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股利分配问题分析及建议(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1
股利理论研究在西方已达数十年,早在1938年威廉斯(Williams,1938)就揭开了股利理论研究的序幕,1956年林特纳(Lintner,1956)对股利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 )和财务学家米勒(Miller,1961) 提出了著名的“股利无关论”。在此基础上,西方财务学界展开了对股利理论的深入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股利理论已经在不同角度得到了很大发展,积累了大量成果,形成了包括剩余股利理论、客户效应理论、信号股利理论和代理股利理论在内的现代股利理论学派。但是这些学派的研究尚未达成共识,许多方面甚至互相矛盾。因此,费舍•布莱克(Fischer•Black,1976)将股利政策视为“股利之谜”,布瑞利和迈耶斯(Brealey&Myers,1987)等将股利政策列为公司财务的十大难题之一。
,不分配的比例大幅度下降。从年度之间看,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变化也较大(见表2)。1999年与1998年相比,沪市有59.3%的上市公司股利数量发生变化,47.9%上市公司的股利形式发生变化;深市有56.0%的上市公司的股利数量发生变化,45.7%的上市公司的股利形式发生变化。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的改变过于频繁、随意、股利政策严重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 2.邵正林,林云刚.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金融观察.2004,3:147-154.
表2 1998与1999两年相比沪深两市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变动表
市场 数量不变 数量增加 数量减少 形式不变 形式变化
家 % 家 % 家 % 家 % 家 %
沪市 175 40.7 113 26.3 142 33.0 224 52.1 206 47.9
深市 185 44.0 93 22 142 33.9 228 54.3 192 45.7
数据来源:1.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市公司红利分配研究数据库》;
 2.邵正林,林云刚.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J].金融观察.2004,3:147-154.
 2、股利分配往往伴随着配股,转增资本等股本扩张行为。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资金紧张,因此不派现的公司较多,但在2000年派现送股的公司比例有所回升之后几年呈稳定状态。根据证监会对公司配股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要获得配股资格,净资产收益率必须连续三年超过10%,一些净资产数额较高的公司为达到配股的目的,采取了发放现金股利以降低净资产额,从而相应提高净资产收益率的办法。
 3、上市公司存在不分配或少分配股利的现象。我国上市公司中,不分配或少分配股利的公司逐年增多,暂不分配现象有逐年扩大的趋势,不分配上市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的比例呈逐年增加。据统计1994-2003年9年中,不分配股利的公司占上市公司比例分别为7.12%, 19.45%, 34.88%, 53.53%, 58.59%, 62.48%, 35.52%、39.89%, 46.3%,46%(具体情况见表1),不分配的状况很严重,对于不分配股利的原因,许多公司未做出具体解释。而且在1997,1998年度不分配股利的397家、480家公司中分别有243,265家的每股收益大于0.2元,即有一半的公司有盈利但不发放股利。
4、违反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我国上市公司往往同时有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等多种股票种类,这些不同的股票取得的成本不同,股东对股利的喜好也不同。为了迎合投资者的不同要求,不少公司对不同投资主体采取不同的股利分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