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音乐理论教学的新思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06
/ 2

  内容摘要:目前,全国各大专院校音乐系为开展“电脑音乐制作”这一新课程,相继购置了电脑音乐制作系统,这为“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和现代化教学设施应用于传统音乐理论教学提供了基础。这不仅能真正实现传统音乐理论与音响的完美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不断实现新的跨越。

  关 键 词:音乐理论教学 新思路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
  
  音乐理论是为了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和从事音乐一二度创作打基础的理论学科。在过去几十年的教学过程中,黑板和钢琴一直是传统音乐理论课的主要教学辅助工具,它的弊端是:教材中有的谱例由于教师钢琴演奏技术水平的限制,无法弹奏;有的谱例即便能勉强弹奏,音响也是瞬间即逝,不利于学生深刻把握;甚至有的钢琴音响不能真正为理论服务。这种问题的存在实在很难让学生对音乐有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学生的作业更是局限在谱面上。可见,在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音乐理论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
  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及制作技术,应用于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中,能真正解决“纸上谈兵”这一音乐理论学习过程中最令人头痛的事情,能做到看谱、听音响、创作、训练、学习等有机的结合。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出现与发展是音乐艺术与声音处理技术的一次革命,它改变了传统的音乐创作、演奏和制作方式。同时,随着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发展,也将对传统的音乐教育方式产生重大影响,从而引发音乐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符合“教育创新”的精神和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
  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小则可以仅仅是一台电脑,大则可以是百万元以上的众多设备的组合。MIDI(迷迪)制作与数字音频是电脑音乐制作的两项主要技术。另外,乐谱制作与排版也是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MIDI的意思就是数字化乐器界面,在不同的音乐软件和硬件之间可以对话。它的作用是:通过作曲软件(硬件或软件的音序器)和音源(硬件或者软音源)连接,可以调用音源里各种乐器音色,来进行音乐创作。比较经典的软件有Cakewalk、Cubase SX、Musicator Win3.0;自动作曲软件有Band in a Box、TT作曲家等;舞曲软件有Fruityloops等。数字音频是一种数字化的声音,以频谱或波形的方式显示在电脑屏幕上,从而进行非线性的编辑和制作。比较经典的软件有Samplitude、Cool Edit Pro、Sound Forge、Nuendo等。乐谱制作与排版软件是专为打印乐谱而设计的,除具有MIDI录放功能和简易的MIDI编辑功能外,强大的图形功能使其具有最突出的特点,能胜任任何复杂乐谱的制作。比较经典的软件有Overture 3.0.2、Finale 2003、Sibelius 3.0、Encore 4.5、TT作曲家等。上述制作技术及相关软件都可广泛应用在传统的音乐理论教学中。
  
  一、在《和声学》教学中
  
  可供《和声学》教学使用的软件很多,例如Encore4.5、Musicator Win3.0、Tonica、Cakewalk等。
  Encore4.5是一款著名的乐谱制作软件,可在《和声学》教学中将和声谱例与实际音响同步展现,并可迅速重新演示。对某种具体的和弦连接,教师可在讲授其基本写作规律的同时,通过MIDI键盘弹奏出它的各种表现形态和不同和声因素的变化。学生在听到和声音响时,也看到了它们的乐谱显示,并可根据自己的听觉与视觉感知做出自己的音响审美判断,这种方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Musicator Win3.0的乐谱编辑功能是非常出色的,在对学生的和声书面作业进行分析讲评以及在课堂上进行习作示范时,利用该功能进行个别小节的对比性修改,常能取得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Tonica是学习四部和声的专业教学软件,可按照四部和声的S、A、T、B输入音符。完成和声作业后,它可以用MIDI设备播放,听到实际音响。另外它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指出作业中的平行五、八度,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在其他软件中完成的和声作业也可用MIDI文件的格式导入Tonica。采用Tonica帮助进行和声技术性修改,无疑是一种较为可行的和声教学方法。
  用Cakewalk在课上可以做和声分析,还可利用Internet上丰富的MIDI文件资源,一边观察乐谱一边感受音响。为读谱方便,还可采用MIDI Format 0格式,对多轨显示的乐谱重新保存为单轨显示方式,这对管弦乐曲的分析特别有用,可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另外对《和声学》中典型的和声进行,可利用Cakewalk进行针对性编曲示范,以乐队的音响呈现在学生面前。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进行《和声学》讲授,不仅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判断的自信心,更使和声课变得生机勃勃。
  
  二、在《配器法》教学中
  


  《配器法》研究的是多声部管弦乐的音乐作品的写法,特别是研究乐队音响及音色组合的作曲理论的课程。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及其制作技术运用在《配器法》教学上更是得天独厚。电脑音乐制作系统中有几百种乐器音色可供使用,不仅能准确再现谱例音响,而且在学习木管组及铜管组乐器的配器时,还能结合各种乐器的不同的旋律、不同的和弦排列以及不同的和声配置。电脑音乐制作系统也能发出具体、真实的乐器音响,利于学生对配器效果进行分析和把握。当介绍弓弦乐器的弓法技巧时,利用Cakewalk的音符编辑功能,将同一段音乐采用增加或缩短音符的节奏值、增加或减少音符的击键力度、改变音符起音或释音的时间值以及分离音符另建新轨等方法,可做出连弓、分弓、跳弓、顿弓等弓法效果。还可通过对软件中声像、表情、合唱、混响等控制器的调整,使乐器声音达到真实乐队的音响效果。通过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直观讲解,学生对所学内容就会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无疑给《配器法》教学带来新的面貌与生机。
  另外自动伴奏软件Band in a Box中自带了很多风格各异的流行音乐示范MIDI文件和自动伴奏文件,如爵士、摇滚、拉丁、乡村、芝加哥蓝调、世界各地民族风格、布鲁斯等等。通过了解这些风格各异的配器手法和配器特点,不仅能让学生学到流行音乐的配器手法,授课教师也能从中受益。 TT作曲家是一款使用性很强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编曲音乐软件,其中自带了100种伴奏风格,如流行、军乐、古典、民歌、颂歌、少数民族、儿童、艺术歌曲等,这对于我们了解中国特色的配器手法和特点也定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三、在《复调》与《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中
  
  教师可以在课前就制作好谱例,可以使用Cakewalk或Cubase SX等作曲软件在音乐制作系统中随时播放。《复调》教学中可以通过音色的变换,用同一谱例,制作出任何一种复调音响效果,可以是独奏与乐队之间的,可以是乐器组与乐队之间的,也可以是乐器组与乐器组之间的。学生通过这种多途径、多形式的谱例讲解,可以在短时间内,接触到尽可能多的谱例,并对谱例有一个透彻的了解,从而能较全面地理解复调音乐的魅力。
  在《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拆分、展示谱例中任何一处需要讲解的地方。音乐的进行可以从任意小节开始,在任意节拍停止。通过静音的方式,学生可以听到乐队中一件乐器如何独奏,从电脑记录中看到独奏的所有次数设置,从而淋漓尽致地分析每一首谱例。
  
  四、在《作曲》教学中
  
  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为作曲课提供了广泛的支持。它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写谱的问题。运用电脑作曲软件和MIDI键盘可以使写谱的工作变得轻松自如,不仅速度快,而且规范,能够完成复杂的乐谱写作;二是扩展了使用作曲教学的可能性。在以欧洲传统作曲法与现代作曲法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同时,通过对电脑音乐制作技术的学习和MIDI文件的互联网交换方式,可以学习到非洲、拉丁美洲等以往很少接触到的世界音乐风格及大量的作曲信息。
  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及制作技术应用于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中不仅能充分利用教学设备资源,而且能以其特有的直观性和交互性为学习者提供全新的音乐学习方式,在音乐教育中已经展现出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及制作技术更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使抽象的音乐理论教学变得真实、生动,极大地开阔了学习者的音乐视野、活跃了学习者的音乐思维、激发起学习者的积极性,较大幅度提高了音乐学习的效率。电脑音乐制作系统及制作技术在传统音乐理论教学中的推广应用,必将使传统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在观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都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同时也为学习者主动、创造地进行音乐学习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这对于深化高等院校音乐系(科)的教学改革,实现音乐教育的现代化,提高我国音乐教育的质量与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安平《“电脑音乐制作”专业建设之研究》
  [2]王小龙《利用MIDI技术优势,全方位改进和声教学》
  [3]王瑞年《MIDI和多媒体系统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4]黄志鹏《电脑音乐技术在师范音乐教育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5]牟新等主编《电脑音乐制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6]中音网(www.centrmus.com)
  [7]洪啸音乐教育网(www.honxiao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