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写话与习作教学的有效衔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26
/ 3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期盼作文教学的春天。新课程的实施,终于给作文教学注入了些许生机和活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是《新课标》关于写作的总目标。在阶段目标部分,《新课标》把第一学段的习作称为“写话”,到第二学段才称为“习作”。小学阶段的写作难度大大降低了,这确实是一件令人欢呼雀跃的事情。可笔者仔细揣摩第一、二学段的阶段目标后发现,有一道沟横跨在了“写话”和“习作”之间:新课标在第一学段中强调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但学生进入第二学段,不仅要“乐于书面表达,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还要会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如何架起“写话”和“习作”之间的桥梁?笔者在实践过程中有以下一些体会:
一、多种形式激发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它与对事物的好感分不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所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当学生对作文产生了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写。如何激发其兴趣呢?
1、在识字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新教材在低段非常重视识字。在识字教学中,我深深感觉到,学生对一些生动有趣的字谜、儿歌、小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快乐识字成了我追求的目标。“春雨落在树林前——淋”;“皇帝要穿新衣,骗子搬来织布机,可缺了一样东西?——线”……慢慢地,学生大胆求异的想象力也被较好地激发出来了。“王先生和白先生同坐在一块大石头上观看海上日出——碧”;遇到难题了,‘木’和‘目’这两个好朋友正一起用心想办法呢!……”不断挖掘出蕴含在“字”中的丰富语言,孩子已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最基本的句式,从而初步打下写话的基础。
2、在生活中敞开心扉,用心对话。
丢失了心爱的铅笔盒,找了半天都没找着,有人提议,写一篇充满真情实感的“寻物启示”;做了错事,伤害了别人,没关系,制作一张“歉意卡”吧;对老师、爸爸妈妈有意见,将意见写在纸上交给对方是个不错的主意……这么有“心”的礼物,对方一定喜欢得不得了。这些场景,在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犹如大海中的几朵浪花。正如老舍先生所说:“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就说感冒吧!入冬以来,天气忽冷忽热,班里好多同学都感冒了。我抓住契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感冒时的感受,引发大家思考感冒病毒喜欢生活在怎么样的环境中,你有什么话想对感冒病毒说等等,并鼓励大家写下来。焦舸昂因为感冒挂了三天盐水,对感冒病毒是深恶痛绝,他创作了题为《可恶的病菌》的小诗:“可恶的病毒,你偷走了我的健康,你夺走了我的快乐,你真是讨人厌!我要多锻炼身体,把你从我身边赶走!”
用需要来唤醒孩子们的写作欲望,当孩子们感受到写作是生活与情感交流的一种需求时,他们会乐此不疲的。写完之后,再让他们细细品味自己写的话,从那一面面镜子中照出真实、生动的自己。
3、不断品尝作文成功的快乐。
限于一二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心理水平和识字量,出现涂鸦式作文是很正常的事。只有学生爱写,才有可能写得更多、更好!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就要学会恰如其分地夸奖孩子。教育实践证明,运用激励的方式,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为实现既定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我尝试把夸奖、鼓励当作培养学生写话兴趣的催化剂。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写了那么多句话,选出相对较好的,稍作修改,打印出来发给班里的同学欣赏,愿意的话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作品旁。根据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投票结果评选出“最受欢迎作文”、“最有创意作文”等,给小作者发“神笔小马良”的奖状,大家都乐于参与。
世界上几乎没有不为传播而写的文章。孩子们把作文写出来给同学、老师看也好,或贴在“上榜作文”一栏中展览也罢,这都是一种传播,虽然传播的面窄一点儿,但效果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我尽力创造条件,通过办班刊、积极投稿等形式让学生的佳作得以较广地传播,这对启发写话兴趣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抓住契机畅所欲言
1、读读写写
新课标在低年级的阶段目标中提出,“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文质兼美的例文都是我们引导学生练习写话的好材料。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在学生学习写话的初始阶段,考虑到孩子的自主创作能力相对较弱,所以我尝试让其进行“模仿”。如学习了《爱妈妈》这首诗歌后我请学生发挥想象,照着样子学着写写小诗。于是,有的孩子这样写道:“小石头,是大山的娃娃,它爱大山妈妈;小雨点,是白云的娃娃,它爱白云妈妈。”还有的小朋友更有创意,“鹅卵石,是小溪的娃娃,它爱小溪妈妈;骆驼,是沙漠的娃娃,它爱沙漠妈妈;可爱的我们,是地球的娃娃,我们都爱伟大的地球妈妈。”不难发现,孩子在模仿中或多或少地流露着自己的感情,表达着自己的思想,渐渐进入“自由创作”的状态。随着写话水平的提高,我还逐步引导学生对原文进行扩写、改写和续写等。

通过模仿,学生不仅走进了文本,而且也积累了语言,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乐趣,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2、玩玩写写
(1)画画
美国教育学家唐纳.格雷夫提出,随处乱涂乱画,是儿童使用符号能力的表现。动手画画,小学生特别喜欢。学生通过涂涂抹抹出活泼可爱的小猫小狗和生机勃勃的花草树木等,表现自己观察和感受到的生活,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心理需要,这种涂鸦其实是创造性的萌芽。利用画画带动写写,是培养学生作文表达意识的好方法。如在学完了一年级下册第四组的教材内容后我对学生说:“冬姑娘一直都不知道夏天是什么样的,为此她很苦恼。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帮忙,把夏天画下来送给冬姑娘?”小朋友都很爱帮助别人,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很快,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的画便从孩子手中诞生了。画面中不仅有身穿“迷彩服”的西瓜,还有“喝醉酒”的太阳,更有蹲在荷叶上唱歌的青蛙……等学生介绍完自己的作品后我又建议“这么漂亮的画,如果画配上一句(或几句)同样精彩的解说词不是更好了吗?”此时,学生写话的积极性被大大调动起来了。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小学生受书面语言发展的限制,语言材料不够丰富,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把画面展示的内容比较全面、流畅地写下来还有一定难度。教师重点要引导学生越过语句通顺关,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条理性,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产生和发展。
(2)玩游戏
新鲜又富有挑战性的游戏,对于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诱惑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和一年级学生在操场上吹起了泡泡。在玩的过程中,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如看看我们吹出来的泡泡有多大、穿什么衣服、长什么样子,想想这些可爱的小精灵会飞到哪儿去等等。我们边吹边说,我还鼓励他们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有一个孩子这样写道:“今天,我们和老师一起在操场上吹泡泡。太阳公公也来了。大家吹出来的泡泡可真多呀!它们长得都不一样,有的像冰糖葫芦,有的像小皮球,有的像葡萄,还有的像乒乓球。我最喜欢的就是它们穿的花衣裳了,红的、黄的、蓝的……真漂亮啊!这些小泡泡随着风越飘越高,有的飘到了大海里,跟鱼儿们做游戏;有的飘到了蓝天上,和小鸟做朋友;还有的飘到了幼儿园里,和小朋友快乐地玩耍。
诸如此类的游戏还有很多,像“手心猜字”、“捉尾巴”、“把丰收的果实带回家”等等,在这些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我们聆听到了更多天真无忌的童言。
(3)走四方
新课标提出“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百闻不如一见。”没有什么比亲手摸一摸,亲眼看一看,亲口尝一尝,更能真切地获得感受了。亲近自然,让孩子感受“鸟语花香”、“柳绿花红”,感受五彩缤纷的生活。春雨绵绵的日子,带孩子们撑着小伞去雨中散步,伸出小手,让雨点在手心里跳舞,孩子们兴奋地发现:“嘀嘀嗒嗒,滴滴嗒嗒,小雨唱起了欢快的歌,好像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炎炎夏日,我和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寻找影子朋友。有一个小朋友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影子,影子,我们都喜欢穿干净漂亮的衣服,可你为什么却总是穿着黑乎乎的脏衣服呢?如果我送你一条美丽的连衣裙,你会喜欢吗?”孩子丰富的创造力,让人不佩服也难!
3、说说写写
《语文标准》在“总目标”中特别提出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要学生有学以致用的自觉性,首先是教师要有这方面的意识。
(1)串词成话
在学习新课文时,学生会学到许多新词,这时可以利用这些词进行说话练习,继而让学生串词成段。如二年级下册《识字3》中有很多词语:练书法、画图画、弹钢琴、拉二胡……在学生都能准确认读后,我问他们能不能从中任选几个说几句话呢?沉思片刻,一双双小手举起来了。“我们班的很多同学都参加了兴趣小组。兴趣课上,大家学得可认真了,有的练书法,有的画图画,有的做航模,还有的学电脑。学校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呀!”“我有一个可爱的家。爸爸和爷爷喜欢下象棋。妈妈最爱养鸽子。奶奶一大早起来,总喜欢到公园里去唱唱京戏。而我最喜欢的还是弹钢琴。”学生在运用中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种作业虽然有一定难度,但避免了单调性,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学生还是很有热情的。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在学习的活动中,学生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串词成段其实是对生活的原始积累的再现和梳理,低段只是为了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的意识,因而不需要太讲究立意,只需要词语运用恰当即可。
(2)以读促写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一二年级的孩子,正是机械记忆最好的时期,如果能在这个时候让学生读记一些语言材料,对他今后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随着识字量的不断增加,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看一些儿童课外读物。一个学期下来,有的学生还养成了每天看课外书的好习惯。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最喜爱的好书,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把书中精彩的语句摘录下来,和自己的感受、想法一起写进“好书推荐卡”,最后标上推荐人的姓名,还可以配上漂亮的插图。卡片制作好后,张贴在教室的信息窗里,供同学们参阅、交流,人人制作,定期更换,不断为同学提供好书信息。学期末由学生自己评选出“优秀推介员”。这一举措,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制作的热情,提高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以及鉴赏、选择好书的能力,还给孩子创造了“写自己的话”的机会。

与此同时,恰当的、形式多样的评改,也是实现“我手写我口”这一新课标的重要环节。
对孩子来说,每一个字首先是一个玩具,在孩子们拆开来装上,装上去又拆开的时候,每一个字都是情趣盎然的,具有召唤力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如果始终用一颗博爱宽容的心,善待孩子的童言,那么孩子们运用这些文字组成的句、段,也会像积木那样散发出童话般的气息,由“写话”过渡到“习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抬头仰望,写满字的天空是美丽的!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要培育学生的创造力》人民教育出版社.崔峦
[2]《陶行知教育思想讲稿》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秘书长.汤翠英
[3]《感悟生活写出“真我”——低年级儿童作文起步探索》http://www.pep.com.cn/xytjyd/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