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和模式”推动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8
/ 3

  [摘 要]一个国家的崛起发展,既取决于经济和军事等硬实力,更取决于文化、意识形态感召力等软实力,两者共同发展是综合国力全面提升的标志。中国倡导并实践和谐,对内借文化振兴建设“和谐社会”,对外用和平发展来实现“和谐世界”,“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相辅相成,这种“双和模式”,必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从而全面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软实力;提升

  Abstract:The rise of a country depends on its soft power like culture,ideological appeal as well as its hard power like economy and military might. It is the development of both powers that mark the overall escalation of a country’s comprehensive power. China calls for harmony: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within by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a harmonious world without by peaceful developmen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harmonious world” are interrelated,and this dual harmony will give a boost to China’s soft power and raise China’s comprehensive might in turn.

  Key words:harmonious society;harmonious world;soft power;promotion
  
  一个国家的崛起发展,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按照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等体现出来的“软实力”。软实力是一国的内外政治动员能力,即对国内外硬实力的调动和使用能力。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物质力量高速增长的同时,文化吸引力或者说软实力的建设却没有跟上。物质力量与文化力量不平衡,或者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出现差距,是当前中国内政外交问题的一个症结。软实力差距已成为中国发展过程中最明显的弱点,尤其是在美国“软实力”的巨大优势面前,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已成为当务之急。中国政府近几年来清楚地认识到这个国家发展急需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并提出了对内构建和谐社会、对外创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
  
  一、对内借文化振兴实现和谐社会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就业、医疗、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治安等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解决国内社会的不和谐问题,事关提高政府政治动员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国际政治动员能力的基础。因此,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和谐社会需要借文化振兴来实现,因为没有文明与道德,社会就很难和谐。“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的瑰宝。儒学的核心观念是“仁”与“和”,其中“仁”是人际关系的价值核心,“和”是社会和政治的价值核心。在中国产生的道教,宣扬“不争”、“无为”,主张和谐,顺其自然。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儒学、道教和谐相处,共同发展。佛家讲“慈悲”,儒家讲“仁爱”,道家讲“不争”,三者合而为一,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1]。历史上的中国,虽然历经磨难,但和谐的理念一直植根于中国文化的深处,造就了中华民族精神,锻铸了中国人的品格,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实际上就是构建中国软实力的文化根基,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倡导和谐世界的思想渊源。文化复兴是实现强国梦的必备条件,没有强大的文化力量,就没有强大的综合国力。历史证明,古罗马帝国、英国和美国等强国,无一不在具有稳固的物质力量的同时,拥有强大的、渗透性的文化力量。2005年4月22日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的有关讲话中认为,经济壮大之后的中国内地,应将其不断壮大的国力投入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而非军事力量来展现其快速成长”和大国风范,以此赢得全世界真正的尊重和信任。这里所说的文化复兴其实指的就是软实力,这样的文化力量将是中国真正成为大国的最重要的因素。


  
  二、对外用和平发展来实现和谐世界
  
  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讲话,提出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主张,引起国内外的重视和响应。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构建和谐世界最理想的途径在于求同存异,即尊重各国国情和选择,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以平等、协商、互利与合作的态度处理各国相互之间的一切问题,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共图发展。为了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构建一个各民族平等共存、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和谐世界,我们应坚持以下4个原则:政治上要民主平等;经济上要加强合作;文化上要开放包容;安全上要合作互信。中国主张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提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争取和平的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中国是建设和谐世界的倡导者,也是坚定的实践者,是推动当前失序动荡的世界走向和平繁荣的现实力量。一个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和谐中国,本身就是对世界矛盾紧张局势的制衡,将推动世界秩序向更为健康、合理的方向发展,不断为建设和谐世界做出新的贡献。
  温家宝总理指出:“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核心又是以和为贵,就是和的文化,当然我们还要和而不同,这种不同是相互补充,是相互借鉴,而不是冲突的来源。”“和而不同”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政治智慧的珍贵结晶之一,将它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是一个创造,极具现实意义。“和而不同”世界观的精髓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优秀成分,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同,并被运用于国际关系的处理之中,“和而不同”的世界观是中国和平发展国际战略新理念的核心。在构建和强化我国软实力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将发挥独特作用。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了独特的中华文明,它的特殊性就在于:从根本上说,既不靠军事征服(威逼、强制力),也不靠经济收买(利诱,收买力),而是以“修文德”、“宣德以外”、“怀柔”、“抚和”和“顺俗施化”的办法,或者说以道德吸引力(“文”,“化”,同化),去吸引别国,正所谓“以文教化”、“文化天下”。  

  从长远看,和谐世界是人类长期奋斗的目标,人类应该建成一个国家之间和谐共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的世界,这个世界是民主、和睦、公正、包容的世界,其内涵将随着中国以及世界人民的共同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历史的发展取决于诸多合力的共同作用,建设和谐世界,可以构成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中国愿意与世界共享追求和谐的治国理念,贡献本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呼吁国际社会采取理性的共同行动,力求遏制国际上消极现象的滋长,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旗帜,不仅要独善其身,还要兼善天下[2]。
  
  三、双和模式推动中国软实力的提升
  
  自从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著书系统地提出“软实力”理论之后,这个概念已被世界各国接受。它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绝不仅仅由经济和军事实力决定,更大程度上取决于软实力,即这个国家的文化、道德、形象和感召力等。软实力很重要,但它绝不是要生硬地去宣传本国的政治理念,而是要善用本国有吸引力的文化,去影响感化别人,以树立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其实,政治只是一时的,只有文化才是永远的。对于中国的和平发展而言,如何在保证中国硬实力不断增强的前提下,挖掘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中所蕴涵的普遍经验、文化智慧,进而提升中国的软实力,以增强中国的综合竞争能力,是当前值得关注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后,又向全世界呼吁构建“和谐世界”的远景,这是中国“和谐”理念从国内政治向国际政治的延伸,表达了中国政府对当今世界的深刻理解和战略决策,显示了中国政府富于开阔视野和建设意义的世界发展观。构建和谐世界,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以往国际关系实践的历史教训,吸取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思想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本质要求和国际社会的普遍愿望,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誉和广泛认同。从实行改革开放到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不断完善对世界、自身以及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认识,显示出中国正在并将继续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
  “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如果没有“和谐世界”,就无法构建“和谐中国”;如果没有“和谐中国”,也不可能有“和谐世界”。“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反映的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从更高的层次看,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提出代表了中国政府在21世纪全球化国际形势下,寻求中国发展大战略的尝试。


  中国倡导并实践和谐,对内加快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解决自身可持续发展问题;对外坚定地做对世界负责任的大国,积极与外部世界加强交流合作,加大对地区与国际事务的建设性参与力度,以事实让世界加深对中国的理解,进一步赢得国际的认同和信任。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必将极大地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在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争取人类的公平与正义、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进程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和谐世界的构建必将做出重大的贡献,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就是中国政府希望既保持国内社会稳定、繁荣和团结,又能为外交提供意识形态支撑的新发展理念,我们称之为中国发展的“双和模式”[3]。对内通过文化复兴来实现和谐社会,对外用和平发展来实践和谐世界,几乎能够概括当前的中国大战略,现在成了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只要我国将国内建立和谐社会与国际上建立和谐世界的政策统一、协调起来,并且扎实有效地执行,迅速提高我国的软实力是完全做得到的。
  
  [参考文献]
  [1]胡国赞.从和谐社会到和谐世界的重大理论是中国内政与外交实践的完美结合[N/OL].[2006-12-0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2/01/content_5419277.htm.
  [2]张 妍.既善其身 兼善天下——从构建和谐社会到倡导共建和谐世界[J].外交评论,2006(4):37-41.
  [3]张 锋.“双和模式”重铸中国软实力[N].参考消息,2006-04-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