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结合研究——以“概论”课教学内容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01
/ 6

「内容提要」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天然的思想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植根于这片文化土壤,得以中国化,产生和形成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这个理论指引下,国家获得独立,人民获得解放;马克思主义与这片文化土壤结合,产生和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国情决定的,是以"群体意识"为核心思想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个"根"决定的,是中国人民的科学选择。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把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将会深化教学内涵,提升教学境界,扩大教学视野,增强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概论课教学内容 结合 研究

「作者介绍」汪华章(1949——)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思政部专任教师,本科,副教授

周巨安(1962——)广州松田职业学院思政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群体意识。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推进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打造了泱泱大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上世纪2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产生和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化宝库,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

为什么近代中国社会搞资本主义不能成功,而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却能成功?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与中国实际结合,产生和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并指引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到底有什么关系?这些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教学中正确回答这些问题,将会深化教学内涵,提升教学境界,扩大学养视野,增强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本文以中国传统文化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教学内容的结合为例,试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关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近代中国,是一个备受帝国主义蹂躏、积贫积弱的国家。无数志士仁人为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富强进行了艰苦地探索却找不到中国的出路。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却能找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道路?这要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和具体国情的关系上寻找原因。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面对列强入侵、国力衰退,志士仁人们心急如焚、上下求索,寻找着国家"自强求富"的道路。曾有"睁眼看世界"的林则徐、魏源。他们号召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之后有以恭亲王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崇厚等为代表的一批"中体西用"、自强求富的"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他们学习西方,大搞资本主义,在中国建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的实业,建立了北洋水师。结果,一场甲午海战,中国军队一败涂地。随之而来的是被中国人学习的"老师"——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带上洋枪洋炮杀进中国,要中国割地赔款,划分势力范围,肆意地蹂躏中国人民。帝国主义这个"老师"的强盗行径打破了中国人"实业救国"的美梦。

资本主义实业救不了中国,就学习英国的"光荣革命"——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改革于1898年发动了"戊戌变法".结果,"变法"仅103天,就在"六君子"的血泊中失败了。太平天国革命将领冯仁玕从西方回来,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搞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最后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看到中国社会积贫积弱的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社会长期封建统治。他学习法国大革命,结果多次武装起义而又多次失败。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开启了民主共和的闸门。孙中山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希望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保护私有财产,发展资本主义,结果"革命尚未成功",国家出现了军阀混战、四分五裂的局面,最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北伐以后,蒋介石窃取了国民革命的成果,建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蒋家王朝。蒋介石依靠官僚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实行独裁统治。他统治中国22年,"剿"了22年的"共".长时间发动内战,国家满目疮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纵观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史,中国为了"求富图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结果全都失败了。为什么中国社会资本主义这条路走不通呢?这个历史事实说明"资本主义"这个药方不能医治中国社会的"病症",中国的国情不适合走资本主义道路!

近代中国国情是怎样的呢?传统的认识主要的是中国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里,帝国主义不会让中国的民族资本发展,封建统治阶级也不让资本主义发展。这个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传统认识里忽视了中国社会还有两个重要国情:第一,中国人口多,并且穷人多、穷人特别穷的国情。资本主义是什么,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少数人掌握着资本,剥削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雇佣劳动者。穷人如汪洋大海般的社会里搞资本主义,少数人掌握大量社会财富而绝大多数人没有,这个社会能安定吗?穷人为了活命,就要与富人斗争;富人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就要运用国家机器镇压穷人的斗争。所以在中国这样穷人太穷、穷人太多的国家里搞资本主义注定了阶级斗争异常激烈尖锐。不是吗,一批中国人反复学习西方大搞资本主义之时,正是以太平天国革命斗争为代表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斗争如火如荼开展之日。在这样的的社会条件下资本主义道路当然走不通,要想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让国家求富图强是不可能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核——群体意识的国情。中国社会几千年的农耕生活形成了以家庭为基础的生活单元,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思想原创的基本背景——"家本位".即整个社会的组织结构、国家制度都是以"家"为模式和本原,"家"就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由"家本位"衍生出来的"家"文化,是将家庭的伦理与制度作用于社会组织的过程与结果。以家庭为基础的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人们离开了群体,个人价值就无法实现的社会文化心理。这就是群体意识。所谓群体意识,就是认为个人都是群体的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就是个人的利益,群体的价值就是个人的价值。为了维护群体的利益,古之先贤曾有"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无言 ,非礼勿动"(1)的教导。在孔子看来 ,只有依靠"礼"才能达到群体的和谐,才能实现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这里,"群体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群体意识,最多的表现为一个"义"字。中国人把顾全集体利益,帮助他人克服困难的行为称为"义举".中国历次农民起义往往用"均贫富"来号召穷人起来参加斗争,也正是利用了群体意识的文化心理。以群体意识为内核的文化与以"个人主义"为内核的资本主义文化是根本冲突的。所以,在中国搞资本主义,走资本主义道路,既没有群众基础,又没有思想文化联系,得不到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支持和拥护,失败是注定的。

弄清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以群体意识为文化核心的社会形态。当资本主义在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怎么也行不通时,马克思主义一经传到中国,中国革命的面貌则为之一新。为什么?因为 "社会群体是鉴别一个政治制度是否合法的依据,是看它的价值取向如何和它们相吻合。"(2)

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有悠久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以群体意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找到了植根的文化土壤。社会主义在中国既有以群体意识为核心的文化土壤,又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穷人这个群众基础,这就具备了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的条件。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是穷人解放的思想武器,中国社会需要解放的穷人太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就受到了最大多数人的欢迎和拥护,就能够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马克思主义这个精神武器在中国找到了具有浓厚群体意识的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这个物质的武器,中国共产党使这两个"武器"结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就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最瑰丽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胜利,并不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是什么"偶然"现象,而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具体实际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国情和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实际,决定了中国社会不接受资本主义而接受科学社会主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理论武器。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能够被中国人民接受,能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要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研究 . 1、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的内容。1948年他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总路线的内容,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3)

从革命的对象上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它既指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又顺应了中国社会穷人要推翻国内外资本的压迫和剥削翻身求解放的文化心理。"不患寡患不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只有推翻"三座大山"人民才能得到解放,才能建设公平社会。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反对国民党蒋介石绞杀的土地革命战争中,得到了中国工农的热情响应,他们组织起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真心实意地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舍生忘死地投入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战斗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让穷人知道,就是这三大敌人使自己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就是这三大敌人造成了中国社会的不平等。蒋介石的反复绞杀,没有能够将中国共产党剿除杀尽,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斗争顺应了中国老百姓的文化心理——顺应了民心。

从革命动力上来说,毛泽东说,"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力量。"(4)

在这里,毛泽东充分看到了中国社会受压迫最深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社会力量。他们要求改变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的要求最强烈,因此革命性最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其他小资产阶级,虽与"三座大山"有联系,但同样受到帝、官、封的压迫和剥削,也有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要求。毛泽东把他们作为革命的动力,也是以这一阶层的社会地位和文化心理为依据的。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上说,毛泽东确立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领导地位,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突出特点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的突出特点,又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中国无产阶级是刚刚从农民阶级那里产生出来的,除了有世界无产阶级一般优点外,由于受三重压迫,它的坚决斗争性和革命的彻底性是少见的,它的集中性也是突出的。同时,它与农民有天然联系。这种联系,既有物质上的联系,更有思想文化上的联系。思想文化上的联系是根本的联系——中国社会几千年农民起义和斗争的历史,产生了"均平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从前是牛马,现在要做人"等革命文化。这种文化产生于中国社会阶级斗争的实践,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中国无产阶级与中国农民的联系,最主要的就是这种文化思想的联系。中国无产阶级的特出优点和它与中国革命文化的联系,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与中国的传统革命文化思想和中国国情结合,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结成的这个巩固同盟军有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武装,有了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革命就走上了胜利的坦途。

2、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前途的关系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他说,"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了,下篇才能做好。坚决地领导民主革命,是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条件"(5)

"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6)毛泽东的论述,明确指出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指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实现社会主义。

前面讲了,孙中山的民主革命为什么"未成功",并且"辛亥革命"后还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究其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和具体国情决定了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前途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穷人们心里清楚,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我们还是受少数富人的剥削和压迫。所以,辛亥革命不可能得到中国绝大多数穷人的支持和拥护,它的"未成功"是必然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符合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和社会文化心理,必定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这个"前途",从社会发展趋势和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心理上看,就决定了它必定会成功。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的军队以弱小的力量与强大的国民党反动派斗争,越战越强大,最后取得胜利,是因为在共产党和它的军队后面,有着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这个社会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和参加。共产党和它的军队看似弱小,实则强大。毛泽东说,战争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群众。有了这个基础,共产党和它领导的军队虽是"小米加步枪",但它已经不是弱小的了:从数量上讲,他数倍于敌人;从战斗力上讲,它有争取翻身解放的理想和信念支撑而不怕牺牲的战士和人民,它的力量无敌于天下,它的胜利也就是无疑的了。

我们不仅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证明以社会主义为前途的革命符合社会文化心理,还可以回顾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多次的农民起义的情况,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社会主义关系。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农民起义都喊出"均贫富"口号,使劳苦大众自觉地集合于起义部队的旗帜下。这说明社会主义思想确实是中国文化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是融合于中国人血液中的东西。中国共产党人把社会主义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既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又符合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它的科学性也就确定无疑的了。

3、中国传统文化与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关系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的阶级斗争,形成了封建统治阶级占据城市,每座城市都建立了坚固的城堡。但由于地域辽阔,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统治阶级对许多地方的统治不如城市强化,有许多缝隙,给农民起义和斗争以许多有利条件。历史上中国农民起义能形成强大势力,有的甚至最后能取得成功的,都是先建立农村根据地,都是"打土豪分田地",最后夺取城市,建立政权。如元末农民起义、李自成的农民起义等,都是典型的先占领农村,后夺取城市。几千年农民起义和农民的斗争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革命文化和策略思想。封建社会,由于中国社会长期是农业生产方式,没有先进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往往取得成功的少。即使取得了政权,也不可能建设"天下为公"的社会制度。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推翻"三座大山"通向社会主义道路的崭新革命。它是在国际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有先进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发生的革命。党在探索革命的道路过程中经历了多次挫折和失败。最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毛泽东之所以能独创性的探索到中国革命的道路,有他独特的条件。一是毛泽东深谙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他对于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有科学的总结。二是毛泽东对中国国情有准确的把握,他深深地懂得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农民阶级是这个社会最苦的阶级,是中国社会最强大的革命力量。中国的革命战争,就是农民革命战争,只有农民的参加并成为主力军才能胜利。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条件,使毛泽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阶级斗争传统文化思想,探索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他在1938年11月的《战争和战略问题》一文中明确地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的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思想的形成,既是对当时条件下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中国传统阶级斗争文化思想的发展。当然,中国共产党能取得革命的最后成功,除了道路选择的正确,还有"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8)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成为执政党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中创立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化".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什么样的关系?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有重要意义。

1、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中国还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只有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使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9)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重要内容。这条总路线为什么能被广大的中国人民接受并付诸实践?这要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去理解。"一化",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中国社会自强求富的必由之路,无疑会被全体中国人民拥护。"三改",就是要在中国社会消灭剥削制度实现共同富裕。前面我们讲了,"均贫富"、"不患寡患不均"、"天下为公"、"大同社会",是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进行"三改",建立公有制的经济基础,才有可能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这与传统文化思想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顺应绝大多数人的心理,当然会受到社会群体的拥护和积极参加。我们衡量一个理论、一个政策、一个方针是否具有科学性,也正是看老百姓拥不拥护,赞不赞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既符合传统文化心理,又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它是科学的理论。当然,科学理论的实现,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过急、过快、过纯"的问题,不是理论本身的问题,而是在运用理论的过程中火候把握还欠准确、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性理解还不够深刻的问题。

2、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一是坚持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二是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是按劳分配为主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即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均贫富""大同社会"思想是相通的,是历代志士仁人舍生忘死不懈奋斗的理想境界。没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作制度保证,广大劳动人民就没有对社会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也就没有劳动人民真正的解放,也就没有社会主义。"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是坚持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从本质上坚持了社会主义。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是因为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加上我们国家地域辽阔,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很不平衡。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还必须有非公有制经济与之相适应,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的运行,也必须有各种所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的主体。但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是社会主义的东西,只不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利用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而已。随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终有一天非公有制经济要退出历史舞台的。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

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关系群体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这个思想往往表现为个人离不开集体,离开集体就会感到无助。同时,也表现为集体需要领袖来领导,没有了领袖就感到没有主心骨,感到群龙无首。"国不可一日无君"和希望有"好皇帝"的心理,就是这种文化思想的反映。这与列宁在《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一文中关于群众、阶级、政党、领袖关系的理论有某些相似之处。列宁说"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在多数情况下,至少在现代的文明国家内,阶级通常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政党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响、最有经验、被选出担任最重要职务而成为领袖的人们所组成的比较稳定的集团来主持的。"(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群体意识的文化思想内核。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轻民重"、"载舟覆舟"的思想也是有深刻联系的。我们不像西方国家"一人一票,多党竞选"的所谓的大民主,我们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这体现了中国社会长期单一制结构形式的传统国家政治文化思想,是对传统政治文化思想的"扬弃",适合中国人文化心理和现实愿望。同时,我们实行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把现代党派制度与我国传统的中央集权文化思想统一起来,是东、西方政治制度优点的结合。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顺应基层群众文化心理和习惯建立起来的民主制度。根据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区域自治制度使少数民族有更大的民主权利,少数民族能有更多的自由处理本民族事务。半个多世纪的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好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使人民群众有直接决定自己事务的民主权利,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的延伸和补充。人民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国家大政方针,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国家重要的领导人,由人民代表大会任免。群众身边的事务由群众自主处理。这种分层次行使民主权利的政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了传统的中央集权文化思想和现代民主文化思想的结合,顺应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和现代民主潮流,利于国家团结和统一,利于形成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理念,是中国传统治国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学说结合的产物。中国几千年的治国理念就是"德"、法"并举,标本兼治。国家提倡道德修养,人们通过道德"内省"的力量,克己律己,使自己的行为在"德"的范围之内。同时,国家又有律条——"法",用来惩治那些不愿"修身守德"而胆大妄为、危害社会的人。我们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是对人民民主,对危害国家和社会的人专政。我们以"德"的内省力量和以"法"的强制力量相结合治理国家,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当然,我们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还不完善。除了某些制度还需要建设以外,主要表现为设计好了的民主政治制度执行起来走形变样。这不是制度不好,主要的是人的问题。好的制度要靠人来执行,靠真正具有人民公仆思想的人来执行。没有真正的人民公仆,再好的制度也是一纸空文。在中国真正实行民主政治,不是把现有的根本政治制度怎么彻底改变,而是要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党的干部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在好的制度内代表人民行使管理社会的权力而不去谋私利。加强和扩大人民监督的权利,让人民能至下而上的直接监督有权利的人,使那些不愿"修身厚德"而以权谋私的管理者在人民群众的雪亮眼睛面前无处逃遁。

4、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民主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应该"吸取其精华,剔出其糟粕".根据新时代的要求,我们应该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精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结合呢?

包容博大的精神。中国文化是开放的文化,是海纳百川的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对外开放"和"洋为中用"的方针,吸纳包括资本主义文化中对我有用的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我们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容许多样性文化的发展。这些都体现了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包容博大精神。

天下大同的精神。"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表现的都是中华民族重视天下的和谐和相互友爱而非互相的对抗或欺凌弱小。我们的和平发展战略中的"不结盟"、"与邻为伴、与邻为善"和"睦邻、惠邻、富邻"的外交政策体现了传统文化"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文化精髓。

时新的精神。"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是时新的精神体现。时新,意味着以开放的心面对当下的世界,进行适应当下、造福群生的创造。我们党提出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的"与时俱进"理念和进行的改革开放实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时新"精神与新的时代要求结合的产物。

以民为本的精神。"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国主之有民也,犹城之有基,木之有根"."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等。进入现代中国,中国共产党"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宣示,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以民为本思想一脉相承的。

自立自信追求真理的浩然正气和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就是这种自信自立风骨的体现。我们在国际外交中坚持反对霸权主义,不畏强权政治,反对侵略战争的立场以及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就是自信自立、追求真理正气的昭显。雄壮的《国歌》旋律唱出了中华民族追求真理、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不屈不挠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我们坚持"两为"方针、"双百"方针、"三贴近"方针以及立足当代又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等基本方针,我们坚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观点,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

5、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礼相让",坚持的就是通过"和"、"让"构建和谐社会。因为只有社会和谐,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经济才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既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既靠"法治",又靠"德治",并且主要的靠"德治".因此,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传统文化建设十分重视道德修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倡导人们通过道德修养构建家庭和睦、国家统一、社会和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提倡和践行"八荣八耻",必须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从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根本点上着力。那种见物不见人,见人不见思想道德的态度和做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十分有害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种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东西,那就是人本思想。人都是追求幸福的,更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注重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注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与时代要求紧紧结合了起来。 (正文11050字)

「注释」

(1)《论语批注》,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51页。

(2)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92版,第232页。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教出版社2010年版,第69页。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4页。

(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76页。

(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51页。

(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2页。

(8)《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96页。

(9)《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00-701页。

(10)《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中译版,《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