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解构与重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09
/ 2


 内容摘要:门在传统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期的文化演进中形成了各种门的造型和种类。它在日常生活中,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它透射出的文化内涵是很深的,在传统建筑文化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 键 词:门 传统 建筑 解构 重塑
  
  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普普通通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极主要的位置。它具有进与出的功能:开门意味着接纳或出行,关门意味着拒绝或独处。因此,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
  
  一、门的构造
  
  什么是门?似乎是常识,何须考问,其实不然。《辞源》解释门为“建筑物的出入口”,没有说明是否有开合设置;而《辞海》的解释是:“建筑物的出入口上用作开关的设备”似乎说门是门扇、门板之类的物件。两种解释似乎人们都能够领会:不管是否有门扇,有出入口之洞口者,皆可曰“门”也。①
  随着建筑样式的不断发展,传统建筑的“门”,其性质和功能都有所不同,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它不仅仅是作为建筑的出入口,而且有着更多的、深层次的含义和作用。
  门的构造可分为:门框、门槛、门扇、铺首(门环)、门钉、门闩等构件,使单一的门在建筑上扮演了其重要的角色,使门的造型各具特色。门扇是门本身最为重要的部分,门扇可以是一扇或者两扇和多扇,可以开启。通常用木板制成,普通民居的住宅门扇的宽度在60左右,寺庙和宫殿的门扇大约在一以上。从门扇尺寸的大小、制作样式的不同,体现了传统建筑在门上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门钉,在中国古代俗称“浮泡钉”,是传统建筑在门上的一种特殊的装饰,也是表现等级制度的一种象征和标志,如皇宫中的宫殿建筑大门,朱门金钉尤其气派。一排排金光闪闪硕大的门钉,横九排、竖九行,共计八十一颗门钉,整齐地排列在厚重、宽大、结实的红门上。坚固威严,呈现出一种辉煌雄伟的气势,增添了建筑的壮观之美。王府大门的门钉,不能与宫殿建筑的大门相比,要减少两排,是九行七列共六十三颗,其次是公主府大门的门钉,比王府大门的门钉又减少两排,为四十五颗。门钉的装饰与排列的多少,体现了传统建筑在门上的等级制度是十分严格的,平民百姓的建筑宅门是不可以使用门钉来装饰的。
  铺首是固定在门扇上的,过去的功能是用来扣门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将这一种实用功能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作为门上的装饰,是显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门上的铺首有多种样式。如:狮子、老虎等兽头形象,其造型凶猛,露齿衔环,把威猛的气势显示在大门上,起到了一种驱邪和辟邪的作用。铺首另一种简单的样式——门钹,与兽面铺首相类似,通常见到的有花瓣形、圆形、六边形、八角形,中间的部分凸起如球状形,上面扣有门环。这种门钹多用于普通民居的宅门上,其造型简洁具有装饰美的作用。
  在门两侧作为装饰的“抱鼓石”,它起到点缀和烘托的作用,“抱鼓石”有各种雕刻的形式和各种纹样的装饰,如:花草、狮子、石鼓的造型等。“抱鼓石”的雕刻与装饰越讲究,越能显示主人的身份和地位。门槛,也是体现身份的一种标志,它的功能是能挡住门扇底部,人出入大门时需抬腿迈过以别内外,门槛使用的材料有木质材料和石质材料雕刻的,门槛的高度与装饰是体现家族的富有和身份地位的一种象征。所以,门在历朝历代的建筑中,都十分重视和讲究门的造型、门的装饰、门的功能和作用。我们从徽派的建筑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门的设计与装饰在整体建筑中作为最为重要的部分来刻画。突出门的造型与华丽,它是显赫家族地位等级和身份的一种标志。
  
  二、门的造型与种类
  
  门在传统的历史长河中,在长期的文化演进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各种类型的门,如城门、宫门、殿门、庙门、院门、宅门等,由此构成了门是建筑出入口的功能性质和视觉形式,故而在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被视为等级和身份的象征,门既是一组建筑的出入口,它的位置自然就处于建筑的明显地位,它的形式也自然比较讲究。中国古代将一个家庭的家风称为“门风”,将一个家族的资望称为“门望”,一个家庭的儿女长大要完婚,自然遵从父母之命,听信媒妁之言。而其中很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选择对方的家庭与自己家庭在地位、财富方面相当者,称其为“门当户对”;古代在朝官员犯了王法,不但自身被判死罪,而且还会株连九族,满门杀戮,称为“门株”。由此可见,一个家庭住屋的大门,不单纯是一个出入口,它已经成为一个家庭的代表,一个家族的象征了。②所以,门在建筑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设计或者建造一座建筑时,放在首要位置的往往是建筑的出入口——门,这样门的造型、门的装饰,都应体现出它的功能性和艺术性。

门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标志性和象征性的作用,也是统治阶级等级制度的外部造型的标志。北京的紫禁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为七个城门、内城为九个城门。从门的设置与布局可以看出,古代建筑专家对门的重视程度。除了内外城门外,故宫内外也设置了许多门,如:承天门(天安门)、午门、太和门、乾清门、宁寿门、垂花门等,并且每一个大门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及造型。高耸的朱红大门,气势雄伟、威严、浑厚,门扇上装饰着金钉、金铺首以及琉璃瓦和彩绘装饰,充分显示出皇家建筑的最高等级标志。


  传统民居中,大型住宅的主门,是设在主庭中轴上,大量应用彩画、雕刻等华丽的装饰,大门左右、门前及门内都设有彩壁,门两侧有上马石或石狮摆设,进入大门后前院与主庭之间都设有二门,二门一般都做成重花门形式,以此体现大户人家的身份及地位。
  佛寺的布局,也是把门放在首位,在主轴的最前方是山门——整个寺院的入口,扇门内左右两侧分设钟楼和鼓楼……。总之,不论是皇家大院或居民宅院及佛门寺院,都是把门放在首要的位置上。门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中,门的造型与装饰充分地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标准与等级制度,体现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民俗及宗教在门上的各种装饰,充分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传统建筑对门的造型与装饰的追求理念。至于现代的建筑也是如此,如:政府大院的门、大专院校的门、宾馆酒店门、影剧院的门、住宅楼的门、公园的门等,都把门放在首要位置来设计,对门的造型与装饰要体现现代建筑的性质和不同的使用功能,突出门的造型与气派,从中可以看出古今建筑对门的塑造与装饰是极其重视的。
  
  三、门的启迪与解构
  
  然而,长期以来,门在日常生活中,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它透射出的文化内涵与哲理是很深的。门不单展示其自身的形式及装饰,更深的是揭示了中国传统建筑门文化的内涵,因此,历代统治阶级对门特别重视,使它在传统建筑文化中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不难发现,汉语中许多与审美以至道德规范有关的词汇。正是来源于建筑中的这些重点的装饰部位,如:门面、门第、门风等等。于此,人们更不难理解这些装饰与文化的直接联系。
  正是在对传统建筑门的认识过程中,在大量建筑拆迁中看到这普普通通的门即将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可是,由这种自然的形态传达出的一种强烈的传统文化信息,却使笔者有所悟得,有借旧出新的创作冲动。于是,笔者把传统建筑的门从形态上解构出来,将其文化的内涵注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在门系列的创作和制作过程中,笔者着重从造型上和传统文化的内涵上,把这些普普通通的门重新组合,构成新颖的雕塑造型。如《福寿门》系列作品之一,采用一种组合构造的形式,在三个部件的组合构成中,两侧是古老陈旧的方门,中间是两个重叠在一起的半圆红门。以此在造型和色彩上形成强烈的对比,赋予了门新颖的造型。《福寿门》系列的另一个门,其组合构造,则强调虚与实的对比,注重组合的构成形式,把红色方块从门中间穿过,向门的两边延伸。红色方块与门组合成一个整体,使单一的红门拓宽了展示的空间,门的造塑由此更加突出。《福寿门》中的第三件,在造型上强调方与圆的组合构造,在材质的运用和色彩的对比上,突出圆中有方,方中有圆的文化内涵,两则半圆形的古朴陈旧的老门,衬托出红漆、金钉的方门,一新一旧、一方一圆,既传统又现代。此外,在材料的运用和形式的处理上,还尝试了多种材料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太阳门》完全使用汉白玉石质材料,图形为二分合一的太阳状,前后两面的造型为一凸一凹、一阴一阳,粗犷的放射状和凹凸光滑精致的球面形成强烈的对比,造型简洁,形体单纯,体现出汉白玉材质的质地美;如《红门》以废弃的各种铁质材料,如:齿轮、铁轮,各种大小的铁管、钢板等组合构成一个高2.8米,宽2.4米的方形红门。在形的处理上强调单纯而富有变化,残缺的部分依靠各种废弃的工业零件与光滑平整的面形成质感上的强烈对比,残缺的部分锈迹斑斑与平整光亮的大红漆在色彩上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其门的造型既有现代感极强的雕塑形式,又有传统形式的造型意味。这样既丰富了传统门的艺术表现力,又突出了门的形式感和文化内涵。
  总之,笔者试图通过对门的诠释及艺术表现形式,展现这些普普通通的即将被人们遗忘的门,并赋予其新的造型和艺术的生命力,在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去体味和感受门文化的内涵。
  
  注释:
  ① 彭才年等著.中国传统建筑.门窗.黑龙江出版社,2005年12月.
  ② 楼庆西著.中国建筑的门文化.艺术家出版社,2000年1月.
  参考文献:
  [1]李玉祥编著.老房子(侗族木楼).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