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公共基础课程现状研究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20
/ 2

一、大学公共基础课程的概念以及研究对象的确立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政策规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中必须加入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的对象是所有本科、专科、高职的在校生,每一所高等院校必须将公共基础课程纳入教学培养计划之中。
传统的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包括理科的高数,文科的大学语文,而除此之外,以普通本科为例,公共基础课程包含了《中国近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等思想政治课程,另外,体育、军训等课程也属于公共基础必修课。
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是我们这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其原因有两点,其一,公共基础课程的学生覆盖面广,覆盖了所有的理工科和文史类专业,覆盖的学生数占了学校人数的绝大多数,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的研究能够使各个学校的层次差异缩小,进而使研究结果来得更为准确;其二,在研究之前,通过我们的观察和实践经验,大学公共基础课程由于偏重于理论性与人文性,所以一直以来都受到学校和学生的忽视,而所反映的问题也较为突出,因此,以公共基础课程作为研究的重点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国目前大学课程设置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调查
我们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进行了研究,通过随机调查、走访等形式,并通过对老师、学生的走访,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状况,并将数据汇总如下。
图表1: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的看法


图表2:公共基础课程的上课平均出勤率调查


图表3:一次平均通过率调查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现行的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态度上是缺乏积极性的。在实际的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公共基础课程拿较高绩点的学生学习一般都比较刻苦,很多是奖学金的获得者,这就说明了对于一般的学生而言,公共基础课程并不是他们最为关注的课程。
下面,我们再从教师角度来看看相关的调查数据:
图表4:教师授课方式或作业形式的调查:

图表5:教师平均学历层次的调查

通过以上两个图表,我们看出,在调查的高等学校之中,学校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投入还是很重视的,教师上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除了上述的传统形式以外,在调查中,我们记录的授课形式还有课题讲座、参观游览等形式,由此可见,学校以及教师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给予了很高的重视。
由此,公共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矛盾点也逐步凸现出来,从以上数据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是小于教学预期的,是教学方法上的问题还是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很难做出判断。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有其必然性,从教学方法上看,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使用了不同的方法让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是学生方面的反应却是不积极的。在调查中,我们也对受访者进行了教师满意度的调查,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专业能力还是认可的,对老师上课知识点的阐述还是到位的,但是可能主观上就把公共基础课当作一门考试课,而并没有给予和专业课一样的重视,由此导致学习兴趣不高。那么,我们该如何改变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呢?这是调研的难点也是重点。
三、关于大学公共基础课程课程设置的研究探讨
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来说,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必须包括通识教育,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之前,必须先能够正确地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大多数高校实行的公共基础课程大多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近代史纲要》以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这些课程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政治理论知识。那么除了以上课程之外,大学还应该提升人文素养的教育。
为此,应该做到专业和人文并重,将“做人”教育与“做事”教育相结合起来。作为大学教育,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相渗透有助于大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时候,能够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应该用人文精神去引导学生接受科学知识,懂得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
现行的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忽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理论化的教学与社会生活的实践相互脱节,同时课程本身也缺乏人文性,因此,我们还应该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大学的基础课程设置还应该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为此,除了学分制,我们还可以采用集合式的课程设置模式。这项课程改革目前已经在复旦、交大等全国重点高校实施,从2005年开始,一些高等院校就已经开始实施“大文大理”的招生模式,所谓的“大文大理”即指学生入学的第一、第二年按照填报志愿专业所属的学科门类进行文理科的分别培养,在大三、大四时才进行专业课程的分配和学习。这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好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不因专业的区分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参差不齐,顾此失彼,这其实就是集合式课程的一种可贵的教育实践。
集合式教育在其他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等多个国家的大学都采用,目的都是为了使在校的大学生能够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那么,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我们可以如此,在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同样可以如此。


集合式课程设置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相关课程的整合,而另一方面是相关新课程的开设。这里的新课程主要是指两类课程,一类是与专业有着密切联系的卫星课程,另一类是适应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当下国经济发展特点新课程。
这里的新课程是指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人生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懂得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如心理健康课程、社会责任课程、就业指导课程应该纳入公共基础课程的范畴之中。就我国高校目前的课程设置结构来看,此类课程的设置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家教育部门和相关高校的重视,尤其是在就业竞争压力颇大的现代社会,就业心理课程已经纳入了高校的课程体系之中,并大多在大学高年级学生中设置。其实,这类心理课程的指导不妨在大学低年级中开设。根据麦肯锡研究院的一份调查显示,有58%以上的大学生在大学前三年中拥有社会实习的相关经历,又例如,如我校在全校各年级中都开设了合作教育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加早地迈入社会、认识社会。那么,从这一点上看,这类课程在大学低年级开设应该比在高年级开设更加合适,因为低年级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理论知识。这些课程的设置能够教会他们如何更加好地融入社会之中。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改革应该注重课程本身的系统性与相容性,系统性是指课程的理论体系应该完整,并且能够与专业课程的设置相互适应,使学生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相关性,不应与专业课程相互脱钩,其次,各个公共基础课程之间应该突出其相容性,上文提到的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做法就是将现行的三门公共基础课程进行整合的例子就是为了能够避免课程设置之间的相互分离。
四、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方法和考核制度的优化
高校公共基础课程不仅要在设置上改进,教学方法上和考核标准上也应该进行相关的改革。
首先,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应该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调整:
1.创新教学的内容:教师应该在课堂的教学中加大旁征博引的力度,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学会如何用所学到的理论去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掌握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如何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2.更新教学的目标:大学教学首先应该摒弃的就是高中所一贯采用的考试主义教学目标,由于高校低年级学生并不面临升学压力,因此客观上,教师不应该以考试为最终的教学目标,而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出发。
3.优化教学的环境:教学环境的优化主要是教学硬件设施的优化和教学氛围的优化。随着教学硬件设施的逐年改善,教学氛围的优化旨在营造一个自由创新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具有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
其次,应该对高校的考试形式以及考核的制度进行科学地改进。首先在考试形式上应该避免单一化,在一些研究报告中,我们发现,一些改革考试形式的建议之所以在实践中缺乏实践力,是因为学校教学资源即师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了师资配置的不足与考试形式过于单调的矛盾。考试形式的单一并不一定需要建立在增加学校师资的基础之上,可以通过学校的科学管理予以解决。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大学的教学体系,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在通识的考核体系中,实践环节是重要的考核标准之一,可以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来完成对学生整个课程的考核评价,这不仅使考核制度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同时也给了学生一次接触社会的机会。另外,考试的形式除了传统的笔试和口试以外,还可以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综合表现来给予评价,比如课堂交流、课堂演讲等等。
【小结】
本研究论文主要对我国目前高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的现状进行了评价,并通过分析思考对现行的课程设置结构、教学方法以及考试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研究认为这些建议在实际的操作中都是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的。当然,在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各所高校在办学层次、办学设施以及办学条件方面都不尽相同,所以各所学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在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体现自身的办学特色。
公共基础课程具有课程学分设置比重大、学生涉及面广的特点,为此,我们应该对公共基础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面对实际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希望得到教育界专家的关注。
【参考文献】
[1]邱均平.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09-2010[M].科学出版社,2009.
[2]张华.大学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3]内尔斯特,伯纳德.美国大学课程现状、经验与对策[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4]胡建华.高等教学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5]贺国庆,华筑信.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向和趋势[M].河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
[6]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年.
(作者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