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人口地理教学中的图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1-08
/ 2

很多种版本的高中地理教材人文地理的第一章开篇都是从人口地理开始。主要包括人口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合理容量。文字性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学习完了之后,主要是感性的认识。比如,中国和印度人口总数多,欧美等国家人口数量少。印度和非洲以及拉丁美洲人口增长比较快,欧洲一些国家连续多年出现负增长,中国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的速度比较慢。人口增长的快慢,人口数量的多少,这些都是定性地认识人口问题。人口普查和人口统计的发展使得人口问题可以越来越精确地分析。它为我们制定合理科学的人口政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就高中人口地理教学中人口统计图表类型和特点、读图方法和技巧做详细的阐述,以和同行交流。
现在笔者将各种人口统计图表类型归结如下:
一、点状分布图
1.形式和特点: 由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横坐标和纵坐标组成。每个点位可以读出其出生率和死亡率并算出自然增长率,最终可以确定其人口增长模式。
2.读图要领:这种图读图的要领是找准各点位的纵坐标和横坐标;离原点最近的为“现代型”或者“三低型”。相反离原点最远的就是原始型。
最后要理清各个点位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可以分成这样的过程:从图中④到③到②到再到①,即从“高高低”模式过渡到“三低”模式。如图中箭头所示。:
二、曲线图


1.形式和特点:曲线图在人口问题中可以分成两种形式:一种是随着时间变化某个国家或者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另一种是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的变化。
2.读图要领:针对图甲和图乙
(1)明白各阶段人口增长的模式
第(1)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对应低自然增长率;第(2)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对应高自然增长率;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对应低自然增长率。
(2)讲解时设计疑问:
①在M点和N点两个临界点中,哪一个点人口总数达到高峰?
②中国增加的人口数04年是780万,05年是768万,06年是609万,07年人口增长590万,08年净增加人口560万,09年净增加540万,这几年中国人口增加的速度发生什么变化?中国人口总数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分析解答:①、M点时候人口增长的速度最快,而N点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实现零增长。这个时候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峰。之后人口总数不段减少,出现负增长,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举出物理里面的位移例子:

一个物体从A到B点是做加速运动,而从B点到C点做减速运动,B点时速度最大,到C点速度为零。再从C点向D点做运动。什么时候位移最大呢?就是速度降为零的时候,之后速度方向与之前相反,位移减小。这和人口的增加有相似性,即人口到达零增长的时候,人口总数最多。
③中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放慢了,但是总数还在增加,而且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惯性。所以中国目前的人口政策是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三、人口数据表:
1.形式和特点:人口数据表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分年龄组统计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另一种是给一些国家和地区某时段的人口统计数据。这两种数据表都要求根据已给信息作分析和计算。如例1和例2。
例题1 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


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B.0.675% C.0.885% D.0.95%
解析:本题目考察学生对死亡率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死亡率
;已知甲国各年龄段人口数和死亡率和总人口,关键要算出死亡人口总数。将各数据代入死亡率公式得到如下式子:
,故选答案C
2.下列说法与表格中的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结构,而乙组人口表示的是发达国家的人口结构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均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的死亡率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所占的比重高
解析:甲乙两国哪个属于发达国家,哪个属于发展中国家?依据什么来判断呢?两国死亡率相差不大,但60岁以上的老人比重差别较大,根据计算可知,甲国60岁以上老人比重为15%,乙国60岁以上老人比重为5%。老龄化的定义是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于10%,即称为老龄化社会。这样甲国为老龄化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型,一般对应发达国家,而乙国为发展中国家。甲国死亡率高些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所占的比重较高。故选择答案D。
例题2:读2004年部分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及年龄结构数据表回答问题:


1)将表中空出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数据计算完成(2分)。
2)人口增长模式属于高-低-高模式的是 国;日本和瑞典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3)我国和苏丹一样是发展中国家,我国和苏丹的人口增长模式一样吗? 为什么? 。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要比苏丹 (长或短);为什么? 。
4)根据老龄化定义:60岁以上人口占10%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7%以上称为老龄化社会判断表中哪些国家属于老龄化社会? 。这将给社会经济带来哪些问题? 。


5)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的比苏丹 (慢还是快)?04年我国的人口增加数量比苏丹 多还是少?
解析:1)计算略;
2)属于高-低-高模式的是苏丹,日本和瑞典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模式。
3)我国增长模式已经进入“三低”模式,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而苏丹是非洲经济较落后的国家,工业化刚刚起步,以农矿业为主,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属于过渡模式。
4)按照老龄化标准,瑞典、日本和德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问题有: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的精神孤独问题。
5)04年我国自然增长率为0.6%,苏丹为2.8%,我国人口增长比苏丹慢,但我国新增加人口为约780万,而苏丹约为109万。我国人口增加多的原因是我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有很大的增长惯性,比如2004年我国总人口13.001亿,人口自然增长率是0.6%,苏丹人口是3910万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是2.8%。中国增加的人口数量是苏丹的7倍多。
四、柱状图

1.形式和特点:柱状图也叫条形图。在人口统计方面有这么几种形式如图A表示各大洲人口数量对比图;
图B表示各大洲人口增长情况;图C则是反映不同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即人口增长模式图。这种图的特点是比较形象直观。
2.读图要领:看清图例;理清图形、题意和原理的关系。
五、人口金子塔图
1.形式和特点:一国或一地人口增长的快慢可以通过各年龄组人口比例反映出来。人口年龄金子塔很细致直观的体现了人口的年龄的构成。
纵轴表示年龄,5岁一组,横轴分为左右两边,左边表示男性,右边表示女性。
2.读图要领:判断一国或一地人口年龄结构是否出现老龄化或者年轻化要根据塔的形状。尖塔而且底座很宽的表示人口增长速度很快,对应“高-低-高”模式,一般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而塔顶比较宽阔,塔基较窄的,甚至出现倒金字塔的多数为“三低“模式,人口增长较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还要和老龄化定义结合起来:一国或一地65岁以上人口比重大于7%或者60岁以上人口大于10%,称为老龄化社会。
除看年龄构成外,还可以观察人口性别构成,一般性别比106:100是正常的,即一国或一地106位男性对应100位女性。失调的年龄段多为青壮年,多是由于劳务输入或输出造成的。
六、三角坐标图
1.形式和特点:三角坐标图由三条轴各互呈60度组成,也叫正三角形坐标图。
在人口统计图表中一般表示年龄构成即0-14岁组、15-64岁组、65岁以上组三部分组成。在三角坐标图中给出一个点,判断其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并进一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读图要领:这类统计图的判读关键在于掌握以下阅读步骤:
1.沿着三个坐标轴数值增大的方向画出三个箭头,如右图中的箭头①、②、③。
2.过图中标出的点(在图1中为“﹡”),分别画出与上述三个箭头平行且延伸方向一致的三条斜线。
3.读取数据:读0-14岁人口比重时数据线是一组和①呈60度并且沿着①方向延伸的平行线,读出“﹡”对应的0~14岁比重为23﹪;读15-64岁人口比重时数据线是一组和②呈60度角并且沿着②方向延伸的平行线,读出“﹡”对应的15~64岁比重为73﹪;读65岁以上人口比重时数据线是一组和③呈60度并且沿着③方向延伸的平行线,读出“﹡”对应的65岁比上人口比重为4﹪。
总之,以上所述图表是高中人口地理教学中常见人口统计图表。针对高一到高三不同年级,所需要掌握的内容和深度有所区别,这可以根据各地教学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和扩展。
[参考资料]
[1]芮闵.地理三角坐标图的简易判读方法[J]考试报(文科综合),2005-2006学年第32期。
(作者单位:深圳市沙井中学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