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道,生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7
/ 2
 内容摘要:本文作者通过亲历的学习过程和教学经历,对研究中国传统工艺史论的目的和应该具有怎样的视界进行分析。认为学习工艺史论的目的就是要了解生活方式,了解造物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做到古为今用。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历史器物、历史经验的可超越性,认识到重要的是找出规律,找出与今日一以贯之、一脉相承,适宜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样建立在与生活相联系的基础上的中国传统工艺研究才具有真正的现实意义和文化意义。
  关键词:传统工艺史论 目的 视界 生活方式 联系 现实意义
  
  在对中国传统工艺——漆艺有了一定时间的关注和实践之后,笔者认识到,工艺史不仅仅是造物的种类的排布,工艺和材料的罗列,更不仅仅是对风格、流派的表象了解。其实每一种设计现象背后都有非常深厚和广博的社会背景、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和特定语境。转过头来审视自己认识和了解的传统工艺史论,如果用冰山来形容的话,连冰山一角都称不上,充其量算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几块浮冰。掩藏在水面之下,还有巨大的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研究领域,甚至什么是传统工艺的传承线索,中国母体文化在手工业时代是如何体现的,又是如何连绵不绝地传延下去?通过对传统工艺的研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母体文化符号及其表达方式。这给了笔者一个启示,无论是传统工艺还是现代设计,都如同生命的蝉蜕,每一级变化都是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的象征,所谓“没有不存在于特定生活方式中的设计,也没有不是由特定的设计和产品构成的生活方式”。中国古代文人曾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不管古人们对于“道”的理解有多么玄妙和具有思辨意味,笔者以为,此中的“道”和“器”最终的指向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设计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关乎人与社会、与自然、与生存环境等休戚相关的大事。甚至有这样一种说法:“二十一世纪,设计就是生产力!”那么,研究中国本土的设计、来源、历史、发展、未来趋势等都是极具价值且迫在眉睫的。中国传统工艺器具中所体现出的天人合一、人文关怀、绿色环保、一物多用、简约等设计理念与现代设计则是可以产生共鸣的,研究传统工艺的价值亦在于能从中找寻一些对现代设计的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上述问题关乎将来设计师的素质和责任。如果他们还是逆反地、被动地接收一些不清晰的知识片断,听着味同嚼蜡的课程,无疑是在浪费着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作为教师本能的责任感促使笔者对传统工艺史论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
  几年来,笔者在教授设计史论的教学实践当中,总结了这样两个方面:一是关于学习传统工艺史论的本质和目的问题;二是研究这门学科应具有的视界问题,这个视界也可作为眼界和角度来理解。其实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传统工艺史论的历史结构中必然存在两种因子:一是具体的设计现象和物品,一是存在方式和文化意义。在研究和学习的时候必然是通过对具体物和设计现象的分析解释去发掘他们所具有的意义。王家树先生对工艺美术的概括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地域‘生活美’物化形态。工艺美术是建立‘生活美’的基本手段。工艺美术对‘生活美’的作用在于建立衣食住行用等社会生活方式的美的可视形式。”王先生的概括无疑是非常精炼的,无论工艺史承载了什么意义,或者改成什么称谓,学习工艺史论的目的就是要了解生活,了解造物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设计为生活这个本质是亘古不变的。所以建立在与生活联系的传统工艺研究才具有真正的文化意义。
  由此笔者想到这样两个例子。一是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从前课程讲到这个环节时,笔者会先给学生介绍历史背景、阶级关系,再渲染一下奴隶主统治阶级有多么暴戾和威严,之后分析一下青铜礼器的造型、纹饰特点、艺术特征,最后鉴赏诸如司母戊大方鼎等实物资料增强一下感性认识。但现在笔者会减少不必要的背景分析(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注重介绍其造型和纹饰的艺术特征,功能效用与人文、生活状态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青铜礼器在艺术上具有如此强大的震慑力和生命力?至少让学生知道,在当时的生存状态下,青铜礼器无论在造型上还是纹饰上都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对天的探索和对生命的敬畏。试想,在成人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接近半数的儿童来不及长大便夭折,以及那么多自然现象得不到科学解释的状况下,奴隶工匠们在制作用来和祖先和天地对话的青铜礼器的时候,身心会是何等的虔诚和投入!生活的“质”通过工匠的手表现在器物上,当然具有穿越时空的鲜活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由此又让笔者想到佛教造像,现代人翻制的供奉在寺庙内的佛像,在我们抬头仰视他们的时候,总是觉得少了很多慑人和平静的感觉。现在可以这样解释,制作他们的工人根本没有古时的生活氛围和信仰。说得武断一点,这里的佛像是“产品”,只和工期与经济价值联系,那么我们怎么能够奢望在其身上看到天地和生命的灵光!
  再比如漆器中的耳杯。从战国到秦汉,这种类型的漆器层出不穷,形状基本是椭圆形口,平底,有双耳,又叫“羽觞”,是当时常见的酒器和饮器。为什么会是椭圆形且有双耳?有这样几种说法:一是手拿(双耳隔热并着力稳定)和饮用(椭圆形便于集中成流)比较方便;二是说保留了最初人们用手掬水喝的形态,两手相合,边缘两耳为大拇指。当然这都是一些推测,但不无道理。器型的产生和制作无非两种情况:对自然物的模仿和根据对象物性质和器用自身的必然结构特点创造。前面两种说法正好符合这一规律。现代设计中的仿生设计以及设计前期的“事理学”调查在这里都有所显现。除此以外,还有关于“曲水流觞”与耳杯联系的说法。即每年农历三月三(上巳节),临水饮宴的文人墨客在河的上游放置酒杯于水面,任其顺水而下,停在谁的旁边,谁就要饮酒赋词。耳杯肯定不是因曲水流觞的习俗而来,但曲水流觞的习俗肯定对耳杯的器型有所影响。这同样是因了生活中的“用”而影响了器物的“型”。由此启发和引导学生类比还有什么传统造物设计是通过对人的行为研究,文化习俗不断总结之后,达到功能和审美上的和谐。  举上述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在课时有限、史料繁杂的情况下,对于讲授过程中的史料分析一定要紧紧围绕设计为生活的本质,有选择地结合当时生活状况做出对物的分析,否则容易在一些旁枝末节上迷失。

  关于学习传统工艺史论的视界和方法,在具体教学中,首先,不能再将传统工艺史看成是“特种工艺”史。它既不是考古文物学,更不是古董鉴定报告,从广义上说它应是设计史的一部分。中国传统工艺器物是一种载体,它所承载的是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与视觉文化符号。那么中国传统工艺中的设计思想和文化脉络是现代中国手工艺形态乃至本土化的设计得以发展和延续的线索。但是,循着这个线索并不代表只是关注既有的传统工艺形态,保护继承并发扬下去,而是从这些具体的工艺形态背后找出现代人能够利用和借鉴的生活方式与智慧。现代社会,虽然人们在不断享受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带给我们的物质上的方便与满足,但是隐藏在物质背后的精神本体的内在需求却远没有得到像物质那么高程度的满足。人类精神需求的满足主要来自对母体文化的根本回归,这是一种来自潜意识的内在驱动。传统的工艺美术史的框架是按社会性质或朝代更替组建的,但其实传统工艺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并不是从属于朝代更替这些外力作用。应该将既有的教材框架解构,然后按照设计的发展规律重组。我以为,传统工艺史论应该是在对史料的了解基础之上,超越单纯的设计现象,也不混淆于社会背景的历史学研究方法,用理论研究梳理历史演进的线索,挖掘出具有规律价值的内在逻辑。本来,设计史所追踪的就是环环相扣的逻辑进程。设计艺术表层的丰富性和深层的逻辑性不是仅仅用一些表象,诸如时间和朝代的更替就能联系到一起的。如何在高屋建瓴的宏观视野下将大量感性的微观材料做出具有逻辑规律性的有序显现?这是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入传统工艺史学习的宗旨。如果还用冰山为例,就是挖掘出能将冰山凝结和崩解的内力源自哪里。通过传统工艺史论的学习,古为今用,认识到历史器物、历史经验的可超越性,认识到重要的是找出规律,找出与今日一以贯之、一脉相承,适宜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出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的深层关联,从而探寻一种科学的、智慧的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找出发达的中国造物设计在现代社会如何转型和创新的契机。
  针对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授课之前,应该让学生心中有这样一条主次明晰的线路:纵向的现象分析和横向的探索比较。设计现象的分析并不只是某件器具本身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更重要的是研究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人类产生了对这一功能的需求,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得以实现的,这一功能实现后对人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从一种探索人类生活、文化状态和找寻生活方式的源头来切入学习。用这样的视界和角度学习传统工艺史论,从大的方面来说,发现和延续传统工艺博大精深的设计思想和文化内涵;从小的方面来说,如同我们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一样,得到的知识成为有机的知识脉络,鲜活而具有生命力。在课堂上,以问答开导思维,以讨论集思广益,以发现广义解释,以实践亲自体验。总之要让学生进入教学情景,学习状态不仅仅是填鸭式被动地“受”而是主动地“求”,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习传统工艺史论的真正目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是未来社会生活方式的艺术设计者。他们的眼界、素质以及是否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文化状态。如果教师把“传道”的视界放得更为宏观和远识,使学生能够从本质上理解设计的发展规律,快速掌握先进的思想方法,超越老师,超越前人,以新的创造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并创造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状态,是
  所有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诉求和愿望,更是人类未来社会共同追求的理想。
  
  参考文献:
  [1]张孟常《器以载道》
  [2]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
  [3]诸葛铠《墨朱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