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资产损失拨备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09
/ 2
思考之五拨备频率:定期批量进行还是实时逐笔完成?

按照国内法规,拨备是定期进行的。一般准备按年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按季计提。


国际准则要求,企业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判断是否存在表明某项资产或某组资产减值的客观证据。如果存在这种证据,则企业应估计该组资产或该组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将账面价值大于预计可收回金额的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可见,国际准则也要求定期拨备,频率与财务报告一致,可能是月报、季报或半年报。
另据了解,在汇丰等先进银行,贷款拨备其实是实时进行的。当一笔贷款降为不良或发现减值时,客户经理会立即提交报告并建议:一是贷款评级降至哪一级;二是贷款额度锁定或降至1元(不是清零);三是提取多少准备金。在以后的定期与非定期监控中,拨备是重要的检查内容,随时调整。
借鉴贷款五级分类走过的历程,建议通过“三步走”实现拨备实时化:
第一步,满足最低要求,在每个报告日定期拨备,频率从年、半年逐步缩小到季度;
第二步,准实时制,即实时拨备、按月复查、按季统计;
第三步,全实时化,即将贷款拨备化为日常工作。

思考之六拨备用途:财务管理还是风险管理?

拨备余额影响资产净值,影响资本构成;拨备支出影响信贷成本,影响当年损益。因此,减值贷款及其损失拨备属于传统的财务管理范畴。目前国内银行即使按国际准则计提拨备,其用途也仅仅停留在编制国际财务报告上。未来必须借鉴国外先进银行实践,多方扩大国际准则拨备的用途。
第一,用于绩效考核。银行绩效考核改革方向是实行经济资本和经济利润考核。经济利润就是经风险调整后的利润,损失拨备是其主要扣减因素。当前,要逐步从按国内比例扣减拨备,过渡到将国际准则拨备作为减项。
第二,用于会计核算。国内银行一般是在总行层面集中进行国际准则拨备计提,各级分支单位的会计核算仍采用国内制度。要适时改革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完成并轨核算拨备。
第三,用于风险管理。拨备是对资产损失的逐笔动态管理,应当成为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融入到信贷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中的损失拨备与风险管理中的内部评级是相互关联的,要将拨备与违约概率(PD)、损失率(LGD)结合起来。
第四,用于周期管理。银行业可以采取前瞻性方法,动态调整损失拨备,即在经济扩张和信贷快速增长时期,计提足够或更多的拨备,以备萧条时期缓冲损失,从而弱化亲周期性,缓释经济周期波动带给银行信用和绩效的波动,也有助于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稳定。

思考之七拨备模式:计提不分还是计提分离?

从操作看,拨备包括损失计算与财务计提两个环节。按国内政策,根据资产分类,按照比例计算,方法简单,计提不分,以提为主,财务人员一步完成。按贷款余额的1%作税前扣除。
按照国际准则,拨备则应计提分离,以损失估算为主。采用逐笔现金流贴现法,模型复杂,工作量大,专业性强,必须由信贷人员承担估算任务。财务人员则根据信贷估算结果,完成拨备提取的账务处理和税务调整。
通过设计合理的流程,以保证逐笔损失估算的准确合理。每笔减值贷款的损失拨备,应当依照初拨、初审、复审和审定四个步骤进行。初拨、初审由减值贷款的经营部门负责完成,包括资产保全部门、支行、营业部等。直接管户的客户经理或清收人员负责发起初拨,所在部门业务负责人对拨备进行初审。复审、审定的责任部门是风险监控部门。风险经理或审查人员负责复审,审定人为风险监控部门负责人。
除逐笔拨备外,信贷人员还应当根据历史数据,采用一定模型,对非减值贷款计算整体拨备。这一般集中在总行进行。
内部计提的拨备还应当接受外部抽样审计。

思考之八拨备定位:形似还是神似?

对国内银行而言,按国际准则逐笔拨备,还是一个新事物、新任务。我们既要达到形似,更要追求神似。
比如,如果现金流预测不准,即便考虑时间价值,贴现又有何用?因此,事前要制定可行的客户现金流分析、分配方式以及押品折扣系数,事后要用贷款余额变化、现金流回收情况等事实,来回验(Back Test)拨备预测的准确性。
又如,如果仅用于编制国际财务报告,没有融入信贷风险体系,逐笔拨备又有何用?其实,损失拨备与贷款分类、额度调整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都是在贷后监控过程中,针对同一笔贷款,旨在发现风险,量化损失。从集约性、有效性和一致性角度出发,贷款的拨备、评级与监控应当相互联动,融为一体。实践中,可以把这些工作融合在一个时间节点上完成,并在信贷操作系统中实现功能整合。即:在贷后监控某个环节中,根据发现的风险因素,调整贷款分类,更新授信额度,同时评估是否纳入减值贷款,需要计提多少拨备。据了解,汇丰等国际先进银行已经采用这一模式。
综上分析,可归纳出当前中国银行业拨备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即:在不违反现行基本政策的前提下,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依托系统自动操作方式,对减值贷款实行逐笔、实时拨备,对非减值贷款进行定期、整体评估,并将拨备管理与成本会计、风险管理、风险分类、资本管理等有机融合起来。在保证拨备准确性的前提下,逐步加大税前扣除拨备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