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师素质”新建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26
/ 2

[摘要]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建本科院校的高等教育,“双师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探讨新建本科院校类型及人才培养定位、“双师素质”教师的内涵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双师素质”教师在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以期引起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的同仁们对“双师素质”教师的重视、培养和探讨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关键词]“双师素质” 应用型人才培养 教师队伍建设

近几年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和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表明,社会对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有巨大的需求。虽然近几年培养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1]社会急需的能胜任研究、开发、设计、策划等工作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仍然是目前非常紧缺的专门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了高等职业教育外,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成为许多本科层次的高等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同时,这也对目前的师资条件尤其是教师队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素质”教师成为了很多高校对教师培养的目标,对“双师”教师的内涵要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培养途径等也成了教育界社和社会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类型及人才培养定位
(一)新建本科院校的类型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和推进,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加大。近年来出现了一批办学实力强的地方专科院校陆续升本,充实了本科院校的队伍。我国目前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有三类:一是民办或公办高职高专合并升格的本科院校;二是普通师范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院校;三是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高校。截止到2010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近300所,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总数近一半,这表明新建本科院校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推进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实现向本科教育科学转型和内涵升本、如何对所要培养人才的科学定位、如何完成人才培养任务,是摆在当前最为紧迫和艰巨的任务[2]。
(二)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
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发展格局,是学科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很多新建本科院校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提出了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甚至有学者认为,“新建”、“应用型”和“地方性”成为了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三大关键词。随着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社会深入转型和国家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在这种大环境下,郑州科技学院领导班子通过科学的分析社会需求,正确估价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外界环境来,认为学院的发展已不能照搬传统本科教育的模式,必须与时俱进,大胆革新,提出了我院是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大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目标是“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具有先决性质的核心概念”,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因此,本科院校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是高等院校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时代赋予本科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理念
统计资料表明,在现在和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我院是在实施高职高专教育基础上升格成为本科院校的。专科人才培养思路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主要培养适应于社会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一线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主。所以新建本科学院校跟国家“211”、“985”和老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是有差别的,更确切地说,应该主要培养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有一些有效的探索。如广东培正学院实施的“模块+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我院实施的“学历+技能+综合素质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从教育理念上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等院校,“应用”应成为学科布局、专业设置、科学研究、教学模式、质量、评价、办学传统的主色调。围绕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目标要求,以能力培养为重心,构建起重基础理论、重创新能力、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两重两强的培养体系。通过校校区域联合、校企联合或多所学校与多家企业更大范围联合等方式,创建课内外、校内外互动、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运行机制。与理论型人才培养相比较,相对于其注重理论性知识,我们更要强调应用性知识;相对于其强调理论研究,我们更要强调技术应用;相对于其强调宽口径厚基础,我们更要强调专精实用[3]。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教师队伍素质的要求
培养应用型人才除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更为关键的是加强对作为教学主力军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具有独特性。应用型培养的是“实用型”而非“学术型”人才,围绕培养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确保学生能够顺利上岗就业而展开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是既具有扎实而宽泛的理论知识,又有娴熟的实际操作技能,会讲课,懂技术,特别是能理论联系实际,并能将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复合型教师。既要从事课堂教学活动,又要将行业职业知识、履行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融合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实用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从而适应对教学的要求。为了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更有效地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建立一支高水准的、符合高等教育要求的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


三、“双师素质”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加快 “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步伐,是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突出学院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应用型中高级人才的培养基地,“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3]。因此,在现有阶段,加速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设一支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显得更为紧迫。“双师素质”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双师素质”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双师素质”教师丰富的实践经历有利于使学生“上手快”
实践能力是指履行生产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是任职上岗所必需的实用性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熟悉技术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技术规范、熟练运用职业岗位主要工具(手工工具和仪器仪表)的能力,基本的实验能力和设计能力,以及排除故障、维修设备的能力等。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必须十分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决定了实践教学在高职教育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实践教学是相对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学做结合、手脑并用的过程中获得感性知识,掌握职业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偏重于职业技能、操作经验和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因此,“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数具有一流的实操技能,在走向就业岗位后“上手快”,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
(二)“双师素质”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后劲足”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育整个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实践技能是学生必不可少的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只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因为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建本科院校是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否则就难以胜任高技术、高智能的职业岗位。而且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双师素质”教师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做到将本专业的最新知识和成就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引导学生跟上本专业、行业的发展步伐。而他们丰富的实践经历使他们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在授课过程中精炼教材、突出重点,形象生动、实用有效,培养能力、重视方法,德育为先等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双师素质”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双师素质”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精湛的职业技能、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践能力外,还具有相应的创新能力、一般高等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等综合素质。教师须尽快接受新观、新技术,不断分析职业岗位群变化产生的新问题,及时更新自身职业能力结构,以适应教学要求。同时应善于掌握创新理论和方法,具备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活动的能力。
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较强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能将自己的知识、技能、技术卓有成效地传授给学生。在对内与同事、学生相处,对外与外界如企业人员沟通和配合。这就要求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保证各项教学活动的开展。具备较强的情感驾驭能力,并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此外,教师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道德素质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着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具有敬业精神。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四)偏重于应用研究的科研能力有助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双师素质”教师的科研能力偏重于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的开发与推广,将理论研究的成果尽快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并能敏感地把握职业岗位的需求变化和技术内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及时确立与职业需求相对接的办学方向,及时调整和改进人才培养规格、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考试方法等。
四、结束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过渡的进程中,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及技能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和高校的重视。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应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尤其是认识到“双师”素质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在建设“双师”素质队伍方面进行创新和革新。
[参考文献]
[1]周文玉,刘亮军.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创新[J].郑州科技学院学报,2011,(2):1-5.
[2]陈小虎,刘化君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南京工程学院教学文件.
[3]郭德侠.高职院校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教育与职业,2005,(29):18-20.
[4]代淑芬.“双师型”教师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张家港职教中心.
[5]易兰华.高职“双师素质”教师的素质特征及管理激励研究[J].成人教育,2009(2):26-27.
(作者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河南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