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顺从”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和谐互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20
/ 3
摘 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代写论文,规范性“顺从”教育受到质疑,但它与创造性“个性”教育应该是辩证统一的。要改造“顺从”教育,关键是要增强其有效性,在人本理念与和谐教育理念指导下,实现其与“个性”教育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顺从”教育;“个性”教育;人本教育;和谐互动
  
    一、“顺从”教育与“个性”教育的辩证统一
  
  大学教育既要给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又要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和高尚情操。正如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说的,光有品行没有知识却是脆弱的,但没有品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潜在的威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有两种基本功能,即规范性功能和创造性功能。前一种功能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将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和道德标准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从而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规范性教育所采用的教育方法大多是“顺从”教育的方式。“顺从”教育归属于规范教育的范畴,其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感,侧重于塑造社会人格。后一种功能是指教育的开发和创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资源和方式进一步转化为受教育者的道德创新能力,使他们能自觉利用反思性思维方式去扬弃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旧道德,善于接受和发现新的道德思想和方法。“个性”教育属于发展创造性教育的范畴,其内容侧重于道德的理想追求和道德的终极关怀。
  “顺从”教育是中国传统意识的反映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具有强大的惯性,在中国具有广泛性。中国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向来推崇“顺从”教育,常常把那些温厚、顺从的学生视为楷模,把听话作为评判学生好坏的首要标准,按照“圣人”的模式来塑造学生。这种模式容易导致以下不良教育结果:其一,过多地采取约束手段,导致大学生产生依赖思想,缺少主见,变成了顺服的“羔羊”,失去了个性和创造力;其二,导致大学生防范意识下降,容易上当受骗;其三,导致大学生逐渐丧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循守旧,难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其四,学生对约束会产生强烈的反感,走向叛逆,人格产生分裂,形成双重的人格,说谎成为了这类学生的通病。“顺从”教育逐渐走进“死胡同”,主要有两个根本性错误。一是道德标准的取向错误。道德标准的理论假设有一定的或然性,即顺从教育中的主体,诸如家长、老师和领导都是绝对正确的。一旦大学生发现“教育主体”的瑕疵的时候,他们就会对这种存在“谎言”的道德教育产生困惑,进而容易滋生两面性人格。二是教育方式的错误,即不是引导大学生扬弃“顺从”,而是对学生过多采取个性约束,要求他们绝对“顺从”。这使大学生因缺乏反思性批判武器,而逐渐丧失了自我发展的能力。
  “个性”教育过程是在尊重和利用大学生的个体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在实践过程中,发挥自身主体优势,形成优秀的个性品格和创新能力。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形势下,只有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而要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必须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明显特征是进行差异化教育,它所追求的是一种个性自由的境界。个性是创新的基础。我们要尊重大学生在个性和个性潜能上的差异,在普遍关心共性的基础上,把发展个性作为培养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开发大学生的智能潜力的主要途径。但“个性”教育也有其缺限,脱离“顺从”教育某些规范约束所形成的个性自由,非常容易滑向自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使道德教育遭遇新的困境。俄国现代哲学家尼古拉·别尔嘉耶夫指出:“认为自由是轻松的东西,这更是错误的。自由是个困难的东西。”[1]“个性”教育的实行必须奠基在受教育者一定素质条件上,它是大学生在某一发展高度上的继续教育。
  “顺从”教育与“个性”教育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所需要的,二者应该是辩证统一的。教育模式改革绝不能矫枉过正,不能消解“顺从”教育的必要作用。从自然人走向社会人,要通过遵守社会规范这条途径才能实现,规范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个层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以人的依赖关系为特征的“依附人格”、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格”。前两个阶段的人格是片面的,是停留在“规范”层面上的人,还只是“工具”意义上的人。这类人还停留在片面发展阶段,比较容易陷入人性迷失的“陷阱”。西方现代化发展道路有力地证明了这点。只有在规范教育的基础上,通过教育的发展性功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使他们变成“真正自由”的创新主体。这正是现代素质教育改革的主旨。教育的规范性和发展性是相统一的,割裂二者的联系就不可能造就具有完整德性的全面发展的人。
  
  二、“顺从”教育与“个性”教育的和谐发展
  
  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强大的规范道德的机制,因此,我们需要改良传统的“顺从”教育机制,要消除它的弊端,提高它的有效性。目前,教育理论界对“顺从”教育否定的呼声比较高,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有的主张以“个性教育”完全取代“顺从教育”。笔者认为,这种教育理念的误区就在于对“顺从教育”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在大学生的生命成长不同发展阶段应该以不同的教育方式来主导他们的成长,人的发展经历了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创造性生命三个阶段,人能够超越动物,不是因为其自然生命的优势,而是由于其社会生命的使然。教育的本质特点之一就是要实现人的社会性,要使动物状态中的人转换成为社会状态中的人,无疑需要大量的规范性手段才能实现。在大学生自然生命阶段以及它向社会生命转换的过程中,“顺从”教育应该占有一定主导地位,它以建立规范为主要的道德教育方式。我们绝对不要因为这一教育工具有缺陷性,就因噎废食,从而否认它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当然,在社会生命和创造性生命的阶段,带有反思性和批判性的“个性”教育的重要性必然会突显出来。停留在“规范”层面上的人,还只是“工具”意义上的人,只有在此基础上通过发展性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使他们变成“真正自由”的创新主体。社会不但需要建立以“他律”为主的法治规范,也需要建立以“自律”为主的德治规范。要想更好地实现教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有两个问题必须要认真思考。其一,用什么样的教育工具来代替实现规范教育的“顺从”教育?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有同一体会:脱离了“顺从”教育的素质教育,却反而变成了一种放纵式的教育,是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其二,怎么样来完善“顺从”教育?“顺从”教育模式导致扼杀大学生个性的结果,关键性的失误是“顺从”教育的理念总是把大学生看成是“教”的客体,把单向评价作为主要形式,只重评价结果而轻视评价过程。这些做法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
  我们要让“顺从”教育的刚性和“个性”教育的张力两者和谐发展,让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力和“反思”力和谐互动,构建一种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道德教育新体系。信息化、网络化为知识经济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四次浪潮》一书中指出,信息社会的特点是个性化、多样化。大学生本身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个性发展潜质。要保证公平、公正的良好社会秩序需要具有“社会本位”的规范性,而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需要具有“个体本位”的创造力。对于两者孰优孰劣的问题,我们是不能从静态的角度去评说的,或说唯有“社会本位”好,或只单纯推崇“个体本位”;从动态的角度来说,两者只有持续保持一种博弈平衡的状态,才会充分发挥效益[2]。
 三、“顺从”教育与“个性教育”和谐互动的基点
  
  “顺从”教育中的“刚性”与“个性”教育中的“张力”(或者“规范”力与“反思”力)二者的和谐互动应基于“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自从美国心理学家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理论以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它是明显偏向于塑造人文精神的。人文和谐德育对人文和科学具有兼容性,“没有科学技术进步,人类将永远愚昧落后,没有人文教育,人类将堕入科技进步带来的文化黑暗及社会灭亡的深渊”!它是以人为本、关怀受教育者的人文生存环境和心理体验的道德教育。具体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人文教育渗透。
  1.实施“有人”教育
  我们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典型缺陷,是忽视、甚至否定教育的主体——人的存在,实施“无人”教育,即无视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需要、兴趣,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仅仅看成是对大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单向灌输既定的道德规范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它的人文力,对大学生的人文价值塑造应该是指向人的基本维度,即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并将其贯穿于大学生生命成长的全过程。在教育理念上,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发展,这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进行“有人”教育的关键。教育均衡发展不是靠发号施令,而是靠社会关系的调整。在实施方法上,保证“刚性”之后有“张力”,要改造传统教育的方式,从封闭式变为开放式,从训斥式变为疏导式,从包办型变为自主型,从单一性变为综合性,教学过程的“双主体”地位决定教学过程应该采取交互式的教育方法。在内容和目的上,应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教育特征,要注重未成年人的责任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形成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并努力使他们实现个人、家庭、社会三重责任的内化与和谐统一。
  2.实施“有心”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若不能理解人的个性,就不能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也不能使其成为他们持续自我改造的内在动力。应该把道德教育关注的重点放在对人“心灵”的关怀上,加强情感教育机制的建构,做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感互动。尊重大学生的创造天性,以平等交流、主动选择、轻松有效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模式。实施“有心”教育要把握好三点:一是独特性,从他们的个性差异入手,善于发现他们的优势潜能;二是层次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化是一个人性优化的过程;三是创造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激发个性的创造情感。总的来看,情感教育机制关注大学生的“心灵”,它是着重于“内化”效应的。
  3.实施“生态”教育
  “生态”教育,即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心理、教育内容、教育行为和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激励”模式,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体验的“内化”与“外化”相结合。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只有三者形成合力,才能建构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和谐性,这是我们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现代人文价值改造的一个基本要求。
  总之,人本理念强调以参与、体验、内化为核心的知、情、意、行相结合的整合性学习,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逐渐变成大学生自身的道德需要,内化为他们的修养智慧和人格力量,培养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使命感,在创新自我的过程中保持明显的“服务”意识,使他们懂得如何从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服务于人类中实现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论人的奴役与自由[M].张百春,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扬叔子.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