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前儿童美术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9
/ 2
一、尊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按照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个体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0-2岁的儿童处于“感知运动阶段”,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活动仅限于感知运动,表现在绘画上就是处于基本的涂鸦阶段,此阶段的涂鸦实际上是他们的感知觉和动作有了一定的发展与协调之后对周围环境作出的一种新的探索,是一种新的动作练习。这种练习基本上是一种手臂动作,也就是说此时儿童的涂鸦是没有明确的表现意图的;2-7岁的儿童为“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由于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开始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凭借表象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思维”。这一阶段儿童的绘画将会经历未分化的涂鸦(1.5-2岁)、控制涂鸦(2-2.5岁)、圆形涂鸦(2.5-3岁)和命名涂鸦(3-3.5岁)这四个涂鸦阶段,3.5-5岁是儿童绘画的象征期,这一时期的绘画已经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5-7岁为图式期,此时期是幼儿开始真正地用绘画的方法有目的、有意识地再现周围事物和表现自己经验的时期,也是儿童绘画最充满活力的时期。
儿童的美术才能也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技能技巧的掌握、社会阅历的丰富等诸方面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这对笔者我的启发是:在对待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上,我们一定要尊重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是激发学前儿童美术兴趣的前提,如果我们忽视这一点,对儿童的要求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那么他们将会失去成功的体验感,一味的挫败感会让儿童逐渐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为学前儿童营造有利的心理和物质环境
1.家庭和社会环境:真正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美术老师的责任和义务,更是和家长和社会的责任。许多家长总是情不自禁的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作比较,这时还错误的以“像”的程度作为评价孩子作品的标准,这种错误的思想与整个社会的功利思想也是有关的。如果作为儿童第一心灵支柱的家长和其所生存的环境都不支持、认可他的想法和能力,那么儿童从心底将会慢慢的对自己产生怀疑,对自己的绘画想法不肯定,因而没有信心把它表达出来,久而久之以至于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这方面的能力,这样的恶性连锁反应也会导致儿童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减退。所以作为儿童的家长,你们是儿童最亲近、最信任的人,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对孩子通过作品表达出来的想法给予肯定和支持,鼓励儿童再接再厉,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大家都知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家长你们的肯定将会使儿童有更大的动力和更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美术。
2.幼儿园环境:学前儿童的学校生活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可以说一天的24小时当中,他们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的,所以幼儿园对儿童的美术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园美术环境的创设,将会随时随地给儿童美的熏陶,增加儿童对美的认识。如著名画家作品的展示,让儿童欣赏体验,积累经验;儿童自己作品的展示,让儿童获得成就感,增加儿童学习美术的信心和兴趣。
另一方面就是作为学前儿童的美术老师,要认识到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发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儿童的美术实践经验,建立初步的审美意识,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所以在美术活动中要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使儿童置身于轻松愉快的情境之中,让儿童在美术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从而激发儿童用自己所特有的符号去展现事物的兴趣。
三、合理的美术教学内容
首先,学前儿童的美术教学内容要生活化,贴近儿童的生活。福禄贝尔曾说过:“通过生活并来自生活的课,是使人印象最深刻,理解最容易的课。”这样的内容为儿童所熟悉,很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也比较容易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要注意正确引导儿童多观察生活,挖掘生活的细节,让儿童把生活当中平凡的点滴变成一幅幅充满童真和童趣的美术作品。让儿童通过融入生活、感受生活,获得美的体验,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其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合他们的现有水平,要让儿童觉得自己好像能解决,但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太简单的容易让儿童对要学习的内容失去好奇心,太难的也不利于他们的学习,这样的内容会让他们经常获得挫败感,而不是成功的体验感。这样的体验也不利于他们兴趣的激发和保持。
四、恰如其分的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对教育活动中儿童的行为和人格的变化,对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判的过程。 学前儿童美术老师在点评作品时,一定要辩证的去评价儿童的作品,改变传统的评价观,切忌不能以“像与不像”作为评价儿童作品的标准。儿童良好品质和能力的形成所需要的是鼓励和赏识而非教和训斥,是用老师宽广的胸怀去理解和沟通。美国视觉艺术教育专家伊莱恩就极其重视在美术活动中的交流过程,他认为在交流中“能帮助儿童了解自己,学会思考、观察和认识情感,整个教育过程将从这些理解中获益”。正确的教育评价会使儿童在教育活动中获得愉悦感,有利于激发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儿童对美术的兴趣,这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推动最有效力的内部动力之一,可以引领儿童用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去表达着人之初最美好、最天真的感情。

[参考文献]
[1]卢强,高明书.教育心理学.北京出版社.2011.11
[2]朱翠云.少儿美术教育心得与思考.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
[3]高莹.对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和问题的讨论.美术时空
[4]陶霞玲.浅谈幼儿美术教育课内教学创新.教育时空
[5]吴小丹.生活与童趣:幼儿美术创新对接.现代阅读
[6]陆旭颖.幼儿美术教育中兴趣的培养.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7]卢永平.基于生活化的幼儿美术教育.教育科学论坛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