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空间层次(1)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28
/ 1

  内容摘要:本文以世界城市体系为视角,在对城市竞争及其空间层次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空间层次,并指出基于城市群视角的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应成为我国当前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世界城市体系 城市群 城市竞争力 空间层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竞争力研究开始引起国内外城市政府、学者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学者在对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成果消化、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开始逐步深入探讨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理论,并广泛开展了城市竞争力评价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对于完善和发展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但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尚不成熟。
  当前,在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新时期,进一步深入开展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增强其对城市发展的实践指导意义已显得尤为必要而迫切。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城市间的竞争更为复杂,并存在明显的空间等级层次。有鉴于此,本文拟从世界城市体系的视角,在对城市竞争及其空间层次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竞争力评价的空间层次问题予以探讨,以期完善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空间层次体系,进一步增强城市竞争力评价研究的现实指导作用。
  
  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
  
  二战以后,随着世界贸易的增长和新的国际劳动分工的逐步形成,跨国公司逐步兴起,伴随着现代交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全球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自由流动,其目标指向是形成全球统一的大市场。而其当前的现实表现是,在促进全球产业结构重构的同时导致了全球产业的转移,这种转移,正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而发生变化。一方面,全球产业在循着产业梯度继续进行由高到低的波浪式垂直转移的同时,逐渐向持续的技术扩散转化。另一方面,中小投资规模的企业空间转移正向以大跨国公司为主体的生产网络扩张演变。在此过程中,跨越国界的物流、人流、资本流和信息流的加速运动,形成了全球规模的经济系统。在全球经济系统中又包含有国家、地区等不同层次的次级经济系统,而城市作为各级经济系统的主要载体,代表所在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经济分工与合作,起到与其经济系统相适应的作用,这样由众多规模不等、作用不同的城市构成了世界城市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世界城市(Hall,1966)居于最顶端,成为全球经济的指挥和决策中心。同时,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城市体系的形成使得城市体系内城市间的关系复杂化,城市竞争的空间层次日趋明显,并呈现出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
  
  城市竞争及其空间层次
  
  一定意义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无论愿意与否,客观上均已被纳入世界城市体系的“金字塔”结构之中。在这一结构中,位于顶端的是少数世界级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等,它们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这类城市通常以第三产业占绝对优势,全球化、信息化和服务化是其共同的城市功能特征,控制能力则是其共同的核心功能指向。位于中间的则是大量的国家级城市,如北京、曼谷、柏林等,它们在国家层次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三产业并重通常是该类城市共有的产业结构特征,国际化、信息化、服务-生产综合化常常是其共同的城市发展特征,在发挥其区域辐射带动功能的过程中,致力于向世界城市转化。而位于“金字塔”底部的数量众多的区域地方性城市,则主要是各自所在区域的核心,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增长极的作用。这类城市通常以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外向化、信息化、生产-服务专业化通常是其共同的城市发展特征,并致力于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向高等级城市转化。上述三类城市是对不同等级城市的一种粗略划分,相互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即高等级城市对低等级城市存在着控制、辐射作用,低等级城市则在竞争、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向高等级城市转化的趋势。
  大量研究表明,城市的性质、规模、功能等属性决定了其在世界城市体系“金字塔”结构中所处的等级层次,由此也决定了其直接的竞争对象以及竞争的空间层次。同时,由于世界城市体系本身又包含诸多不同等级的次级城市体系,诸如国家城市体系、区域城市体系等,各次级城市体系之间又彼此关联,相互作用。高等级城市在参与相同等级城市竞争的同时,又分别与其所在的次级城市体系中的不同等级城市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显然,从城市竞争的空间层次看,城市间既存在等级相同或相近的水平方向的城市竞争,又存在不同等级城市相互交叉的垂直方向的城市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