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弥勒信仰及其造像艺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2-01-11
/ 1
弥勒据、等经中言:他是佛陀时代出生于印度天竺一个大婆罗门家庭,名阿逸多.他皈依释迦佛为弟子,因他聪慧超群,悟达至深,成为众大菩萨之首佛,称为"阿逸大士",与文殊菩萨并立,视为释迦佛的左右臂.弥勒先于佛入灭,上生弥勒净土--兜率天,享受种种乐事."兜率天"意思是妙足天,是"侯补佛"的乐园,经过四千岁(相当于人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以后,弥勒下生人间成佛,广传佛法.佛经中言:释迦生母死后往生于此天,若皈依弥勒,并称念其名号者,死后往生于此天.由于、等经的传译弘传,弥勒信仰在中国十六国南北朝时期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代,因受曹魏末佛教徒只重视寺庙图像的风气沿续影响,弥勒造像在此时期亦极其昌盛,弥勒是现在的菩萨,未来的佛,故弥勒造像中出现菩萨、佛不同形象的造像,且造像形式多样化.这是中国佛教造像中特殊的造像题材.有关弥勒信仰及其造像艺术,曾有不少专家学者研论过,本人就现知有限的资料也谈点浅见的看法,以乞求教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