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GARCH模型的交易所国债市场波动性分析(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1

一、问题的提出

  
  国债市场是经济运行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结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沟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目前,我国国债市场结构分割,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债券市场构成国债市场的主体框架,银行间市场参与机构较少,形成寡头垄断;交易所市场参与者众多,形成竞争机制。在交易所市场中,通过买卖双方的竞争机制决定价格,其交易过程透明,形成的交易价格公正、公平。[1]
  波动性(Volatility)是资产收益的不确定性的衡量,测度资产的风险。一般而言,波动性越大,风险越大。Engle(1982)首先提出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即ARCH模型 将方差和条件方差区分开来,并让条件方差作为过去误差的函数而变化,从而为解决异方差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Bollerslev(1986)提出了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 模型。国外学者将这种方法应用到经济的诸多领域,显示了ARCH模型族的适用性。国内也有学者应用ARCH模型族对证券市场进行了实证研究,黄后川、陈浪南(2003)对股票市场波动率评估和分析,[2]王燕辉、王凯涛(2004)应用EGARCH分析了深圳股市的波动性。[3]国债安全性并非浑然天成,“327”国债风波仍然让人记忆犹新,国债回购风险拖累了诸多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目前国债市场的供求失衡导致国债价格变异和利率的进一步失真,从而会引发国债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交易所国债的波动,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机构投资者,包括个人投资者,都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指标选择与数据分析
  
  (一)指标选择
  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国债交易量占整个交易所市场的99%。2006年3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拥有国债现货43只,国债质押式回购9只。上证国债指数(LEB)是上证指数系列的第一只债券指数,它使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债券、基金“三位一体”的指数体系基本形成。上证国债指数是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固定利率国债为样本按照国债发行量加权而成,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将剩余期限不到一年的国债剔除。自2003年1月2日起对外发布,基日为2002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点代码为000012。上证国债指数的目的是反映我国债券市场整体变动状况是我国债券市场价格变动的“指示器”。上证国债指数既为投资者提供了精确的投资尺度,又为金融产品创新夯实了基础。基于上面的分析,本文选择上证国债指数为指标来对交易所国债市场的波动进行度量。
  (二)数据分析
  上证国债指数的动态公布是从2003年2月24开始,数据的时间区间是从2003年2月24日到2005年12月30日,共696个数据。国债指数收益率(DLEB)是通过式(1)得到的。
  DLEB=InPt-InPt-1(1)
  上证国债指数历史走势如图1所示,波谷是2004年4月30日99.1,波峰是2005年12月10日109.73。国债收益率的图形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剧烈波动。数据来自大智慧软件,运用Eviews分析处理。
  20089232143812577801.jpg
  图1 国债指数历史走势
  20089232143817177802.jpg
  图2国债指数收益率
  
  三、实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
  采用ADF(Dickey and Fuller,1981)和PP(Phillips and Perron,1988)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对上证国债指数和收益率序列进行检验发现,国债指数序列(LEB)不是平稳序列,而收益率序列(DLEB)则是平稳性序列(见表1)。
  
  表1 单位根检验
  20089232143820377803.jpg
  (二)正态性检验
  国债收益的时间序列的特征是方差不仅随时间变化,而且有时变化得很激烈。对其进行正态性检验,偏度是-1.80031,峰度是17.5419,偏离正态分布的水平。按时间观察,表现出“波动集群”(volatility clustering)特征,即方差在一定时段中比较小,而在另一时段中比较大。从取值的分布看表现的则是尖峰厚尾(leptokurtosis and fat-tail)特征,即均值附近与尾区的概率值比正态分布大,而其余区域的概率比正态分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