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育公平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2
/ 5
摘 要: 教育公平,是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维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推进教育的公平,是缩小不同群体之间人力资本存量差距的根本途径。作者从不同的社会形态探讨了教育公平推进的历程状态,从人本向度和人力资本存量向度阐述了教育公平的人文本体基本价值趋向。同时,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公平实然与应然的背离,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教育政策取向,以制度创新建构有力政策联系与和谐文明校园环境等措施,积极全面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关键词:教育公平;高等职业教育;价值趋向;社会公平

  在21世纪,经济、社会与教育的联系更加密切。经济、社会的差距日益演变为知识和人才的差距,演变为教育的差距,按照人力资本理论的说法就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差距。因此,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缩小二元结构之差距,填补贫富之悬殊,保障社会之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之公平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公平的推进将起着巨大作用。
  
  一、教育公平的价值趋向
  
  教育是极其伟大的事业。它对社会的贡献不单体现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不单体现在对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上。它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作用,即促进社会公平,维系社会稳定。教育能够为社会各阶层的劳动者增加人力资本存量,提供相对较为公平的就业平台;能够为出身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家庭的子女提供进入职业金字塔顶层的机会。并且还有助于促进社会各阶层的流动,使得整个社会的职业系统有足够的平衡性和动力保持良性运转,继而维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教育公平的价值远远大于教育价值本身。
  (一)教育公平推进的历程状态
  除了原始社会之外,教育公平乃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教育探索的话题,也是人们永远追求的一个美好的价值目标。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自然环境又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原始人结成集体,靠着共同劳动的群体力量,猎取或采集最低限度的食物以养活自己。正是这种相互协作、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需要,教育也就应运而生。人们靠着口耳相传的教育方式,年长的一代将人类积累的生活经验和劳动经验传授给新一代。使教育成为原始人争取生存斗争的一种重要手段。[1]
  人类初始的这种教育活动不具有阶级性,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有教育的平等权利,并且拥有平等的教育内容和用平等的精神去教育新一代。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产品的富余,部落首次对富余产品具有支配权并逐步据为己有时,私有制度形成,社会逐步分化为统治与被统治两大对立阶级。从此教育也就有了阶级的烙印,原始公社的那种教育公平荡然无存。在自夏朝、经商、西周大约有1 500-2 000年的奴隶社会中,教育完全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学术官守”或“学在官府”,文化教育乃是极少数奴隶主和贵族的奢侈品,与大多数的奴隶是无缘的。随着社会变革,政治、经济的下移,文化教育方才渐渐开始下移,走入民间,“私学”广泛兴起。当时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不论贫富,贵贱,宗教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可以说在春秋时期第一次出现了所谓教育公平的萌动。但从严格意义来上说,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也不是现实的公平,凡是不符合他的主张,不愿尊奉他的“道”的人是不能入学的。“小人”、“女子”、“下愚”、“道不同”者都是被斥之于教育门外的。他还发表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言论,这与他的“有教无类”的主张是相悖的。可见,孔子倡导的教育公平是受时代局限的。
  秦汉以后,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支配阶级对庶民几乎是不施教的。即使施教也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德”说教。由于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是闭锁的自然农业经济,是生产技术很幼稚的农业经济,生产技术可由经验以学会,庶民即是“目不识丁”,也能充分地从事生产劳动,同时封建制度又是讲究礼仪制度,“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可以说对庶民的教育差不多就以“道德”教育占它教育的全部内容,使“人人安分守已”不能“犯上作乱”,剥削者处处以维持和巩固自身利益为出发点,所创的法制,所定的道德,所主张的哲学莫不以拥护剥削者为目的,教育与劳动是分家的,教育权是跟着所有权行走的。而且在此期间男女之间接受的是“差别”教育,“女子”基本与教育“绝缘”。因此,若从“文化下移”、“私学”兴起的角度看,受教育面虽有扩大,但在教育内容上还是存在着极大不公平。
  综上所述,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的教育为贵族的教育,庶民百姓没有享受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近代虽有所谓机会均等、教育普及等口号提出[2],但其实质还是由许多极不合理的标准所支配,其结果仍然没有摆脱以所有特权为根基所处处表现出教育特权的影子,仍然存在着教育不公平。
  (二)以“人”为向度的教育公平价值趋向
  美国社会学家罗尔斯在其著作《正义论》中谈“公平”时认为,“在社会和经济不平衡状态下要尽力作出和谐安排,既符合地位最不利人的最大利益,又要提供公平机会发展的均等条件,同时尽量平等地分配社会所产生的利益和负担,坚持各种职务和地位平等地向所有人开放。”教育是社会公共产品。教育也应全面开放为所有公民提供社会经济上发展的条件。使所有的人都能享受到教育给人所带来的一切益处。


  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这一概念,是在我国“十五”计划中有关教育指导思想方面第一次提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作为和谐社会的六个重要特征之一,指出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是人发展的起点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公平。对于教育公平,现代教育公平理论家瑞典学者托尔斯顿•胡森指出,教育公平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第一,教育机会的公平,社会所有的个体不分性别、种族、民族,也不分家庭贫富、地位高低都有平等的机会进入教育系统的各个特定学习阶段接受教育的机会;第二教育过程的公平,因材施教,是使具有不同潜能的学生都能接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教育,同时提供公平配置的教育资源,要能进行个性差异化的无差别教育,使所有的学生接受同样的教育,使不同的学生接受适合于他们的不同的教育;第三教育结果的公平,是指所有的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人尽其才,使每个学生都应该达到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平,具有他们应该能够具有的才华,获得他们应该获得的回报,使他们在他们各自的基础上走向人生的成功。
  上述教育公平的定义所体现出的价值是“依据着一种对每一个体发展权利的至高尊重原则”的人文价值本体。[3,4]促使个体社会化是教育的本质。每一个人都有生存发展的理由和权利。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教育,就是为有不同个性,不同兴趣的人们提供服务的,就是将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社会经验,按社会要求经过有目的选择,传授给个体、开发个体的个性,发展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掌握社会经验,促使他们心理发展来实现这种社会的“遗传”,使他们和整个社会融为一体,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发展。
  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而人的和谐又是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普遍的权利和总体概念。实现全体人的普遍发展就先要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然而个体的全面发展只有依靠教育公平的教育来实现。
  (三)以“人力资本存量”为向度的教育公平价值趋向
  不言而喻,随着时代的推进,教育的经济价值凸现。据统计,教育收益率1988年为3.8%,1995年为4.5%,2000年为11%,日趋升高。“空间、能源和耕地并不能决定人类的前途。人类的前途将由人类的才智的进化来决定”。教育是进化人类才智根本手段,人类贫富的差距实质上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差距。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存量高的人收入较高,人力资本存量较低的人收入较低。而人力资本存量的高低,据一般规律反映则与受良好教育程度高低有很大的关系。[5]要消除人力资本存量的差距,要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地位,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公民的就业机会与流动机会,要靠教育公平的推进来为其创造平等的起点,平等的过程和平等的结果。否则二元社会结构的差距,贫困与富余阶层之间、乡村与城市之间利益上的“马太效应”、“不平等机会代际传递”仍将继续存在,经济弱的家庭的孩子永远摆脱不了承袭父辈弱势地位环境困扰。要依靠教育的力量,将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优势,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依靠教育公平的推进,消除城乡、区域、阶层矛盾的隐患,协调利益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推进教育公平是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根本价值趋向,是维护弱势群体学习发展权利、创造条件使低收入者和贫困者享受均等的教育机会的根本措施,是增加其人力资本存量的治“穷”之道,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不二法门。
  
  二、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公平进程中实然与应然的背离
  
  “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提升人力资本存量的教育公平,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趋向,也成为世界许多各国办教育的出发点。正因为如此,我国十分重视教育公平对实现社会公平推进的巨大作用。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诸如“坚持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坚持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坚持用规范管理维护教育公平。”[6]目前,我国已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满足了广大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与要求。为丰富和增强民众对高等教育的多样性选择与社会的适应性,又使高等教育的另一类型职业教育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的繁荣景象,撑起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高等教育的一条主渠道。然而,在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教育公平的实然与应然的背离,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对高等职业教育认识观念上的不公平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促进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转移富余劳动力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不存在“主次流”教育之分野的问题。但受传统封建文化观念的影响,鄙薄技艺,轻视工匠的思想根深蒂固。对高等职业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在人才观上,是等级取向而不是分工取向;在教育观上,是把受教育和读书等同起来,“读书”成了上学的代名词;在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限定在高技能的专科层次上。既然高职教育是一种类型的教育,它必然有这一类型的层次问题,为何高职教育的发展只能是在专科层次上发展,不可以在本科层次或研究生层次发展,这隐形的存在一个观念不平等的问题。无论人们目前怎样看待高职教育,主管教育的管理部门的政策导向不应该有薄此厚彼,不应该存在某些制度上的“歧视”,例如在高考招生问题上,表现特别明显,要求考生填报志愿时,普通本科首选,专科次之,高职再次之,录取时规定高职院校最后批次招生;再如在用人制度上仍然存在重身份轻贡献,重学历轻能力的误区。其实,有关研究和人力市场的反馈已经证明,高职生与本科生在劳力市场上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层次上,而不是类型上的差异。


  (二)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不公平
  据相关资料反映,我国高等教育的基尼系数,1970年是0.5985;1996年是0.4226;2000年是0.383;美国是0.161;日本是0.236;韩国是0.2175。从纵向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越来越趋于公平,但从2000年的基尼系数与美、日、韩横向比较,存在很大的不公平,仍高于以上三个国家。
  有研究说明,隶属省部级高职院校生均教育经费是与同一隶属关系的本科院校生均教育经费的1/2,市属高职院校的生均教育经费的拨款标准更低。高职学生在享受高等教育公共资源分配上不公平对待的另一个因素是国家助学贷款。处于东部地区的高校困难学生占在校生的比例是16%,获得贷款学生占申请贷款学生比率是63%;在中部,困难学生比例是22%,其获贷款比率是30%;西部的高校中困难学生是26%,获贷款的比率是37%。在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发放不平衡,一般是教育部部属院校比非部属院校获贷款率高;重点院校比非重点院校获贷款率高;普通本科院校比高职院校获贷款率高。
  还有研究资料表明,公共教育经费在不同阶层上享用也是不均衡的,见表1。
    1427119734.jpg
  从表1中可以看出城镇居民和社会收入较高阶层享受公共高等教育经费的人口比例远远高于乡村。
  高等教育资源在区域配置上存在不公平。投入西部的教育资源远远低于东部[7-9],见表2。
   1427124828.jpg(三)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过程的不公平
  在高等教育中,63%是高等职业教育。相比较,高职教育的入学率比较高,教育机会增加了。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没有享受到高质量教育的熏陶,形成了入学机会与教育质量的“剪刀差”。不完善的方法和结构、教师人数不足和实践培训欠缺、设施落后的工作条件、教科书和教学器材的匮乏、对学习的系列评价的缺乏或低效的管理等,所有这一切都是教育质量不高的决定因素,足以显现出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具体表现在:一是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上的不公平,能力素质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未能落到实处,没有充分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高技能、高水平、高专业理论基础的教学。纯粹成为一种上岗之前的职业技术“训练”。在强调动手能力培养过程中走向了弱化专业理论学习的极端,使学生在教育内容上获得了不公平;二是在教育资源享受上的不公平,某些高职院校教师水平不高,教学质量低下,学生享受不到名师、高水平、高能力教师的专业指导。同样,一些高职院校的实验实训设备场地简陋,达不到高职教育应有的专业技能训练目的要求,形成了明显的“差别”教育。目前高职教育严格来说既没有使学生获得高技能的培养,也没有使学生获得专业理论严格训练与掌握。是“专”非“专”,是企业看学校还是学校,是学校看学校不象企业;加之当前国家财政拨款采用“优胜劣汰,效率优先”原则,越是好学校国家投入越多,结果形成恶性循环,越是差的院校越糟糕,颠倒了正确的财政原则,人为地造成了“差别”学校;三是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大部分职业院校教学方法仍然停留在“三中心”传统上面,使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未能享受到先进教学手段所带来的思维方式的变化、行为的超前改变和科学知识信息量的扩充;四是高职学生接受职业教育之后的回报不公平。由于从他们入学机会到教育过程的差别教育的不公平,必然导致高职生在劳力市场处于竞争弱势状态,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很难光顾,大部分都是在技术含量低、重复机械劳动的岗位就业。即是就业,他们的社会、政治地位、工资待遇得不到认可和应有的回报,使他们的“付出”与“得到”之间显现极大的不平衡。
  
  三、高等职业教育公平推进的必然选择
  
  公平,从概念上说,是作为一种价值范畴,反映了人们从某种特定的标准出发,在主观上对“应得”与“实得”是否相符的一种评价及其体验。教育机会均等的扩大或缩小仅只提供了发展条件,并不必然地伴随着教育公平程度的增加或减少。教育机会之均等与教育公平是两个相互交织但又彼此不同的教育价值原则和教育政策目标,它们的应用与实践也自然地需要不同的政策安排。因此,教育公平的实现实质是一个由相对公平到绝对公平的渐进过程。高等职业教育在大力发展过程中何以能实现这一转变过程是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公平的推进
  推进教育公平,是转型期和政府执政的新理念,是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教育功能充分实现的回归。对此,我们必须正确把握认识和科学指导。一是要正确把握推进教育公平的核心内容。教育公平充分体现出所有公民享有受教育机会均等的权利,平等的教育过程和得到平等的教育结果。逐渐缩小地区、城乡、校际之间以及不同阶层之间的差距,实现人的整体与社会全面的均衡;二是要辩证地、历史地认识教育公平。公平是相对的,任何国家和地区,任何历史阶段教育不公平问题的终极解决是不可能的,那是因为不平等是人类社会本然的存在方式,犹如人类不可能占有智慧而其本性却决定了人类对智慧永恒不息的追求一样。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过程目标,具有长期性。同时,教育公平也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育公平的内涵与重点有所不同。三是要以发展来推进教育公平。为不断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充分享受教育资源,根本上还是要优先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学习改变命运,教育创新生活。”用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的话说“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用大力发展和改革高职教育的办法来解决教育公平进程中的不公平问题,努力满足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四是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

规律。教育是“树人”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具有周期性、滞后性的自身规律。加快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必须遵循其规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要求与整体要求、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结合起来。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一切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五是解决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不公平问题,要区别情况,既考虑解决问题的必要性又要考虑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既要整体推进又要突出重点,既要考虑教育的适应性又考虑教育的滞后性,既要全面协调又要区别对待。[10]
  (二)调整教育政策取向,建构更加有力的政策联系,以制度创新推进教育公平
  教育行政权力对教育分层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形成教育制度分层,重点与非重点院校的分野,以及办学单位、主管单位的行政级别的高低等。学校一旦将此内化为自己的文化,认定非要向重点靠,向更高级别发展,必然会出现种种表现的急功近利,使政府、学校和学生及其家长构成三种主要的利益团体,在互动过程中形成了公平逻辑序列以及他们对教育公平具有各自不同的理念,使得艰苦行业的学校或专业逐渐趋向边缘化。因此,推进教育公平,需要教育政策的正确导向和有力保障,只有制定公平的教育政策,设计公平的教育制度,才会有公平的教育。同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诸如对教育公共财政的投入,对不同阶层学生的国家助学贷款,建立“纳什均衡”制度使其政府和民众都有一个科学的理性选择,不能将眼光放在重点院校或重点专业上,以保障教育的公平。二是要对弱势群体制定和建立相应的倾斜政策和保障机制。对弱势群体提供额外资源,在兼顾“效率”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平,使不同的社会群体,都能取得相似结果或减少群体之间的成就差异,使政策能达到“雪中送碳”的效果,使弱势群体在所提供的利益机会中获益,最大程度地体现教育的底线公平,以维护教育的公平。三要研究并建立教育政策运行公平机制。规范高职教育教学过程,完善职教法律法规体系,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企事业单位,担当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的责任与义务。并同时给企事业单位倾斜政策和税收优惠,使工学结合、产学结合、校企业结合不流于形式而落到实处,以高质量的教育过程保障学生享受高职教育过程的公平。四要严格规范职业资格鉴定和从业资格考试制度以及劳动准入制度,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一种相对畅通的社会流动就业渠道以及较多的流动机会,提高与保障高职院校学生接受高职教育结果的公平。五要彻底转变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高等教育都是不同类型的教育,不能厚此薄彼,大众接受高等教育应该是多层次、多规格的,所受的评价应该是多样性的,这是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不能用市场的方式去操作,更不能成为资本逐利的工具,不能人为制造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在招生问题上,应取消招生批次的规定,实施更加开放、透明、公正的政策,为更多的学生提供选择职业院校的入学机会,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谋生与发展的手段,以保障教育起点上的公平。
  (三)建构和谐文明的人文校园环境,全面推进教育公平
  “芝兰之室,久而自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建构一个和谐文明的有个性有差异有自尊不歧视的公平的自由的人文校园环境,对教育“树人”的基本功能实现将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在校园硬件建设上树立“以人为本”的校园建设理念,合理配置校园资源,严格治理校园内的各种不健康现象,杜绝一切不正之风对校园的侵蚀与影响,使校园成为一个“不教自教”的科学与人文的学习生活环境,使不同专业、不同阶层的学生广泛享受校园文明的熏陶。以让每个受教育者公平的享用其中,自得其化,自得其长。在软件建设上根据人的“差异性”原则,对所有的学生切实做到教育与评价客观公正、公开、公平,不能将所有学生都取得相同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公平是否实现的唯一充分指标,真正关心每个学生何种程度的不公平是可以接受的问题,明确教育对象最基本的要求和后续发展的需要,精心制定多样性的教育教学计划,编制多样性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内容,充分享受到教育过程的平等。同时完善和平衡多样性教学下的教育资源的资助计划和扶助体系,使他们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和障碍都能得到无损人自尊的合理解决。真正达到在一个充满和谐文明的育人环境中,实现教育机会、过程、结果的全面的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周德昌,陈汉才,王建军.中国教育史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中国教育大系编篡出版委员会.中国教育大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3] 藾莉洪.教育公平:政府何以为能[J].太原大学学报,2008(1):98-100.
  [4] 詹先明.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教育公平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8(2):22-24.
  [5] 闵维方,丁小结,李文利.探索教育变革:

经济和管理政策的视角[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6] 周济.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切实促进教育公平[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6-7.
  [7]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区域教育发展研究报告[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李同明.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80.
  [10] 王斌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推进教育公平[J].理论经纬,200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