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阻滞原因的实证研究.(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7
/ 1

内容摘要: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问题是货币理论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市场环境因素出发,通过分析货币供应量在银行信贷体系和资本市场中的传导阻滞,解释了我国货币政策效率低的市场原因,并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提出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 资本市场传导渠道 信贷体系传导渠道
  
  货币政策是否有效,取决于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是否畅通。根据西方货币理论,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可以通过利率、信贷、金融资产价格和汇率等途径来实施,但这些传导途径又各有不同的特点,在各国发挥作用的可能性、相对重要性与该国的经济环境及微观主体对货币政策变量的反应程度有关。因此,上述四个途径可以归为两个渠道:资本市场传导渠道和银行信贷传导渠道。利率、金融资产价格与汇率主要在资本市场发挥作用,而信贷传导主要通过银行信贷市场影响实体经济。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现状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效率较低,货币政策的传导途径及其效率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王振山,王志强(2000)利用1990至1997年间的数据,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法,得出货币供应量对GDP的作用效果存在着时滞的结论;王召(2001)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实际利率对经济的左右能力较弱,从而制约着货币政策的传导;马瑞华(2002)从利率弹性角度分析认为,在我国,利率缺乏弹性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梗阻的决定性因素。黄昌利(2004)等人利用1996年到2003年的数据研究发现M1对GDP增长的传导效应不明显。
  上述研究由于分析方法和样本选取的不同,结果大相径庭,而且这些研究大都是以某一中间变量为分析对象,无法透彻地剖析实际问题。本文从经济环境出发,通过分析我国资本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中货币的运行状况,解释货币政策低效的原因,并用1990-2004年间广义和狭义的货币供应量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做实证检验。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阻滞分析
  
  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主要通过银行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将货币供给传导给实体经济环节,转化为扩大投资、刺激消费和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但2000年前后,扩张性货币政策形成的货币供给增量在银行渠道与资本市场渠道中发生了“吸附”与“沉淀”,导致政策效果达不到预期水平。
  20089172182464077801.jpg
  
  银行信贷渠道中的传导阻滞
  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是指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减少会影响到银行的资产变化,使银行的贷款供给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到实际的经济水平。由于银行体系承担着组织资金融通的任务,所以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经济增长依赖投资推动,以银行贷款为主的信贷传导渠道发挥着关键作用。但是,由于“货币幻觉”和谨慎储蓄动机,公众对利率不敏感;经济领域存在垄断现象和政府干预对市场的扭曲,企业成本约束较小;银行体系,特别是占绝对优势的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完全商业化,存贷行为缺乏理性——要么过于保守(惜贷),要么过于冒险(深度参与房地产),货币政策无法通过信贷渠道准确地传递到公众和企业,发挥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资本市场传导渠道中的货币“沉淀”
  货币政策的资本市场传导渠道由两个环节构成:首先,货币政策作用于资本市场,引起金融资产价格的调整;其次,资本市场通过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影响企业与社会公众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成熟的资本市场一般都具有较高的优化资源配置机制和严格的退出机制,它能迅速将央行的货币政策传递到实际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中去。然而,由于市场发育和投资者行为不成熟,市场投机气氛浓厚,我国资本市场将货币资金转化为实际投资与消费的效率低,大量新增货币供给在资本市场中长期“沉淀”,从而形成并加剧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阻滞。大量资金在一级市场聚集,认购新股;上市公司募集到的资金没有全部投入到生产领域,有相当一部分向股市回流;大量资金沉淀在股市,在二级市场上进行炒做。股市失去了把社会资金转化为产业投资的融资功能,政府货币政策的传递渠道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