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泵使用时限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关键词】  自控镇痛泵

  自控镇痛泵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来讲,是一种既安全又理想的镇痛方法,但它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有不利的一面。由于芬太尼、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及一些人为因素,也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如尿潴留、嗜睡、静脉炎以及不利于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及恶露的排出、影响术后机体康复及母乳喂养等。故掌握自控镇痛的使用时间非常重要。本文对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泵停用的最佳时机作一探讨。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本院产科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的剖宫产产妇200例,年龄24~30岁(平均26.3岁),孕周37~41周,均为初产妇,无合并症,手术指征均为社会因素。按床号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每例产妇均于剖宫产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及留置导尿。

  1.2  方法 

  每例剖宫产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术毕予静脉留置针连接自控镇痛泵,镇痛药物采用芬太尼和曲马多(或氟哌啶)混合液。选择LCP给药方式,即负荷量(5ml)+持续输注量(2ml/h)+PCA(病人自控镇痛0.5ml/次、锁定时间为15min)。   

  实验组产妇于剖宫产术后24h停用自控镇痛泵,并同时拔除留置导尿管;对照组产妇剖宫产术后按其需求随时停用自控镇痛泵,但使用最长时间不超过72h,并于术后24h常规拔除留置导尿管。

  1.3  护理措施 

  产妇入院时进行常规产前知识宣教及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手术前讲解镇痛泵的使用目的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1];术后固定好镇痛泵及留置针,重点注意观察衔接部位及穿刺点的无菌保护,每日用碘伏消毒穿刺点并更换敷料,并向产妇及家属简单介绍自控镇痛泵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告之自控镇痛泵只能使疼痛缓解到能够忍受的程度,即安静时感觉不痛、活动时可有轻微疼痛感。认真做好早吸吮,鼓励产妇母乳喂养。在镇痛期间应根据病情,鼓励产妇术后尽早开始主动活动或增加活动量,如翻身、床边活动等,以充分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持导尿管的通畅,防止尿管牵拉、扭曲,每日用PVP棉球消毒外阴及尿道口。纪录肛门排气时间,并根据肛门排气时间给予适当的饮食,如流质、半流质、普食等。实验组的护理重点是向产妇及家属讲清术后24h停用自控镇痛泵的目的和意义,术后切口疼痛,一般可于术后24h减轻,产妇完全能够忍受,不会影响睡眠休息及机体的康复。告诉产妇及家属镇痛效果不应单纯追求完全无痛,应以不影响产妇的休息、哺乳和机体康复为目标[1];。静卧不利于恶露的排出及机体的恢复,应多活动,如勤翻身及适当的床上活动,停用镇痛泵后及时鼓励产妇早日下床活动及积极地母乳喂养。停用镇痛泵后如产妇仍有切口疼痛感,可采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听轻音乐、聊天、哺乳等,一般情况下疼痛感都能明显减轻。 2  结果

    两组比较,实验组产妇的副作用、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前,纯母乳喂养率较高。实验组尿潴留1例,无静脉炎,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36h内肛门排气96例,纯母乳喂养82例;对照组尿潴留7例,静脉炎2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36h内肛门排气70例,纯母乳喂养64例。

  3  讨论

    剖宫产术疼痛刺激可严重影响产妇的休息、睡眠和情绪,如出现失眠、焦虑、抑郁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并对机体的泌乳、宫缩和胃肠功能等生理机能产生负面影响[1],不利于术后机体的康复及母乳喂养。自控镇痛泵的给药模式是目前较理想的术后镇痛方法[2],但也有不利的一面,如易出现尿潴留、易发生静脉炎、胃肠功能恢复延缓、肛门排气时间延后、不利于恶露的排出及乳汁的分泌等。
      
  通过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自控镇痛泵临床使用情况的观察,术后24h停用镇痛泵与按产妇需求随时停用镇痛泵这两组产妇的术后情况相比较,前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提前,纯母乳喂养率较高,尿潴留、静脉炎的发生率降低。所以,剖宫产术后24h停用自控镇痛泵更有利于术后产妇机体的康复及母乳喂养,是最佳停用时机。剖宫产术后24h停用镇痛泵,不但能促进乳汁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还由于术后及时停用镇痛泵,产妇活动基本不受影响。勤翻身及早日下床活动能加速胃肠道的蠕动,从而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肛门早排气,减轻腹胀症状,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精神抑郁,对缩短手术恢复期、尽快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有重要作用,特别是肛门排气时间的提前,使产妇尽早恢复正常饮食,有利于营养的补充,增加乳汁的分泌[4],而且及早地下活动可防止术后肠粘连、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术后勤翻身及早日下床活动还能促进产后恶露的排出,防止宫腔积血,有利于子宫复旧,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同时也可防止产褥感染的发生;早日下床活动有利于排尿功能的恢复,防止尿潴留的发生;镇痛泵使用时限的缩短,使芬太尼、曲马多、氟哌啶等镇痛、镇静药物使用剂量明显减少,从而避免了这些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减少或避免了这些药物副作用的发生,如尿潴留、嗜睡等,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缩短,也减少了穿刺点的感染机会,使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总之,临床观察表明,剖宫产术后及时、适时地停用自控镇痛泵,既达到了镇痛目的,又促进了产妇机体康复和母乳喂养,同时也避免或减少了一些副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胡伟青,刘捷,扬水珍.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产妇心理及生理因素的影响.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26~27.

  2 徐红.硬膜外麻醉自控镇痛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44~45.

  3 阮珍连. 自控镇痛泵对术后排尿功能的影响及处理. 广东医学,2003,21(6):593~594.

  4 彭桂芝,黄瑛,尹广桂. 促进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方法研究. 护理进修杂志,2003,18(3):29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