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的路径和策略(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7
/ 2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外经贸往来的进一步扩大,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已成为历史的必然,它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金融的更快更大的发展。本文在论述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及其路径和策略,为人民币走向世界和最终实现自由兑换做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人民币;对外开放;国际化;路径;策略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其经济总量和对外依存度已处于世界重要位置。但相比较而言,我国人民币对外开放的速度却较慢,一定程度落后于经济开放和发展的速度。在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要想取得更大的发展,并融入国际社会主流,真正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的速度,扩大人民币对外使用范围和影响,在国际上确立人民币强势货币的地位,乃是我们现在必须承担和完成的重要任务。
  
  一、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更大地发展,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和规模
  实践证明,一国经济的更大发展,与该国货币的对外开放是密切相联的。从美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其货币的对外开放及其自由兑换,均推动了这些国家经济的更大更快的发展,使它们的经济总量和规模巨增。换句话说,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要想取得更大的突破性进展,货币的对外开放是不能缺少和回避的。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这是完全值得肯定的。但问题是,目前我国人民币对外开放与我国经济发展还存在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经济的更大发展。我国作为大国,重新崛起是没有悬念的。伴随大国的崛起必定是货币的对外开放,美元、英镑无不如此。尽管这些年我们在人民币对外开放方面作了许多工作,但总的来看,步子太小也太慢。在当前我国与世界经济更为密切、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的速度,打破全球货币体系改革的僵局,在美元和欧元之外开辟货币开放的新途径,减少对美元的过分依赖,无疑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源动力”,促进我国经济总量和规模的进一步提高,使我国早日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二)有利于提升我国国际地位,增强对国际经济活动的支配权
  一国货币对外开放是一国综合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从当今世界主要自由兑换货币来看,美元、欧元、日元等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目前我国已成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同时也成为国际进出口市场的主要提供者,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信用地位,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使人民币尽快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以及未来实现自由兑换,可以使我国拥有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使我国国际地位得到相当大的提高。那些使用人民币的国家和地区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中国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变化也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使人民币成为国际“硬通货”,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我们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增强我国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和发言权。
  
  (三)有利于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
  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这对人民币国际化是十分有利的。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我国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其目标就是要使人民币走向亚洲、走向世界,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成为国际货币。目前,我国与世界尤其是亚洲经济的关系十分密切,亚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产生了以人民币替代其他货币的现实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显然可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这可以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降低区域内交易成本,创造更多贸易机会,扩大交易规模,提高交易效率。同时,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使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对我国最终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像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一样,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必然是彻底取消外汇管制和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在我国经济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实行较为严格的外汇管制有利于制止资本外流和本国经济的发展,但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到相当水平的时候,我们就必须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进一步放松和取消外汇管制,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走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以便最终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这一宏伟目标,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和融合,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二、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国货币对外开放需要较强的经济实力做保障。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1980—2005年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9.6%,经济增长速度居世界之首;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18.2万亿元(折合为2.2万亿美元),超过英国和法国,为世界第4位(前3位是美国、日本、德国),人均GDP达到1703美元;200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4221亿美元,居世界第3位,是1980年的38倍左右,年均增长17%,远远快于同期世界贸易的增长水平;国家外汇储备从1980年的1.67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6月的9411.15亿美元,超过日本(8648.8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储备大国,对外支付和清偿能力十分充足。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专家普遍认为,今后10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估计近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6万亿美元,进出口总额水平将超过2万亿美元。以上事实表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加快推进人民币对外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人民币逐步成为“硬通货”,获得一定的国际认可
  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改变了原来的人民币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存的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0多年来人民币币值
十分稳定,至2005年7月前,人民币对美元的基准汇率基本保持在1美元兑换8.3元人民币水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相当稳定。尤其是1997年下半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周边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中国为了维护亚洲经济金融稳定,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稳定了亚洲经济,更是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为世人初步树立了“硬通货”的形象。目前,在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国家的机场以及旅游地,人民币已成为挂牌货币。另外,随着2005年7月21日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富有弹性,使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得到再次提升,国际上许多国家正逐步在其汇率体系中考虑人民币因素,如目前欧洲央行已在其每日统计并发布的欧元指导汇率体系中加入了人民币等7种新货币。
  
  (三)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大量流通,已成为重要结算货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不断完善,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已成为重要结算货币。目前,我国已与越南、蒙古、朝鲜、俄罗斯、老挝、尼泊尔等国家签订了双边结算与合作协议。2005年,人民币在中越边境贸易中的结算量约为85%,中蒙边境贸易中的结算量约为94%,中朝边境贸易中的结算量约为50%,中俄边境贸易中的结算量约18%,人民币成为与这些国家边贸结算中的主要货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人民币同本地货币和美元一样可以用于支付和结算。如从2005年1月起,持卡人持中国银联的“银联卡”可在韩国、泰国和新加坡进行购物消费,也可以在这些国家的取款机上支取一定限额的本国货币。目前,在香港、澳门的人民币业务(存款、兑换、汇款和银行卡清算)也正式开展,截至2005年9月末,香港地区人民币存款余额225.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7.2%;2005年前9个月内地银行卡在香港交易总金额44.4亿元,比2004年全年多成交13.2亿元,交易额明显增加。据专家估算,目前在香港流通的人民币已达700多亿元,成为仅次于港币的流通货币。另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调查统计,人民币每年跨境的流量大约有1000亿元,在境外的存量大约是200亿元。我国人民币供给量(M2)约为20000亿元,这意味着境外人民币大约是人民币总量的1%。由此可见,人民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我国周边国家或地区广泛接受。
  
  (四)外汇管制不断取消,人民币管理趋向宽松
  由于建设资金短缺,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本外币一直实行严格的管理政策,即“宽进严出”。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提高,我国对本外币的管理逐渐放松。1996年,我国实现了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完全可兑换。随后,我国开始着手稳步开放资本项目。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划分7大类43个资本项目交易方法的评估结果,截至2005年末,我国资本项目下实现可兑换的已有13项,约占30%。与此同时,我国继续放松外汇管制,允许外国银行参股中资银行。从1996-2005年,汇丰、恒生、巴黎、美洲银行等外资出资购买中资银行(如建行、工行、中国银行等)股权总金额约达200亿美元。特别是至2006年底,我国对在华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允许外资银行对所有中国客户(含中国公民)提供人民币业务,使在华外资银行的人民币业务范围与中资银行完全一样。另外,我国还改革人民币现金出入境管理办法,允许人民币走出国境。20世纪90年代初起,我国曾两次大幅度调整人民币出入境限额。2005年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将中国公民出入境、外国人入出境每人每次携带的人民币限额由1993年规定的6000元调整为20000元,调整后的金额是调整前的3.3倍,是1987年200元的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