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易.乾》所表的「天」有中道之修4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3
/ 2

註釋

﹝1﹞《觀‧彖傳》

﹝2﹞此所以《周易》之卦,獨於《革》之卦辭見設有「悔」字而曰「悔亡」。因「革」乃指獸皮之去毛者,含有「革故」之義,是說「革之自有其新」,表出了能修的聖人其「君子道」的「自現」、「自成」、「自道」。

﹝3﹞顏回於回答孔子考問時,嘗謂「知(智)者自知,仁者自愛。」孔子乃許之為「明君子」。(見《荀子‧子道》)又《易‧繫辭下》:「《復》以自知。」

﹝4﹞《說卦傳》:「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而《文言傳》於《乾》卦,有云:「『潛』之為言也。」又:「『亢』之為言也。」六爻中就只「言」及初九「潛龍勿用」和上九「亢龍有悔」一首一尾兩爻。這與《說卦傳》的謂《艮》是「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真可謂異曲同工。因《艮‧六五》是說「言有序」。由此可見《說卦傳》作者也是視《乾》成卦於《艮》之後。而筆者嘗於「《艮》卦在《周易》中重要地位總說」中稱「艮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明王聖者」,又謂「乾、坤二卦的爻辭,也多有受到艮卦思想影響的痕跡」(見拙著《學校與學術之間》第72頁)。則下再一篇的「《乾》卦出於《艮》後說」,將進一步証成此說。

﹝5﹞見上引書第121-125頁

﹝6﹞《易‧乾文言》

﹝7﹞《孟子‧盡心上》

﹝8﹞「立正」,同蒞政,即執政。(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證》第206頁,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民國89年)

﹝9﹞馬王堆帛書《二三子問》第5-6行。(郭沂《孔子集語校補》錄廖名春之釋文,引文見第465頁,齊魯書社,1998。)又本文所引帛書《易》傳之文,皆是以〔8〕〔9〕之書為據本。

﹝10﹞「單」,誠信。同﹝8﹞之書,第254頁。

﹝11﹞帛書《易之義》第25-26行,

﹝12﹞《易‧乾文言》

﹝13﹞《易‧繫辭傳‧上.3》

﹝14﹞錢穆先生所作,新亞校歌兩句歌辭。而上引的「憂患意識」,則是徐復觀先生語,也是徐先生著作中常見流露的一種精神。

﹝15﹞《易,繫辭傳‧上‧11》

﹝16﹞帛書《易之義》第38行。

﹝17﹞《孟子‧盡心下》

﹝18﹞說見﹝8﹞之引書,第204頁。

﹝19﹞馬王堆帛書《五行》,第262-263行之《說》。

﹝20﹞帛書《要》,第17行上。

﹝21﹞《“尊德義”篇「尚思則无為」論》,簡帛研究網,2005年6月13日。《「君子慎其獨也」涵義之新探釋》(上),簡帛研究網,2005年7月30日。

﹝22﹞《管子‧心術上》:「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職道之精。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謂所得以然也。」

〔23〕見〔21〕第一篇文之註釋〔5〕

〔24〕見〔4〕所引書第18頁

〔25〕簡帛研究網,2005年12月30日

〔26〕《書.酒誥》:「爾克永觀省,作稽中德。」

〔27〕《論語.子罕》

〔28〕《中庸》第6章

﹝29﹞《論語‧陽貨》

﹝30﹞《孟子‧離婁上》

﹝31﹞王充《論衡‧本性》

﹝32﹞《中庸》第17章

﹝33﹞上博簡《孔子詩論》第6簡

﹝34﹞《中庸》第26章

﹝35﹞《論語‧季氏》

﹝36﹞《五行》第29簡。「示」字從李零讀。見氏著《郭店楚簡校讀記》第82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37﹞《孟子‧公孫丑上》

﹝38﹞《論語‧述而》

﹝39﹞《論語‧衛靈公》

﹝40﹞簡帛研究網,2005年12月17日

﹝41﹞同〔28〕《論語‧泰伯》

﹝42﹞《易.乾.文言》

〔43〕《「君子慎其獨也」涵義之新探釋》(下) ,簡帛研究網,2005年8月10日。

〔44〕《論言.子路》

〔45〕例如商湯的「網開一面」。圍獵是從三面驅趕,並無釘死某一獵物。《程氏易傳》有言云:「天子之畋,圍合其三面,前開一路,使之有去,不忍盡物,好生之仁也。」(見林忠軍主編,梁韋強著:「《程氏易傳》導讀」第92頁,齊魯書社,2003)

〔46〕「中」的「在內」義,於《周易》隨在可撿,下只舉數例為証。例如,《坤》之六三:「含章可貞。」六四:「括囊。」(按:用互體)《屯‧六二》:「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六三:「惟入於林中。」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用互體)《蒙》之《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六三:「勿用娶女。」(用互體)《需》之九三:「需於泥,致寇至。」六四:「需於血.出自穴。」(用互體)《訟.九二》:「歸而逋」《師‧九二》:「在師中。」《小畜》之九三:「輿說(脫)幅。夫妻反目。」六四:「有孚(俘),血去,惕出无咎。」(用互體)《泰‧九二》:「包荒。」《履‧九二》:「幽人貞吉。」

〔47〕此「大一」與《莊子,徐无鬼》所言的「大一」同,而非指「太一」。以之與《莊子.徐无鬼》一段文字對照看,便可明白。文曰:「知大一,知大陰,知大目。(下略)」「知大陰」就是「太一生水」,「知大目」就是「天地」的可得而見。而《太一生水》所說的「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正是此指,也是〈徐无鬼〉的所謂「大陰解之」。再看《易緯,乾坤鑿度》卷上:「大天氏(按:意喻大一)云:『一大之物目天(鄭玄注:“名目作天,非天者也,物也”),一塊之物目地。』」此為「大目」指「天地」之証。又同篇言「生天數」,有云:「天本一而立,一為數源,地配生六,成天地之數,合而成性(鄭玄於『成』字之下注上『水』字,也即以『大一』初生之物為水之性)。(下略)」

〔48〕《詩.魯頌.泮水》:「克廣德心。」

〔49〕見拙著《學校與學術之間》第79頁

﹝50﹞屈萬里師曰:「造,猶孟子造於朝之造,進入之也。《書‧盤庚》:『其有眾咸造。』偽《孔傳》:『造,至也。』」(見《讀易三種》之《周易集釋初稿》第12頁。台灣,聯經,民國72年)

﹝51﹞同﹝32﹞

〔52〕《易緯》言「天數」之「九」下,鄭玄注所云。見林忠軍《易緯導讀》第124頁,齊魯書社,2002。

﹝53﹞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第8-10頁之談「用九與用六」。齊魯書社,2001年

﹝54﹞高亨《周易大傳今注》第124頁,齊魯書社,1998

〔55〕參考自廖名春的說法。廖的斷句是:「直方,大,不習,无不利。」見「《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第12-15頁。齊魯書社,2001年。

〔56〕子曰:「鍵(乾)六剛能方,湯武之德也。」(《易之義》第19行)《孟子。離婁下》:「湯執中,立賢無方。」

〔57〕《左傳》昭公十二年語

〔58〕帛書《易之義》第16-18行

〔59〕《論語.述而》

〔60〕王引之曰:「『疑』之言『擬』也。」高亨:「擬猶比也。」(見高亨《周易大傳今注》第67頁)

〔61〕屈萬里師引諸說認為此句原是作:「為其兼於陽也。」見《讀易三種》之《周易集釋初稿》第37頁。

〔62〕《易之義》第36行

〔63〕見劉大鈞和林忠軍合著的《周易經傳白話解》第305頁。台灣大孚書局,1997。

〔64〕《易.繫辭上.11》

〔65〕同〔68〕

〔66〕《禮記.孔子閒居》

〔67〕《易.繫辭上.12》

〔68〕《中庸》第4章

〔69〕《論語.季氏》

〔70〕高亨稱此為「柔勝剛」。見〔54〕所引書第30頁

〔71〕辭見《禮記‧孔子閒居》及上博簡《民之父母》。

〔72〕《論語.泰伯》

〔73〕《詩.大雅.文王》:「假哉天命(朱注:假,大)。」又《禮記‧禮運》:「祝嘏莫敢易其常者,是謂大假。」假,鄭《注》曰:「亦大也。」(見楊天宇撰《禮記譯注》(上)第370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74〕此句句讀從黃征《易經直解》,第25頁。浙江文藝出版社,1999。

〔75〕依屈萬里師及高亨之說。

〔76〕《論語.季氏》

〔77〕《論語.泰伯》

〔78〕《雜卦傳》:「《比》樂《師》憂。」

〔79〕高亨《周易大傳今注》第291頁

〔80〕《論語‧為政》

〔81〕《論語‧述而》

〔82〕《左傳‧哀公六年》記載孔子對楚昭王拒絕以其病是因河神作祟而禳祭,又不為郊祭作補救,讚道:「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失國也,宜哉!」

〔83〕見《論語‧子罕‧9》及上引拙注第197-198頁

〔84〕孔子並不忽視神話。由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二三子問》篇中所見龍的姿采多端,就可窺見一斑。但在孔子的時代,他是更重視政治上的神話,「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他更想看到的神話!又若用「見群龍无首」此觀點去看孔子的刪《詩》,則孔子是有權這樣去編他的講義教本,而逸詩就有若「群龍無首」般的自在。君不見「帝」所在的《益》,所與同位的那《坤.六二》,不就是以中正包涵初六與六三的不正嗎?

孔子乃「聖之時」者,言「禮」尤其是。他談「禮」最精采的一則話,是《論語.顏淵》首章他對顏回的言禮,那是在傳心法。顏子領悟,其後的莊子也會悟,故而《莊子.大宗師》有「坐忘」之說。

〔85〕《大戴禮記‧主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