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种动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0-02
/ 2
  人的听觉不如羚羊,嗅觉不如猫狗,视觉比不过狮子,力量比不过狗熊,陆上跑不过猎豹,水里游不过海豹,人的免疫系统更是比不过任何一种野生动物。如果把一个人脱光衣服放到野外,他能活下来吗?
  先别急着下结论。人类不光智慧超群,确实也有几样其他动物没有的特长。否则,我们的祖先怎样在非洲草原上活下来的呢?
  
  耐热之王
  
  人类天生害怕黑夜,这是有道理的。
  几百万年前的一场大旱把一群非洲黑猩猩从树林里赶了出来,强迫它们在一马平川的草原上讨生活。黑猩猩们很快发现,一旦失去了树林的保护,黑夜就成了它们的噩梦。非洲的白天太热了,食肉动物们只能躲在树荫下休息,等待太阳下山。黑夜的来临宣告了野兽们开饭的时间到了,它们躲在暗处,依靠出色的嗅觉和夜视觉寻找猎物,然后伺机而动。
  黑猩猩的嗅觉和夜视觉都不够灵敏,在黑夜中完全不是狮子的对手,只能躲在巢穴里不敢出去。但它们总得出去觅食,炎热的正午是它们唯一的希望。经过多年的自然选择,终于有一批黑猩猩进化出一整套高效的散热系统,变成了非洲大地上的耐热之王。
  哺乳动物最怕热的部分就是大脑。大脑是单位体积产生热量最多的器官,也是对温度变化最敏感的器官。要想为大脑降温,必须加快血液循环,让血液把大脑产生的热量带走。
  通常情况下,大脑产生的静脉血被颅腔中的“脑膜静脉”和“板障静脉”运送至颅腔根部的静脉窦,再从这里穿出颅腔,进入位于脖子后方“脊椎静脉丛”,并最终流进肺里。这条通路自始至终都不和皮肤接触,静脉血中的热量无法被释放到空气中。
  某些哺乳动物进化出第二条通路。它们的头盖骨上开了许多小孔,名叫“蝶导静脉孔”,大脑产生的静脉血通过这些细小的蝶导静脉直接穿出头盖骨,然后通过遍布在头皮下方的毛细血管流向脊椎静脉丛,再流到肺里。头皮是很好的散热器,静脉血在流过头皮时能够和空气充分地交换热量。难怪科学家把这些遍布在头皮下方的毛细血管叫做“静脉散热系统”。
  “蝶导静脉孔”的数量越多,孔径越大,第二条通路也就越发达,对第一条通路的需求也就越小,第一条通路必经的静脉窦也会变得越来越小。静脉窦穿出颅腔时在颅腔根部形成了一个血槽,静脉窦越粗,血槽的直径也就越大。考古学家显然没法直接测量人类祖先们的静脉丛的大小,但却可以通过测量颅骨上的“蝶导静脉孔”和静脉窦穿出颅腔所留下的血槽的直径,间接地估算出大脑散热系统的工作效率。
  结果不出所料,越是和现代人类接近的猿人头盖骨化石,“蝶导静脉孔”越多,直径越大,而血槽也越浅,说明它们的散热效率也就越高。早期的直立人在散热方面远比羚羊、大象、长颈鹿和狮子等非洲哺乳动物要高得多,正是依靠这套高效的散热系统,直立人才敢在非洲炎热的下午走出藏身洞穴四处觅食,最终进化成了人类。
  
  耐力之王
  
  2000年上映的纪录片《伟大的舞者:猎人故事》真实地记录了南非土著闪族的猎人是如何打猎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人类的祖先究竟凭什么在非洲称王。
  闪族人的个头很矮,力量有限,要论单打独斗,即使有了长矛也很难胜过非洲的大部分野生动物。闪族人只能依靠自身的一项绝技来对付野生动物们,那就是超常的耐力。羚羊的瞬时速度虽然快,但只能维持几分钟,否则就会被急速升高的体温烧死。一个经过训练的闪族猎人可以在炎热的中午,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连续奔跑4至5个小时!在那部电影中可以看到,非洲猎人们采用的就是持久战的办法,直到把猎物追得完全没了力气,只能站在原地等死。这时猎人们就可以安全地接近猎物,把长矛插进猎物的心脏。
  在所有的非洲哺乳动物当中,人的耐力是最好的,这和人类的身体结构密切相关。首先,人是汗腺最发达的哺乳动物。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一匹马每平方米皮肤每小时大约可以排汗100克,骆驼为250克,人可以达到惊人的500克!也就是说,一个成年人在剧烈运动时每小时大约可以排出1~1.5升汗水,这些汗水可以带走相当于一个600瓦白炽灯泡所产生的热量。
  为了进一步提高汗液的散热效率,人类逐渐脱掉了体毛,变成了“裸猿”。为了弥补体毛遮挡阳光的功能,人类又逐渐进化出了黑色的皮肤,用来抵抗紫外线对皮肤造成的伤害。
  长时间的奔跑需要大量的氧气,这就对动物的呼吸效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大部分四蹄哺乳动物只能依靠四肢在奔跑时的动作,带动胸腔的扩张和收缩,进行被动式呼吸。另外,大部分非洲哺乳动物都只能通过鼻孔呼吸,这就大大限制了它们的呼吸效率。
  经过多年演变,人类逐渐进化出了主动式呼吸,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完全可以自由控制。另外,人类又进化出一套用嘴呼吸的方式,这就进一步提高了人类的呼吸效率。于是,体型弱小的人类最终进化成为非洲大陆上最有耐力的哺乳动物。
  
  尾声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超强的耐热能力使得人类可以自由地进化出一个超级大脑,主动式的呼吸方式使得人类可以自由地控制声调,为语言的出现做好了准备。有了超级大脑和语言,人类逐渐进化出了思想,然后依靠思想的力量,发明出一系列工具,帮助人类弥补了自身的缺陷,逐渐占领了整个地球。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2009年第2期)
  
  一种生活方式
  朱宇晨
  
  当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城市所倡导的将是“绿色交通”。不再看到车行道上机动车的鱼贯而出、堵塞不断;不再看到城市空气因严重的汽车尾气、机车排烟而瘴气。车辆总负荷的减少,有力地促进了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的顺畅,也成为了大家出行的首选。“健身走”被挂上了推广的“标签”:背着书包的莘莘学子、夹着公文包的白领一族,彼此结伴而行,在行走间、在呼吸吐纳问感受日益清新的空气。叮铃铃、叮铃铃,泱泱自行车王国又显示出了雄风,有“车”一族,在“奔驰”的同时,也为城市注入了“和谐”的强音。
  当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尚所引领的将是“怀旧风潮”。可还曾记得孩提时代别在胸口的手帕?一朝间,久违的“伴侣”风采依旧,毫不埋怨多年来被一次性纸巾所排挤而默默承受的“下堂”之弃,不离不弃地伴随在我们身边,尽着温柔的本分。可还曾记得小时候奶奶们上街买菜必备的购物篮?一转身,它改头换面,挎上了时尚主妇们的臂弯,素有白色污染的塑料袋在令行禁止间,身败名裂,不得不匆匆退出了“横行”太久的舞台。大家愉快地使用着“旧货”,在交错着回忆和风尚的同时,宣告着节能的主题。
  当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空间所需要的将是“四季分明”。空调日益霸占了我们的生活,一度搅得连四季的轮廓都变得模糊不清;依赖性的与日俱增,也让我们自守在了玻璃幕墙的三维空间。冬日多着装、夏日无正装,政府提出的一纸倡导令,有力带动了空调的能源节约、降低了空调运营成本:夏季不打领带、不穿西装的举动可以将空调的温度提高或是不开空调;冬季则适当增加衣着来减少空调的负荷。小小的格子间,打开了窗户、引入了新风,空调病的症状日趋减弱,人们变幻着四季的节拍、展现着自然的韵味。
  当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所青睐的将是“环保家居”。生态、环保的设计思想,绿色、节能的设计宗旨成为了建筑的核心,“三R”(节约、再利用、再循环reduce,re-use and recycle)的理念丰富了核心的内涵。隔热材料制成的建材、再生材料制成的壁纸、利用太阳能的耗电系统、节能型的电器用品、省水型的卫生洁具等等,无论是世博园区内的场馆还是千家万户的百姓住宅,朴素有效的技术手段,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利用、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有效调控、对可再生材料的推广使用……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让可持续发展更好地落在了实处。
  当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大家所关注的将是“变废为宝”。“可回收垃圾”、“资源垃圾”的异军突起让垃圾回收也成了一门学问。据统计:1吨废塑料可生产0.37吨至0.73吨油;每回收1吨饮料瓶塑料可获利润8000元;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0.85吨,节省木材3立方米,比等量生产好纸减少污染74%;利用碎玻璃再生产玻璃,可节能10%~30%,减少空气污染20%,减少采矿废弃的矿渣80%。如此利民盈收的“宝贝”怎能任其掩埋在垃圾中哀叹呢?
  这一个“它”,就是节能。
  (摘自《现代家庭》)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