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中的测量层次与统计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07
/ 2

我们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时,需要测量概念和变量。并不是所有社会现象都可以直接测量,有些可以直接测量并得到准确的数值,如年龄、性别等,而有些如犯罪倾向、态度、偏见等测量,并不容易得到精确的测量。所以有必要设计测量工具来测量社会世界中不易观察的层面。
一、测量的概念
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或符号表示现象的属性或特征的过程。
它不仅可以对事物的属性做定量的说明,也可以对事物的属性做定性的说明。
测量包括客体、内容、法则、数字和符号四个要素。
1.测量的客体,就是测量的对象。是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事物或现象,是我们要解释和说明的对象。测量客体也就是“测量谁”。比如,我们测量某同学身高,该同学就是我们测量的客体。社会调查中最常见的客体是各种各样的人,以及群体、组织和社区等。
2.测量的内容,就是测量客体的某种属性或特征。测量内容所对应的是“测量什么”的问题。在社会调查中,我们所测量的对象虽然是某一客体,但所测量的内容却并不是客体本身,而是这一客体的属性或特征。比如,箱子是我们测量的客体,但不是我们测量的内容,箱子的高度、颜色、重量才是我们的测量内容。当测量对象是社会时,测量内容是反映社会现象的指标,如国民经济状况、人民生活水平、社会福利状况等。
3.测量法则,是用数字和符号表达事物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操作规则。测量法则反映的是“怎么测”的问题。比如,标尺上对应的刻度就是某同学的身高。这就是测量身高的规则。再比如某人收入状况,“将被调查者的工资加奖金、利息、股金和外快,就是某人的月收入”,这就是一种测量法则。
4.数字和符号是用来表示测量结果的工具。数字和符号所对应的是“如何表示”的问题。比如月收入2000,身高1.60米。这些是用数字表示测量结果。还有很多用文字来表示的,如性别、对住房购买政策的态度(同意或反对)、或者用1、2、3、4、5分别表示“非常同意、同意、说不准、不同意、很不同意”。
社会现象的测量由于受到人们的认识水平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不像自然科学中用秒测量时间,用千克测量重量等有精确的度量。所以,社会现象的测量常常不是那么精确,比如对于“责任心”的测量,需要通过“工作认真、随手关灯、不乱扔垃圾”等指标来测量。这种度量常常并不精确,需要进行概念的操作化,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观察的具体指标。操作化步骤包括:明确概念定义的范围,列出概念纬度并发展指标。对不同抽象程度的概念发展指标,难易程度也不一样。比如:“劳动态度”可用工作数量、质量、出勤率等来设计;考察领导干部的能力,可设计一份社会测量表。我们可以用指标和量表来测量人们的态度、观念和意见等抽象的概念。
二、测量层次
史蒂文斯1951年创立了测量层次分类法,他将测量层次分为四种,即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
1.定类测量也叫类别测量,它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定类测量在本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即用来鉴别被测量对象类别归属。包括所有的定性测量。定类测量必须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变量值才能进行,所分的类别既要具有穷尽性,又要具有互斥性。即所分的类别既要互不交叉重叠,又要对各种可能的情况包罗无遗。比如对职业分为“工人、农民、干部、技术员,还有其他”。
2.定序测量:定序测量也称为等级测量。是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研究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次序。比如人群的文化程度“文盲、半文盲、小学、中学、中专、大学等”。学校分类按“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学、小学“顺序排列。这种排列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被测对象本身固有特性决定的。
3.定距测量:定距测量也称为间距测量。指用来鉴别变量值间确切差别。它不仅能够将社会现象或事物区分为不同的类别、等级,而且可以确定它们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测量人的智商以及测量自然界中的温度就是定距测量的典型例子。定距测量的值虽然可以为零,但从测量的角度看,此时的零无实际意义,只不过是人们主观认定和选取的是特定数字。如温度为摄氏0度,不意味着没有温度。
4.定比测量:定比测量也叫比率测量。反映社会现象间比例、倍数关系。定比测量除了具有上述三种测量的全部性质外,还具有一个有实际意义的零点,这是定比测量与定距测量的唯一区别。如年龄、身高、体重、工资都有绝对零点,0表示真实的“无”。定比测量既能进行加减运算,又能进行乘除运算。是四种测量尺度中测量层次最高的一种。
上述四种测量的层次由低到高,逐渐上升。高层次的测量既可以测量低层次测量可以测量的内容,也可以测量层次测量所无法测量的内容,同时,高层次的测量还可以作为低层次测量处理。在对社会现象进行测量时,有一个重要的规则:尽可能对它们进行高层次的测量,因为高层次测量所包含的信息更多。
三、不同测量层次采用的统计方法
我们之所以要掌握测量层次,是因为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需要根据不同测量层次,采用不同的统计方法。


测量定类与定类(或定序)变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选用入系数,比如调查不同性别学生对抽烟的赞成或反对的差别可以用入系数测量。测量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入系数取值为0到1之间,没有消减误差比的作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测量定序与定序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G系数,G系数取值在-1到1之间,例如对不同教育程度的工人收入水平进行测量可用G系数,对样本结果的检验采用Z检验,首先将G系数转化为Z值,然后采用Z检验。G系数同时具有消减误差比的作用,也就是用X预测Y值时可以消减G取值的误差比。

测量定类(或定序)与定距变量的关系通常用E系数,或E2系数。E取值为-1到1之间,E系数本身没有消减误差比作用,但E2系数具有消减误差比作用。比如调查不同职业者的收入,收入这里为定距变量,可用E系数计算二者关系,结果采用F检验。


定距与定距变量之间的关系用r系数测量,r取值为-1到1之间,为对称系数,r2具有消减误差比作用,比如调查不同年龄工人的收入状况,年龄与收入关系的统计可以用r系数计算,结果采用F或t检验。


以上四种变量之间关系测量系数在SPSS统计软件中都有。如果选用SPSS软件对数据变量关系进行分析,大家不妨根据变量所处层次选用对应的系数。当我们计算出样本中变量之间的相关强度后,在总体中变量之间相关关系是否同样存在,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用卡方或Z、F检验。如果样本统计值大于临界值,说明样本的推论在总体中成立,如果样本统计值小于临界值,说明样本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总体中并不成立。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