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一顿晚餐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6-16
/ 2

“投资”一顿晚餐吧


我有一位教师朋友叫张文,儿子9岁了。他们一家三口吃饭很有意思,一顿饭一个来小时中,张文夫妇都在问儿子,吃不吃这个?吃不吃那个?这让夫妇俩很头疼,为什么儿子就不能好好吃饭,非要人问呢?这位中学老师能管好几个班的孩子,却唯独拿9岁的儿子没办法,经常为吃饭的事大动干戈。

据说,他们家每顿饭都是这样。儿子早已养成习惯,一上饭桌就等着父母问,然后点点头,嗯,要吃这个。在旁观者看来,整个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问得越多,孩子就越不肯自己动手吃饭。不少家长也是这样,有时在饭桌上跟孩子没法好好聊天,主要是因为孩子有些“坏毛病”,挑食、边吃边玩、磨磨蹭蹭……催孩子吃快点,不要挑食,自然成了饭桌上的“话题”。但老是在饭桌上教训孩子,不但起不到教育的作用,反而让孩子生出委屈和叛逆的情绪,一边听着教训一边闷声闷气地吃,不少孩子的胃病和厌食就是从这样的话题中催生出来的。“没办法啊,我们不说,他就不会吃的。”张文是这么认为的。而儿子看到喜欢吃的食物就吃到撑,不喜欢吃的宁愿饿肚子也不碰,这样耍赖,不论是从营养健康还是做事习惯来看,都不太健康。张文夫妇的教育方式,从吃饭一事上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但是,说得严肃一点,吃饭也是该孩子自己负责的事情吧?为什么要靠父母的教训来督促完成呢?这些从饭桌上衍生出的问题,其实完全可以在饭桌上就很好地解决。美国教育学家马歇尔·P.杜克研究发现,一周内至少能和父母吃五次饭的青少年,能获得更好成绩,具备更好的心理调适能力。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全国上瘾与物质滥用中心”针对12-17岁孩子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相比较每周只和父母一起吃晚饭不到两次的孩子,每周能与父母共进晚餐五次以上的孩子接触香烟、酒精和毒品的可能性要低得多,且后者结交吸毒朋友的比例也要低很多。有专家认为,与家人一起吃饭使青少年接触不良诱惑的机会减少,因此能够洁身自好。由上可见,多陪孩子吃饭对孩子的成长和家庭关系的和睦都很重要。即使父母没办法天天陪孩子吃饭,也应尽可能利用好点滴时间与孩子沟通,创造和乐的交流氛围。

创造聊天好氛围

从什么开始呢?就先从关上电视开始吧。

电视开着的时候,人很难集中注意力在交谈上,而《做聪明的父母》一书的作者甚至还觉得,和家人吃饭不该被电话打扰,他说:“既然在一起吃饭,那不如就坚持一条原则:现在是咱们家吃饭的时间,谢绝打扰。”氛围很重要,一旦孩子觉得和爸妈一起吃饭认真而不严肃,这是属于三个人的私密时间,对吃饭的态度自然也不一样了。

像偏食的问题,越是强调“这个东西再难吃也必须吃”,孩子越是听不进去,但换个方式效果就不同了:“你不吃,那我吃了,我最喜欢吃这个了。”这一招对年龄越小的孩子越管用,因为他们喜欢模仿,让他觉得吃这道菜是很快乐的,而不是为了“营养均衡”必须吃,被逼迫而留下的印象很惨烈。有位朋友一直记得小时候母亲让他多吃苦瓜,他每次都把苦瓜埋在饭里,一不小心吃到了,就迅速囫囵吞枣似的吃下去。这苦涩的记忆,直到成年后仍然那么苦,那么记忆犹新。这种事情如若处理不善,极有可能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小阴影。

然而,并不是总顺着孩子的习惯就是好事,适时地教他一些礼貌和规矩也很有必要。比如,年龄小的孩子,经常说话不连贯,急急忙忙把自己想说的几个词抛出来就完事,即使你已经听懂了,也不妨趁这个机会教教他,告诉他说话时至少要让对方听得明白。“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把他的想法说出来,然后再教给他正规的语言和道理。

仔细听,少少问

在饭桌上,如果不提吃什么的事,那该和孩子聊什么呢?张文说,除了说孩子吃饭的事,在饭桌上也不知道该跟孩子聊些什么,主要是因为“儿子好像也说不出什么”。所以当他想主动跟儿子聊点什么时,对话常常是这样:

“你今天怎么样啊?”

“很好啊。”

“怎么好了?”

“就是还可以嘛。”

然后便无以继续了。也难怪,“你今天怎么样啊?”对十五六岁的孩子还管用,但年龄再小一点,就很难“套”出什么内容。对年龄小的孩子,问题越具体越好,比如“昨天看你玩老爸的手机玩半天,我怎么没发现那么多游戏啊?”类似话题很容易提起孩子的交流兴趣。

对饭桌上有些尴尬的沉默,我还听到过一位妈妈的想法。她觉得边听音乐边吃饭不错,不会太分心,也不会太安静。而她和女儿吃饭时聊天的气氛还不错,“孩子喜欢说,我想主要是因为她觉得我们会听。”女儿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她和丈夫并不评论太多,让孩子把事情说完,有时女儿甚至会提前告诉他们, “跟你们说件事,我知道我可能做得不好,你们不要批评啊,我就是想倾诉一下!”等女儿噼里啪啦讲完之后,她再问,你想听听我们的意见吗?如果女儿说不想,那他们也会很识趣,就会另找合适的机会跟她说。

如果所谓的聊天只是父母提问,孩子回答,像课堂上一样,孩子自然会觉得有压力。在饭桌上,最好一家子都开口说话,聊聊自己的事,也听听对方的说法。

你来我往,多讨论

作为一名创意工作坊的导师,蔡述群经常出差去外地,因为要离开女儿一段时间,他都会在饭桌上跟女儿讲,自己这次出门要做什么。没想到女儿很感兴趣,问了一连串的问题,你要去什么地方?在哪里?和什么人一起去?蔡述群便给女儿讲,自己和一群什么样的小朋友玩,玩的游戏以后还可以在家里跟她玩。



“女儿年龄小,我们最喜欢聊游戏。”蔡述群有个嗜好,他收集了20多年各种水果和树木的种子,常给女儿听种子的声音,通过声音比较大小,去猜是什么种子,这是女儿最喜欢的游戏。在饭桌上,他经常跟女儿讲,自己又有什么收藏,在最近的工作坊里又和什么人玩了这个游戏,而吃完饭,他们就可以一起玩这些种子。

聊游戏,聊周末怎么过,聊学校里的趣事,这些是饭桌上最轻松的话题,但也不妨碍聊一些看起来不怎么轻松的事,这些事往往会给孩子很多积极正面的教育。听过一位父亲谈到一次印象深刻的餐桌对话。儿子不经意地说:“我有个同学很聪明。”“我觉得你也很聪明啊。”“是吗?”儿子反问。父亲想了想说:“你是不是觉得成绩好就是聪明?”儿子点点头, “还有没有其它事让你觉得聪明的?”他继续引导儿子去想一些自己做得很棒的事,会画画,遥控飞机玩得很溜……他让儿子发现聪明不只有一种形式,也潜移默化地让孩子懂得了不应以单一的标准来评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