈伯先,刘士卓.新社会阶层:社会中间阶层的主体[J].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中山大学法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