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与竞争力整合系统构建(2)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08
/ 2
 “机会均等、自由选择、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只有公平竞争的环境,才能使竞争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要确保竞争公平,首先,竞争主体面对市场的“机会均等”。其次,必须有共同遵守的竞争规则,包括法律、条例、章程、约定等。这是公平竞争的前提和基础。当然,规则必须是公开、公平、公正的,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竞争公平。最后,必须建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这是竞争的根本,也是其魅力之所在,如果不能奖优罚劣,竞争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而且这样的竞争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具体明确的竞争领域。竞争领域就如同是竞争者展开较量的舞台,它决定了竞争活动展开的空间和范围。竞争领域之所以是竞争行为成立的要件,原因在于只有进入同一竞争领域里的竞争者,才有发生竞争行为的可能性。即使竞争者主观上愿意参加竞争,客观上也有竞争实力,但是,由于地域限制、政策限制等导致他们无法进入相应的竞争领域,只有他们从竞争场外进入竞争场内,才能成为真正的竞争者。
  竞争战略。对于理性的个体或组织来说,都应该有一个战略,没有战略的组织就如同无舵之船,只会在原地打转。竞争者要在竞争中取胜,一定要有恰当的竞争战略。只要竞争战略适当,竞争主体就有可能获得长期持续有效的竞争优势,从而为占领市场制高点打下坚实的基础。
  构成竞争的六个要件中,竞争者是竞争战略的制订者,以获得最大利益作为竞争目标。竞争目标源于竞争者的需求,是竞争者参与竞争的驱动力。通过内外环境的分析,竞争者可以选择有利于自身的竞争领域和竞争对手,以竞争对象为载体,通过实施和执行恰当的竞争战略来达成预期的竞争结果。竞争战略则是竞争者为实现竞争目标运用的手段和工具,是竞争的表现形式。六个要件中,竞争者是竞争的核心,没有竞争者,竞争目标、竞争战略、竞争机制和竞争领域都没有意义。六个要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竞争行为。
  
  竞争力的含义
  
  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提出了他们对竞争力的看法,多个角度、观点迥异的竞争力定义的同时存在本身也就表明了竞争力研究的普遍性以及它的复杂性。
  弗伊尔(R. Feurer)和查哈巴格(K. Chaharbaghi)认为,竞争力是一个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概念,它取决于股东和消费者的价值及财务实力,因为后者不仅决定了竞争主体在竞争环境中的行动和响应能力,而且也决定了其人力和技术执行必须的战略变革的潜力。
 巴克利等(P. J. Buckley, et al)认为,竞争力既包括实现目标的效率,也包括选择正确目标的效能,因此,竞争力包括竞争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措施。
  竞争力顾问集团(Competitiveness Advisory Group, Ciampi Group)认为,竞争力包括生产率、效率和盈利能力等因素在内,改善竞争力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的有力措施。随后该集团又将竞争力简化为提高生活水平、提供就业机会和消除贫困的基本措施。
  这些只是一些代表性的看法,我们可以看出很难给竞争力一个标准的定义。只有从竞争力的更基础概念——竞争入手,才有可能定义竞争力这个概念。本文认为,竞争力是竞争主体与其竞争对手相比较,在竞争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实现竞争目标的能力。
  
  竞争与竞争力的整合
  
  图1是竞争与竞争力整合系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竞争主体的竞争能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竞争主体自身的素质,包括资源聚集力、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力;选择恰当竞争领域的竞争定位力,因为一个组织或个体的定位就决定了其参与竞争的舞台,由此也就决定了竞争主体参与竞争所面临的竞争环境,而竞争环境又必然会影响竞争主体竞争能力的发挥,进而影响竞争优势的塑造和维持;竞争战略的分析、制定、执行能力。竞争力在整个竞争过程中就转换为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或二者的结合。竞争中的优势决定一个竞争行为的结果。竞争力是竞争结果的解释变量,而竞争结果是竞争力的显示性指标。前一次竞争的结果会通过影响竞争主体的能力而在客观上对下一次的竞争产生作用,即图1中粗实线所示;竞争结果与竞争目标的一致性也会影响竞争主体对自身及其所处竞争环境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在主观上影响竞争主体下一轮竞争行为的产生,如图1中虚线所示;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就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持续竞争系统。
  竞争成立的六个要件也都分别整合在图1中了:利益独立的竞争主体、共同需求且稀缺的竞争对象、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决定竞争行为的产生;竞争主体的要素聚集力、价值创造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决定竞争过程中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塑造和维持;竞争定位力决定竞争领域,从而决定竞争环境和竞争能力的发挥;竞争战略的分析、制定和执行又会影响各种竞争能力向竞争优势的转化效率;竞争结果与竞争目标的一致性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影响下一轮竞争行为的产生。这样,竞争与竞争力就实现了系统整合,奠定了整体审视竞争力的理论框架。

  
  参考文献:
  1.梅益总编.不列颠百科全书(第14卷)[M].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9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5
  3.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