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策略探析(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9
/ 2
(一)转变经营战略
  当前国内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战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规模轻质量。国内各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导向的经营战略,片面追求客户数量和业务规模的增长,结果导致资产质量不尽如人意。二是重存款轻贷款。在利率管制政策和利率结构下,只需组织存款上缴中央银行即可获取可观利润,而且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银行发放贷款必须以吸收更多的存款为条件,结果存款增长成为银行经营的优先目标,同时商业银行普遍缺乏贷款评价和贷后管理,不良资产控制成为各商业银行的难题。三是贷款过度集中。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发放高风险贷款无法通过提高利率取得足够的风险补偿,银行竞相为资信良好的大客户提供贷款,即所谓的“垒大户”现象;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的审批则异常谨慎,这是造成整体“信贷集中”和局部“银行惜贷”现象并存的根源。商业银行必须对这种传统经营战略进行反思,如果这种竞争策略不改变,各商业银行之间必然是两败俱伤,陷入“囚徒困境”。
  利率市场化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传统优质客户贷款利率显著下降,为提高资产收益率,银行贷款经营重心需要向愿意承担较高利率的一般贷款客户(尤其是中小企业)倾斜。从一般客户中识别出具有良好成长性的客户,与其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必须对现行信贷经营思路进行调整,实施以经营效益为核心的收益导向战略,实现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业务模式转化。同时应该从传统业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努力培养新的增长点和业务领域,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则是商业银行的必然选择。
  
  (二)提高利率风险的管理能力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将会提高,并使利率的期限结构变得更加复杂,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整体收益和风险管理能力。虽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要利率风险在我国均已出现,但是,由于治理结构不完善、信用风险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以及缺乏有效的防范风险工具等多方面的原因,利率风险管理问题至今尚未列入国内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中,在商业银行的基层行表现得尤其突出。因此,对商业银行而言,必须从单纯关注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转移到既关注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同时又关注利率风险的轨道上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战略。应根据《新巴塞尔协议》的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战略和规划,加强对利率走势的预测和分析,采用各种科学方法动态衡量利率风险;强化信息系统建设,满足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市场风险管理和数据挖掘统计的需要。
  
  (三)逐步提高商业银行定价能力
  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拥有一套可操作性的资金定价体系是绝对必要的。利率市场化使贷款利率成为贷款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贷款定价过高会在同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失去市场,反之则可能使竞争到的贷款业务无利可图甚至出现亏损。借鉴外国银行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是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迫切需要。
  商业银行拥有更大定价权后,必须高度重视对自己的客户营销策略和风险回报水平做出及时调整。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商业银行过度依赖或受制于中央银行利率管制的局面已成历史。商业银行应该在市场基准利率基础上参照合理的成本收益方法确定本行的基准利率水平,同时使用客户盈利分析模型确定对不同客户的利率水平。在确定存、贷款利率水平时,应综合考虑风险补偿、费用分摊、客户让利幅度、产品收益相关性及因提前还款、违约和展期等导致必要的价格调整等因素,最终确定价格水平。这种能力在各商业银行的基层机构尤其需要培养,因为这不仅涉及整个银行的收益水平问题,而且还涉及到一家银行的竞争能力问题。
  
  (四)关注宏观经济运行
  利率作为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其走向与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具有重要关系,因此,商业银行要想科学地管理好利率风险就必须关注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要关注价格走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情况、消费的增长情况,以及国际利率走势等。经济的运行态势是影响政府是否采取利率政策的主要因素,诸如投资规模与速度、工业增长情况、GDP增长速度和就业等,这些指标都很重要。另外,也要看其他国家特别是与我们联系紧密国家的利率政策的动向,要密切关注主要国家或地区的利率政策举动。总之,影响利率的因素非常多,不能只看单一指标。
  
  注释:
  ①王廷科.利率市场化:触动商业银行运作主神经[J).中国金融,2004,(6).
  ②彭兴韵.利率市场化将加大商业银行风险压力[N].上海证券报,2005—05—13.
  ③殷剑峰.中国的利率体系和利率政策:现状及其改革[A].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论坛(第5期)[R].2004—08—19.
  ④徐文彬.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进程中的利率市场化改革[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加04,(1).


  参考文献:
  [1]谢赤,陈晖.利率期限结构的理论与模型[J).经济评论,2004,(1).


  [2][美]爱德华·萧.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3]王廷科.利率市场化:触动商业银行运作主神经CJ].中国金融,2004,(6).
  [4]闫素仙.20世纪美国利率政策的演变及启示[J).当代经济研究,2004,(5).
  [5]王国松.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次序安排的有效性与风险性[J].财经研究,2004,(2).
  [6]周新庄.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历史经验和理论分析[J].求索,2004,(7).
  [7]徐文彬.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进程中的利率市场化改革[J].哈尔滨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