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踝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09
/ 2
作者:黄朝晖 金宏伟 王余明

【关键词】 踝关节外伤性骨折

  踝关节外伤性骨折在临床中较常见,常规X线检查是首选方法,但由于踝部骨骼重叠等原因,X线平片上漏诊的情况时有发生。作者收集2005年8月至2007年4月临床拟诊踝关节骨折、X线检查未发现,以及不能明确骨折片来源的病例44例,进行螺旋CT(SCT)扫描并三维重建,旨在探讨SCT的临床应用价值。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4例,其中男32例,女12例,年龄8~72岁,平均39岁;右踝28例,左踝16例。纳入标准:有明确外伤史,临床拟诊踝关节骨折,X线平片未发现骨折及可疑骨折病例。44例均在外伤后1周内进行X线及CT检查, 其中2例同时进行磁共振(MRI)检查。

  1.2 CT检查

  采用Siemens somatom 螺旋CT机,轴位扫描,扫描层厚2mm ,重建间隔2mm,3维采用表面遮盖法(SSD)和多平面重建(MPR)。

  2 结果
 
  44例中,X线平片可疑骨折28例,未显示骨折线或见有碎骨片但不能明确骨折片来源16例;经SCT检查,明确骨折40例,4例仍不能显示骨折线(2例为横行骨折,1例为儿童骨骺分离,1例为骨骺板附近骨折后经MRI诊断为骨骺板损伤,并经过1个月随访可见骨痂形成)。应用配对四格表资料的检验,χ2=14.06,P<0.05 ,SCT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44例均进行三维 SSD及MPR重建,其中SSD显示骨折线40例,未显示骨折线4例,MPR显示骨折线42例,2例未显示骨折线。 3 讨论

  外伤性骨折通过常规X线检查,一般能明确诊断,但临床中常因关节部位的多骨重叠,观察骨折线与碎骨片移位情况困难而发生漏诊。SCT在骨与关节损伤的诊断中,正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本组44例临床拟诊踝关节骨折而常规X线正侧位片检查不能明确诊断,通过SCT检查发现骨折线。但仍不可否认,X线检查还是目前诊断外伤性骨折的最基本方法,因为常规X线机器普及,费用低,使用简便。进行螺旋CT检查的相应适应证,刘庆伟等[1]认为有以下几点:(1)X线平片可疑或不能确定的关节部位骨折或脱位;(2)X线显示关节部位的复杂骨折或脱位,为临床治疗计划的制定,进一步提供立体图像;(3)X线平片未发现异常,但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者。

SCT可清楚地显示骨折线及碎骨片的来源,特别适用于颌面部、骨盆、脊柱、髋关节及踝关节等解剖关系复杂的部位进行检查。但SCT二维图像,对骨折移位的方向、程度、骨折线累及关节面情况及关节腔内情况缺乏直观,有时仍给诊断带来困难,而三维重建诊断骨折更直观、准确[2]。三维重建图像的质量与扫描层厚、重建间隔密切相关。杨星等[3]认为,扫描层厚一般选择2~3mm、螺距1.0、重建间隔2mm。扫描层厚越薄,重建间隔越窄,三维图像越平滑,图像所占的储存空间会加大;如果扫描层厚>5mm、重建间隔>3mm,图像分辨率会下降,重建图像会出现阶梯状伪影,骨折线显示差。SSD是按表面数学模式进行计算计处理,将超过预定的CT阈值的相邻像素连接而组成图像,该技术空间立体感强,解剖关系清楚,缺点是容积资料丢失过多,细节不够。MPR为容积扫描并经小间隔重建处理,所得到的图像细小结构清楚,对病灶的定位和空间关系的判断有重要意义[4]。本组资料显示,SSD与MPR对骨折线的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作者认为,常规采用冠状位、矢状位和斜冠位MPR重建,经综合分析多个方向的影像表现,可以准确判断骨折碎片的数目及位置、骨折线走向、关节面损伤程度及关节脱位情况;三维SSD重建图像可更直观显示踝关节的立体形态、易于从整体上观察骨折的影像。螺旋CT在踝关节骨折三维SSD重建影像虽然在显示大体形态方面较MPR重建像为佳,但对于细小骨折碎片则显示欠清晰。目前对于踝关节SCT检查的规范不够统一,本组的样本数也不够大,会影响显示结果的比较。对于三维重建的方式与技巧有待进一步的探究。

  总之,踝关节骨折的类型及移位形式复杂,仅凭X线平片很难对骨折的特征进行全面的诊断分析,特别是后踝部分更为困难。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立体、直观地显示骨折的特征,使临床医生可以在三维立体空间对骨折有全面的认识。它可以准确显示内、外踝及后踝的骨折类型及移位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周密、详细的手术方案,为决定手术径路和固定方式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刘庆伟,崔谊,杨玉海,等. 螺旋CT评价骨关节外伤的临床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0):836~838.

  2 宋柏杉,陈天国,赵正旭,等. 三维CT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10):678~678.

  3 杨星,马彪,苏勤,等. 螺旋CT三维重建的方法与技巧.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33(6):49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