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保险如何防忽悠?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0-01
/ 1
 买保险时如何提防“被忽悠”呢?以下几个要点相信会有所帮助:
  
  1、不要轻信银行
  面对银保渠道,投保者不妨做到以下几点:1)不能因为是银行卖的保险就放松警惕,反而要加强警惕;2)不要轻信银行理财柜台提供的保险宣传单,以往营销人员私印宣传单夸大产品特性的情况亦有发生;3)不要当场做决定。很多投保者往往本来是去办理存款等简单业务,但是经不起营销人员的劝导,在未研究清楚产品特性前就买下了产品,从而导致了“被忽悠”。
  
  2、心痒收益之前先问费用
  从此前的降息周期来看,许多银行客户往往被万能险相对较高的结算利率所吸引,从而含定存而取万能险。不过,万能险和定期存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后者只有利息收入,而无任何的隐含费用,即使是提前兑现,亦不过损失定期利息,而不会损失本金。但是万能险则不同,有着诸多的额外费用,比如购买时有初始费用。若持有未满一定年限,还有不同比例的退保费用,在将这些费用综合考虑之后,万能险相对较高的结算利率是否依然比定期存款收益更高,便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投保者必须对此仔细测算之后再做决定。
  
  3、保险并不是安全的同义词
  一直以来,保险给予投保者的印象都是“安全”。的确诸如万能险、分红险等传统储蓄类保险,除了实现规定的费用外,一般对于本金是可以做到100%保证的。但是,像投连险这样新型的储蓄类保险,其本质接近基金多过保险,根据投资的市场不同,存在着不同的风险。若是股票型账户或者偏股型账户,不但存在亏钱的可能,甚至股市不好还存在巨亏的可能。
  
  4、保费收益和保额收益别混淆
  这几年,越来越多投保人将焦点转向分红险尤其是一些看似很吸引人的分红险。比如某些分红险会表示,投保人购买后,每两年可获得保额10%的分红。不少投保人光注意了两年和10%两个数字,以为相当于单利5%的收益,因此而激动不已。但是,保险的保额和保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尤其是分红险,因为具有分红的概念,身故保额10万元的保险,其累计保费也许是20万左右。这也就意味着,保额的10%。也许不过是保费的5%,两年再一除,就只有2.5%了。保险公司用保额来表述收益率,无论蓄意还是无意,的确会误导许多不仔细的投保者,高估了保险的收益。
  
  5、演示收益非保证
  分红险产品宣传中,往往会给出一些看着非常美妙令人激动的投保示例,而这些示例往往在不起眼的地方才标明是按照“中档演示收益计算”。需知,分红险一般会给出高、中、低三个收益演示,“低收益”一般等同于保证收益,而“高收益”和“中等收益”不过是保险公司的测算,不具有任何的保证。若投保人根据演示收益来做投保决策,很容易便会高估收益,做出错误决策。
  
  四招防备网银账号被盗 曲 剑
  
  现在已经是淘宝网钻石买家的王小姐这两天在犹豫是不是应该把自己的网银关闭,因为她听说使用网银容易让电脑变成“肉鸡”,被人盗取银行卡账号等,她很担心自己存在卡里的钱会不翼而飞。
  
  释疑:网银账号咋被盗的?
  电脑变“肉鸡”听起来有些惊悚,实际上就是黑客通过木马程序远程监控受害用户电脑的软键盘和硬键盘,窃取银行账号和密码以及数字移动证书密码等个人信息。此外,一些黑客把木马注入到浏览器进程中,当用户使用网银时劫持输入的密码信息。在网银用户登录伪造网银页面(俗称“钓鱼网址”)时,在后台记录下账号和密码。
  银行工作人员说:“网银用户使用完U盾之后不立刻拔下是一个不好的习惯,U盾应该即插即用,用完立刻拔下,否则会增大信息被盗的几率。”业内人士表示,黑客还能通过控制“肉鸡”直接向其他银行账户转账,转账的账户往往是用伪造身份证明开设的。
  
  建议:四招确保账户安全
  那么网银用户要确保自己的银行账户安全,又应该从哪些方面注意呢?首先要登录正确网址,防范假网站。访问银行网站时请直接输入网址登录,不要采用超级链接方武间接访问。
  其次,要小心识别虚假网站。在登录个人网上银行或进行电子商务支付时,一定要核对网上银行或购物网站上回显的网上银行预留验证信息。
  三是要保护账号、密码的安全,最好为网上银行设置专门的密码。此外,用户还可以将网上银行登录密码和对外支付时使用的密码分别设置,多重验证以保证资金安金。“使用网上银行时应尽量使用用户名登录以防止卡号泄露,每次使用完后不要只关闭浏览器,请点击页面右上角的‘退出登录’。”
  第四,要安全使用计算机。如下载并安装银行提供的用于保护客户端安全的控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安装个人防火墙;不要开启不明来历的电子邮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