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建国以来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合唱歌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6
/ 2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时期都有代表性的合唱歌曲。这些歌曲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社会风貌,是那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和最强音。
  关 键 词:各个时期 最具代表性的 合唱歌曲
  
  在各类音乐体裁中,合唱歌曲是影响最广、作用最大、受众最多,最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因为它和时代血肉相连,它反映了时代。时代为合唱歌曲提供了生活素材、主题和创作的动力,时代选择那些反映时代精神,反映群众心声,思想深刻、艺术精湛、形象鲜明、音乐语言生动的作品,这也正是这些合唱歌曲流传至今的真正原因。
  新中国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音乐创作方面涌现了大量的合唱作品,为新中国的音乐事业和中国历史的发展增添了璀璨的一页。在中国现代合唱作品中,有哪些作品最具有时代特征,最具有时代的烙印,最能体现中国人民在那个时期的精神风貌,这些合唱歌曲就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一、20世纪5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合唱歌曲《歌唱祖国》
  
  《歌唱祖国》是一首划时代的经典歌曲,从它诞生至今,一直受到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华人的喜爱。这首合唱歌曲由王莘同志创作于1950年9月。作者怀着对新中国的深厚感情,向往着祖国光荣幸福的未来,用凝练集中的歌词,深情豪迈的旋律,畅想了中国人民的理想与事业。因此,这也是一首思想性强,艺术性很高的革命颂歌。
  这首合唱曲是 D大调,四二拍,具有进行曲的一些特点,为三段体结构。歌曲的第一乐段同时也是第三乐段,具有副歌的性质,它的歌词概括集中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歌唱祖国走向繁荣。
  歌曲的第二乐段共有三段歌词,它是歌曲的主体部分。第一段歌词概括了英雄的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团结奋斗的精神;第二段歌词概述了我国的建国之本——艰苦奋斗、独立自主、热爱和平、反对侵略;第三段歌词概述祖国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而保证祖国前途光明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乐段的音乐特点是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体现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
  五十多年过去了,祖国的形势,世界的形势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仪式上,英国皇家乐队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共同演奏了《歌唱祖国》。2004年,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宇航员杨利伟同志将《歌唱祖国》带上了太空。
  如今,《歌唱祖国》已成为中国所有重大国务活动、各种会务活动、外事活动、检阅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和结束曲,被称为中国的第二国歌。1995年,合唱曲《歌唱祖国》还被入选了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名录。
  
  二、20世纪6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合唱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尽管中国当时困难重重,但是人们只要唱起这首激越雄壮的合唱歌曲《我们走在大路上》,人们便会意气风发、信心倍增。即使40年后的今天,我们在听唱这首歌曲时,仍然会热血沸腾、豪情满怀。
  这首歌曲发表于1963年,李劫夫创作的词曲。它是中国人民革命精神的集中写照,是时代精神的反映。歌曲分两个乐段,从音乐上看,它是用单二部曲式结构写成的。
  第一乐段,是主题性质部分;第二乐段,是副歌性质,即a+b。a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乐句表现一种雄大而富有朝气的乐观情绪;第二乐句显得柔和连贯、内在沉着,给人一种跌宕流畅的感觉。b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节奏铿锵有力、旋律激越,富有号召力,因而把人们引入高昂的情绪之中,形成歌曲的高潮,此乐段采用二部合唱的写法,给人一种千军万马、浩浩荡荡的印象。
  
  三、20世纪7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合唱歌曲《祝酒歌》
  
  1976年10月,施光南把万马齐喑的民众再获解放的心情与作者的一腔喜悦化成一曲《祝酒歌》传遍华夏大地,陶醉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成为了一代颂歌,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入世界性的音乐教材。
  这首合唱歌曲创作于1977年,韩伟作词,施光南作曲。音乐中充盈的理想主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了曾经百废待兴的年代。歌曲欢快热情,人们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此时历史正向新时期转折,新生活的帷幕正向每个中国人拉开。”
  这首合唱曲为再现的复三部曲式结构。第一段在中音区回绕进行,含蓄婉转,表现内心的情感;第二段节奏紧缩,旋律向上,音调活跃与第一段形成反比,更好地表达了欢欣喜悦的歌曲情绪;第三段“今天啊畅饮胜利酒”是第一段曲调的变奏发展,基本保持原有的节奏型,但音区提高了,因此曲调显得挺拔、刚强,形成歌曲的高潮。歌曲结束时,写于引子为素材的再现部分,音调提高了八度,使歌曲情绪显得更为激动、热烈。最后以渐慢的速度,上行的旋律,推出了高潮,最后圆满地结束全曲。
  这首合唱曲糅和了多种民歌风格的素材,既有新疆、西藏民调,又有江南民歌的风味;既有抒情歌曲、舞蹈歌曲的风格,又有进行曲的特点;词曲中还运用了戏曲、曲艺的手法,生动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欣喜心情和神州九亿同胞普天同庆的激动心情。 四、20世纪8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合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

  
  上世纪80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一场新的改革在祖国大地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由晓光作词,施光南作曲的合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这首歌的曲风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欢畅,容易激起人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浓情。因此,这首合唱曲深深地扎根在了全国人民家家户户、老老少少的心坎上。
  歌曲描绘出了一幅上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秀丽画卷。音乐上采用了领唱与合唱的形式。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以领唱为主,明亮而抒情,唱出了家乡田野美丽的景象;第二层次领唱与合唱相映交错,作者巧妙地吸取了我国南北不同的民歌的风格特色,创造出了一个极为生动朴实而富于时代感的音乐主题,表现出一个欢乐的劳动场面;第三层次以合唱为主,独唱女高音以花腔点缀,(转第97页)(接第87页)热情而富于光彩,表现了80年代中国农村由于实行新的农村经济政策,兴旺繁荣的景象和广大农民喜气洋洋对农业现代化前景充满希望的心情。
  这首合唱歌曲正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未来生活充满向往,给人以极强烈的画面感,歌颂了广大劳动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一个伟大时代的真实写照。真诚质朴的歌词,配以节奏明快的旋律,把人们带到那希望的田野上,带到那清新自由的大自然,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五、20世纪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合唱歌曲《春天的故事》
  
  优美的旋律,动听、悦耳、扣人心弦,改革开放的成果历历在目,使人们难以忘怀那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春天,那个熟悉的身影。这就是在中国大地传颂的由叶旭全、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的中型抒情合唱曲《春天的故事》。它描述了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所焕发出的勃勃生机,热情讴歌了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敬爱的邓小平同志的伟大气魄。音乐由引子、主体、尾声三个部分构成。引子和尾声由模仿式二声部写成,旨在渲染《春天的故事》里所包含的深刻意义。中间由女高音独唱的部分是歌曲的主体,音乐环环紧扣,一气呵成,描绘出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正如春风般唤醒了壮丽祖国的山山水水,加之合唱的衬托,气势恢宏动情,作者以委婉抒情的旋律、富于变化的节奏创造出一个生动朴实的音乐主题,抒发了全国人民对小平同志的爱戴之情,也歌颂了人们热爱美好生活的情怀。
  聆听《春天的故事》,会令人敬重一个老人宽广的胸怀,会听到一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会感受到一个国家开拓前进的信心。
  
  六、奔向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合唱歌曲《走进新时代》
  
  这首歌曲由蒋开儒作词,印青作曲。《走进新时代》抒发了世纪之交中国人民的昂扬的情怀。这首歌曲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旋律充满正气,歌词健康向上。它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抒发了世纪之交,中国人民在继往开来的领导人的带领下,满怀豪情地走进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情怀。
  歌曲为二段体结构,每个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完整,歌曲曲调采用民族五声宫调式,歌词以第一人称我(我们)展开,倍感亲切。
  第一段为前8小节,曲调婉转抒情,音调上有江南一带民歌的特点,是以叙述性的直白“——总想对你表白——让我告诉世界”的表述来展示人民豪迈的心情及对生活的热爱。
  第二乐段旋律基本上在高音区流动,情绪更为激动,与第一乐段形成对比,歌词中先后以《东方红》《春天的故事》唱出了20年改革开放为中国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人民在党的第三代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意气风发、自强自信地奔向21世纪的喜悦心情与昂扬斗志。
  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代表性歌曲,它们深刻体现了那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貌。时代的呼唤,人民的需要,让心灵与心灵合唱,愿音乐工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更亲切感人、发自肺腑的、深刻反映人民生活变化的时代强音。
  
  参考文献:
  [1]音乐.全一册(艺术欣赏).人民教育出版社.
  [2]合唱与指挥(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
  [3]音乐.第一册(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4]钦丽丽,李波编著.中外音乐欣赏.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