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道德理念(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07
/ 1

【摘要】 从道德角度对医患冲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道德理念是:培育医患信任的理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患沟通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医学伦理素养。

【关键词】 和谐;医患关系;构建;道德理念

  Abstract:From the ethic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octorpatient conflict, and puts forward, on its basis, that the ethic notion of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is to foster the notion of doctorpatient trust, reinforce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ethics and ethos, enhance the ability of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consciousness, and cultivate medical ethic and accomplishment.

  Key words: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establish; ethic notion

  自古以来,医生视治病救人为自己的天职,病人视医生为自身生命和健康的保护人。现代医院已成为社会医疗的主要方式,其服务宗旨是“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应该说在医患关系中有一些公认的,大家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但是,近年来,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损害、扼杀着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甚至引发医患间的道德冲突,这些问题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医患道德冲突的表现

  第一 医患权利泛化,医患义务弱化

  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部分医务人员的价值观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把人民赋予的诊治权当作一种获取利益的手段。在临床诊治过程中,仿效商业推销的理念,为患者提供超过病情需要的过度治疗,赚取回扣。可以说以权谋私现象是医务人员权利泛化的典型表现。

  这种医患关系的消费化是权利泛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它从理论上取消了医生的社会责任,是一种对生命伦理学的背离。医患权利的泛化使传统意义上出于职业神圣性的医生道德义务感世俗化,同时也会促使医生对自身权利的强调。医生出于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面对危机或疑难病患者时,因循守旧,不愿也不敢创新,取而代之的是所谓“防卫性治疗”的风行。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患者自身的道德义务感常被湮没在呼吁权利的声张里。例如在遇到纠纷时对医务人员的人身攻击,对医院设备的破坏,甚至于逃交医疗费用等等。“患者道德义务履行的下落,强化了医生对患者的不信任。这样的结果是医患双方诚信关系的流失,造成了患者不得不追求更具外在强制性的法律权利,而医生出于风险逃避,越来越满足限于法律义务的履行。”[1]

  第二,医患信任不足,医患防备有余

  医患双方权利的泛化和义务的弱化加剧了彼此的不信任。医患双方医学信息的不对称、地位的不对等,患者往往对医生和医院的期望值过高,一旦在现实中失落就会产生心里不平衡,便出现审视诊疗过程的防备心理有余,信任态度不足,不遵医嘱和拒绝治疗合作的情况增加,甚至出现一些过激的行为。再加上某些媒体所谓关注 “弱势群体”炒作有余,理性分析不足,这也加剧了医患间的戒备和对峙。

  第三,医患关系物化,医患情感淡化

随着高科技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大量的诊疗设备代替了医生的诊疗活动,仪器的检测结果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患者的倾诉,医者与患者的直接交流似乎显得无关紧要。患者失去了主体性进而也失去了倾诉的机会,医患情感逐渐淡漠。加之职业的风险压力、医疗技术的日益复杂、医疗文书的日益繁琐以及有关医疗事故恐惧的“告诫”,使医生的职业道德情感淡漠,医患关系变得越来越刻板、冷漠和非人性化。

  此外,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增加,医疗纠纷升级进而演化为医疗暴力。众多事例有力地说明当今的医患关系存在许多不和谐,人们对医疗行业的神圣性产生了严重的怀疑,病人就诊心存疑虑,医生行医如履薄冰。医患诚信缺失的警钟已经敲响,寻回和重构失落的医患诚信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