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术后宫颈及宫腔粘连32例诊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08
/ 1

【关键词】 宫颈

  宫颈及宫腔粘连是人工流产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人工流产时宫颈管粘膜及子宫内膜基底层损伤,愈合时出现宫颈及宫腔粘连,从而出现继发闭经、月经过少、周期性腹痛或月经紊乱等临床症状[1]。本院近年来对32例宫颈及宫腔粘连患者进行诊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1月至2007年7月,本院共诊治宫颈粘连患者23例、宫腔粘连6例、宫颈及宫腔均粘连3例;年龄18~42岁,平均26岁。人工流产次数:首次5例,2次6例,3次及以上21例。其中2次及以上27例患者中,末次人流与倒数第2次人流相距时间≤6个月19例,>6个月8例。症状与体征:29例患者表现为闭经、3例月经量较前明显减少。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下腹疼痛,18例同时有肛门坠胀感、5例周期性下腹痛较为剧烈,疼痛时不能行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妇科检查:4例患者宫颈举痛明显、3例后穹隆有触痛,6例查子宫体饱满、4例附件区可触及压痛包块,边界不清,所有患者子宫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

  1.2 辅助检查

  所有患者查血β-HCG均为阴性;内分泌全套E、P、FSH、LH、T、PRL均在正常范围;B超检查有宫腔积液21例,盆腔积液7例,附件包块4例,其中一侧附件有包块3例,双侧附件均有包块1例,包块大小为3cm×4.5cm,为囊性包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11例。

  1.3 治疗方法

  23例单纯宫颈粘连患者行子宫探针检查,用探针按子宫位置及方向小心加压,突破宫颈内口阻力,并从4号宫颈扩张器开始由小到大逐渐扩张至7号,扩张后可见暗红色粘稠血液流出,流出的血量15例为5~10ml,8例为15~20 ml;6例宫腔粘连患者用探针进入宫腔后适当左右摆动以分离其膜状及纤维索粘连[2];1例宫颈及宫腔均粘连患者先扩张宫颈内口,再用探针进入宫腔进行分离粘连,过度屈曲的子宫在B超监视下进行操作。另2例宫颈及宫腔均粘连患者在扩张宫颈后,用探针进入时感觉宫腔粘连广泛,经上述方法不能分离而改在宫腔镜直视下分离粘连。宫腔粘连患者粘连分离后,同时放置带尾丝的宫内节育器。所有患者术后均应用抗生素3~5d预防感染,并行人工周期治疗2~3个月。放置宫内节育器的患者,如有生育要求,放置3~6个月后取出节育器。2 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半年,周期性下腹痛减轻且逐渐消失,有效率达100%。29例患者经治疗后月经恢复正常,3例患者月经恢复后,仍较以往减少,且欠规则,给予人工周期治疗同时每周期第5天开始口服克罗米酚50mg,1次/d,连续5d,并结合中药调经,治疗后3个月,月经恢复正常。 

  3 讨论

  宫颈、宫腔粘连是人工流产术后的晚期并发症,是子宫内膜的一种损伤性病变,子宫前后壁全部或部分粘连在一起或宫颈管粘连,使月经量减少、闭经,甚至经血可通过输卵管逆流至腹腔,引起盆腔积液或形成附件区包块,出现类似异位妊娠的症状和体征,需要根据人流病史及查血β-HCG值等可鉴别。最后造成继发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等不良后果,故对该病的防治极为重要。

凡是人工流产术后发生闭经或月经过少并伴有周期性下腹痛、肛门坠胀等症状主诉者,应首先考虑本病的可能,检查时下腹有压痛或伴有反跳痛,宫颈举痛,子宫体略大或正常大,B超检查有宫腔积液或盆腔积液;实验室检查血β-HCG为阴性,血色素正常,黄体酮试验无撤药性出血或少许出血,必要时可作宫腔镜检查或输卵管造影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手术创伤和术后感染是造成宫颈宫腔粘连的主要原因[3]。不规范的手术操作吸宫时负压过高,过度搔刮,吸刮时间过长等,均容易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导致肌层组织裸露致宫腔粘连,而宫颈内口是子宫最狭窄的部位,且宫颈管粘膜层较薄,手术操作不规范易致宫颈管粘膜深层受损伤,受损部位发生炎性渗出,修复时宫颈粘连甚至瘢痕化[4];子宫、宫颈、阴道有炎症未治愈即行人工流产、或手术时无菌观念不强、或术后过早性生活均可继发感染,也是导致宫颈宫腔粘连的重要原因;此外,与前一次人工流产间隔时间太短,子宫内膜、宫颈管粘膜尚未完全修复,再次手术又受到损伤,也增加了宫颈宫腔粘连的机会,本组2次及以上的人工流产患者中,末次人流与倒数第2次人流相距时间≤6个月的有19例,比例较高。

参考文献
  1 王梅,孙美红,李群.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150例分析.中华中西医杂志,2003,4(10):1563~1564.

  2 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030.

  3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580.

  4 聂小成.宫颈粘连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四川医学,2006,27(7):745~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