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三个代表”,抓好“三个环节”,借助“三会两湖”,努力开创新世纪、新阶段群众体育工作的新局面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22
/ 2
群众能够强健起来,真正把我们的体育设施和体育组织办成人民群众的健康之家。
  要把体育事业作为行业来管理,就必须建立行业服务标准,规范服务行为。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我们已经建成了一批全民健身中心,但在服务意识、服务观念上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缺乏热情周到、满意优质的服务,顾客时常面对的是一副冷面孔,缺少宾至如归的感觉。
  (三)准确把握体育事业的定性与定位是搞好体育工作的前提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角度提出的。当我们思考体育事业的性质和定位问题的时候,也应当从这三个角度去认识。根据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央8号文件的规定,结合当前体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我理解,体育事业可以界定为“具有产业性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
  ——“产业性”是从经济上看体育
  中央8号文件涉及产业性的提法有5条,对体育事业具有产业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着重强调产业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体育事业的经济属性,是推动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和机制。当今世界,体育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符合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要求,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目标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体育产业作为一个行业,与物质生产不完全一样,其产品的实现形式更多是表现在社会效益上。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都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社会主义”是从政治上看体育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政治属性。坚持社会主义属性,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要为大多数人,为最基层的老百姓办体育,就是要考虑最广大的劳动人民的利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般地说,政府管公平,企业管效益。公平就是要给每个人创造参与体育健身的机会。搞“全民健身工程”,就是为多数人服务,为基层百姓服务。一条健身路径仅几万元,群众就高呼“共产党万岁”,称其为“德政工程”。当然,高消费的体育也要搞,那主要可以通过市场去调节供求关系;二是社会主义体育坚决不能有黄、赌、毒、黑,不能使用兴奋剂,不能搞封建迷信,要坚决反对邪教,要使体育事业成为健康、文明的一方净土。
  ——“公益性”是从文化上看体育
  体育关系到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关系到国家形象,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因此,发展体育事业是政府对人民健康应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只能是公益事业。体育公益事业面向社会为大众提供体育健身产品和服务,难于完全依靠自身直接的盈利来解决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首先,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利益,同时,要面向社会,为不同需求层次的群众提供多样化的体育健身服务,面向市场,不断增强自身发展的活力。体育事业创造的是社会公共产品,国家必须在投入上给予保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党的十六大报告特别明确了文化事业的公益性。体育属大文化的范畴,必然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值得强调的是,产业化与市场化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市场化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就是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如果体育完全市场化了,那就不是公益事业了。
  正确认识体育事业的定性与定位,关系到体育事业发展的方向、动力、机制、结构和效益等问题。有利于准确把握体育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保证体育事业沿着“三个代表”指引的方向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是构建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必须解决的认识问题。
    二、抓好“三个环节”,构建服务体系,培育体育市场
  体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紧紧抓住“三个环节”,建设好亲民、便民、利民的体育服务体系。
  中央8号文件强调,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这是对群众体育工作的精辟总结和高度概括,也是对我们以往工作的充分肯定。“三个环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边工程”,它是对亲民、便民、利民最形象和最直接的体现。“三个环节”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扩展空间,它抓住了群众体育工作中带有共性和普遍性的问题。这“三个环节”可以渗透到群众体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是建设“小康体育”必须牢牢抓住的重要环节,是新时期体育工作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多元化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培育体育市场的基本要素。“三个环节”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三者不可分割,不可偏废。“三个环节”直接影响着体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只有三者全面发展,“小康体育”的目标才能实现。
  近年来,我们在实施“三边工程”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距中央8号文件的要求,特别是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体育”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我们要在对“三个环节”有深刻和全新认识的基础上,以新的思维、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对策,把“三个环节”的文章做大、做全、做好、做实,要在“抓”、“建”、“搞”上下功夫,为建立群众身边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夯实基础。

  (一)建身边的场地
  体育场地是群众从事体育健身活动的基本条件。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因为如此,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与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将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成为制约群众体育发展和建设“小康体育”的主要矛盾。场地建设应当坚持方便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的方针,应当从群众的需要出发,根据当地的经济和自然条件,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类分层地建设。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场地建设要形成多元结构,使各类体育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整合和利用。要做好规划设计,狠抓建设质量,并使之与城市建设相配套,与周边环境相融合。加强经常性管理,保障使用安全,提高使用率。解决群众健身场地不足的问题有“五个途径”。
  第1个途径,是建设“全民健身工程”。按项目种类、特色、人口和地区规模等大体可划分为四种模式:
  第1种模式是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包括以室外综合健身器材为主要内容的普通型“全民健身路径”和以运动项目为主体的专项型“全民健身路径”。比如,北京龙潭湖公园专为攀岩爱好者建的大规模的攀岩墙;还可以建有多个篮球场构成的篮球广场、若干片足球场构成的足球广场、大型轮滑广场等等。这类设施要上规模、上档次,形成规模效应,同时,为发现、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服务。
  第2种模式是建设“全民健身中心”。根据地域范围或人口数量可分为4个层次,即建居民小区级的“全民健身中心”;建街道级的“全民健身中心”;建市辖区级的“全民健身中心”;建城市级的“全民健身广场”、“体育主题公园”等。形成层次分明,规模合理,综合性的群众体育健身设施体系。
  第3种模式是建设“雪炭工程”。重点扶持西部地区、三峡库区、老少边穷地区、资源枯竭地区和大工业基地建设体育设施,推动这些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这类工程今后将由国家体育总局和各地共同兴建。
  第4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