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多糖对外源一氧化氮损伤下小鼠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05
/ 1

【关键词】  枸杞多糖;一氧化氮;胰岛/细胞学

    0引言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是传统名贵中药枸杞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良好的调节免疫、抗肿瘤、抗辐射、降血糖、抗氧化等作用. 研究[1]发现,LBP对实验性糖尿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本实验使用硝普钠(SPN)直接作用于小鼠胰岛细胞NIT1,通过给予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观察LBP对小鼠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小鼠胰岛细胞NIT1(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内分泌实验室提供);LBP(纯度31.9%,宁夏农科院枸杞研究所);SPN(北京双鹤药业公司);小鼠胰岛素放免试剂盒(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

    1.2方法NIT1细胞用含150 mL/L胎牛血清的DMEM低糖培养液培养,分为对照组;SPN组(终浓度40 mmol/L);LBP 200,400,800 mg/L不同浓度+SPN组. 培养24 h后,对上清培养液和细胞进行检测. NIT1细胞按3×104个/孔,置于96孔板,分组处理如上,采用MTT法在波长490 nm处测各孔吸光度A值并检测细胞增殖活性. 用终浓度为2.8 mmol/L,16.7 mmol/L无血清葡萄糖培养液进行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1 h后收集上清培养液,采用放免法测定各组胰岛素含量. 操作按SOD,MDA试剂盒说明进行,分别于550 nm和532 nm波长处,1 cm光径测定各组吸光度值,并计算SOD活性(103U/L)和MDA含量(μmol/L). NIT1细胞按3×105个/瓶,接种到50 mL培养瓶,分组处理同上,操作按NO试剂盒说明进行,于550 nm波长处,0.5 cm光径测定各组吸光度值,并计算NO含量(μmol/ L). 用流式细胞仪与碘化丙啶双染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 所有数据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PN组细胞增殖活性和SOD活性下降,高糖刺激胰岛素分泌显著降低;NO含量、MDA浓度和细胞凋亡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与SPN组相比较,LBP各浓度组对SPN引起的变化均有所抑制,其中800 mg/L浓度组变化更为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SPN组和LBP各浓度组对低糖刺激胰岛素分泌没有影响 (表1,2).表1LBP对NIT1细胞活性和NO,SOD,MDA含量的影响表2LBP对SPN引起的NIT1细胞凋亡率和的变化3讨论2型糖尿病与氧化应激之间关系密切,在高糖、脂质及多种细胞因子致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NO成为介导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的重要介质[1]. 本实验中,外源性NO供体SPN在40 mmol/L浓度时能够明显降低胰岛细胞SOD含量,并使NO,MDA含量升高,降低胰岛细胞增殖活性,增加细胞凋亡率,使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受损. 这提示过量的NO可能通过增加氧化应激产物、降低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对细胞直接或间接损伤来影响胰岛细胞的功能,这与2型糖尿病发病过程中NO的过度表达和氧化产物增加的研究结果一致.

    有研究[2]表明,LBP具有较强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能力,还发现LBP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和四氧嘧啶致大鼠糖尿病模型的血糖改变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 本研究发现,LBP各浓度组可以有效地抑制SPN引起的胰岛细胞功能和氧化损伤指标的改变,随着LBP剂量的增加,其保护作用增强,说明LBP具有清除过量自由基、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并能降低SPN对胰岛细胞功能的损伤作用,这与LBP使四氧嘧啶致大鼠糖尿病模型血糖降低和LBP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 提示LBP能够提高胰岛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胰岛细胞分泌功能,对外源性NO引起的胰岛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宋春红. 一氧化氮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88-89.

[2] 汪朝阳,黄秀榕,祁明信,等. 枸杞多糖对氧化损伤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调控[J]. 眼视光学杂志, 2003,5(3):147-149.

[3] Zhang HF, Wang YF. The protective effects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s on alloxaninduced rat pancreatic islets damage[J]. Chin Cell Biol, 2005,27:17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