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模型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应用(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8
/ 2
20089232184534377803.jpg
  流动性,使M最小化;而对σ的管理则是使现金流入流出量更平均、更规则,具体到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则强调放款的规划性与负债构成合理性。这两方面恰恰正是我国商业银行改善流动性状况的重点与方向。
  (一)基于ra的流动性优化策略——优化资产配置、管理筹资渠道及成本
  1.优化资产配置。根据资产弹性理论,银行的资产可划分为绝对弹性资产(现金及等价物)、弹性资产(又称二级储备,包括可交易证券、票据等)和刚性资产(信贷资产及长期投资)。[2]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刚性信贷资产和绝对弹性资产占比过大,二级储备持有比重较小,这样的资产结构既不利于资产风险的分散,也不利于资源高效运用,这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资产风险集中、资产流动性功能与盈利功能无法兼具的重要原因。因此,现阶段基于资产方的流动性管理就是结合市场环境及自身经营需要合理配置资产,使持有的资产结构达到流动性与盈利性相统一的状态。
  目前,银行主要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两个渠道进行资产结构调整,而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结构优化方面应以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相结合方式进行,即在新增的资金投放中以扩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业务为重点,逐步增大弹性资产的持有量。在存量资产上,重点放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探索上,同时应强化信贷资产的内部管理,尤其是不良资产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增量调整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拓展货币市场业务。目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商业银行已成为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可以说这些资产形式已逐步出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只是开展范围和深度上还有拓展的空间。[3]另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增持企业短期债券。过去我国银行间债市的市场品种较为有限,主要是国债、金融债等交易性证券,融资性企业债券占比较小,而且只有中长期交易品种,银行几乎不参与企业债投资,只有适合于中长期投资的保险公司参与其中。2005年,银监局批准企业短期债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一改过往短期证券市场上只有交易性证券的格局,为商业银行改善资产结构创造了条件。
  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存量部分的调整应根据自身的资产规模、筹资能力以及风险承受度重新核定信贷资产的持有比例,而目前使银行的信贷资产比例下降的一个有效的存量调整方法就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这是刚性资产向弹性资产低成本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2005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推出的“开元”“建元”两个贷款证券化交易品种的已正式上市流通,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局,证监局表示2006年继续扩大试点银行范围,因此,商业银行应把握市场机会,加快研究本行资产结构特征,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低成本途径改善自身的资产结构,解决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增强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2.管理短期主动负债的渠道及成本。我国商业银行对短期主动负债管理工作可归结为扩大筹资渠道、促进投资渠道多元化以及对筹资对象进行关系管理等方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短期资金筹集上面对的筹资对象包括了央行、同业、证券市场上的交易者以及公众。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促进筹资渠道多元化方面,应以开展同业拆借业务和同业间回购业务为基础,加强与各类投资者如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开展回购业务,树立公众对本行的信心,着力增加愿意对本行在货币市场发行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的资金供应者,使筹资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还应提高定价和议价能力,使筹资成本最小化。
  (二)基于σ的流动性优化策略——贷款发放与收回的规划性管理及调整资金来源结构
  1.贷款发放与收回的规划性管理。贷款作为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业务,其发放与收回的规划性是影响银行现金流的主要因素,流动性管理预期收入理论提出,银行要有意识地规划安排贷款的发放与收回,使其更好地配合流动性管理。[4]首先,在贷款发放时要避免不结合资金来源大规模地集中性放款。否则,大量临时性购入资金必然降低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使融资成本升高,形成利润倒挂,同时,短期资金投放于贷款甚至是中长期项目更是流动性风险产生的主因。而在贷款收回方面,不良贷款的产生以及过长的抵押物处置时间也会降低贷款资金流入规划性,因此商业银行在管理贷款收回时不仅要合理安排贷款归还期限,更重要的是加强贷款事中管理,避免产生不良贷款,再有便是对抵押物、质押物的管理,尽量缩短对各类担保物的处置时间。
  2.调整资金来源结构。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结构看,由于对资金融入缺乏计划性安排,通常是产生流动性需求时才临时从市场上融入资金,如从同业拆借市场上拆入资金,或批量吸收大机构客户的巨额存款,因此,形成了以短期资金为主的负债结构,资金来源结构短期化的特征非常突出,这样的资金来源结构必然会加大银行现金流量的波动性,使现金流的波动率σ增大,潜伏着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基于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和融资行为特征,在资金来源方面,降低流动性缺口波动率σ的有效途径是利用债券市场,增加长期资金来源。

  过去,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缺失,导致银行无法利用资本市场工具改善资金来源结构,银行在存款无法满足流动性需求时只能求助于短期的同业拆入,这样便无法避免短期资金来源运用于长期资金项目。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已不断完善,为我国商业银行改善权益及负债结构提供了契机,我国商业银行可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次级债券和股票,筹集长期资金和资本金,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和次级债券等主动型负债工具,增加长期资金来源和补充资本金。
  
  四、结语
  
  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影响银行流动性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变得多变和难以预测,本文将流动性缺口视为随机事件构造最优现金持有量模型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优化的思路和建议,只是一种尝试和探讨,仍存在许多疏漏与不足,如何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体系仍需要不断地学习、总结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家平.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管理(第一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 崔英,朱正伟.SCP范式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分析[J].中国经济评论,2004,(5).
  [3] 顾镜清.风险管理: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4] 朱晓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