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述评——立足中国转型时期的思考 3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7
/ 1
西方工人阶级形成理论述评——立足中国转型时期的思考

六、立足中国转型时期的思考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及90年代,受汤普森与卡兹尼尔森的影响,有学者开始利用研究西欧与美国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的方法来研究20世纪中期新兴的、非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形成历史,研究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前资本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转型过程中工人阶级形成的历史,涌现了一批比较经典的文献,例如:具海根(HagenKoo)在《韩国工人》一书中研究了韩国工人20世纪50-90年代形成的历史;查克里巴蒂(DipeshChakrabarty)在《工人阶级历史的再思考:孟加拉1890-1940》一书中研究了印度工人1840-1950年的历史;塞德曼(GayW.Seidman)在《制造斗争——1970-1985年巴西与南非的工人运动》一书中研究了南非与巴西1970-1985年间的工人阶级历史。

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论述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西方传统宗教文化背景结合下的工人阶级的形成,查克里巴蒂与具海根等则借助汤普森创立的历史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视角,在卡兹尼尔森的概念框架与比较模式分析的影响下,提出了不同于以西方为中心的工人阶级形成模式,正如卡兹尼尔森在《19世纪工人阶级的形成》中的表述:既然工人阶级是在历史转型时期形成的,那么研究工人阶级形成的历史就不仅仅包括劳动关系、工人联盟、工人运动以及工人组织,而且要包括从前资本主义或者前工业社会继承下来的社会关系、政治体制、生活方式、文化传统、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传统社会非阶级区分的社会模式同样对阶级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社会模式的多样性会导致工人阶级形成模式的多样性。在具海根等人的论著中,分别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引进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形成,把以欧洲为中心的阶级形成理论引进了对非西方国家工人阶级的解释。从总体上看,他们并没有把阶级看成是一种结构,而是强调决定阶级倾向和阶级行动的制度和文化因素,阶级利益并非由其结构地位直接决定的,并且它转化为政治行动的可能依制度和政治过程而定。他们都强调,并不是有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就一定能带来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的意识与行动,在分析工人阶级的形成与阶级意识时应该把特定社会的结构与文化、政治因素考虑进去。

如果说从前资本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带来了19世纪西方工人阶级的形成,20世纪中期从殖民地、半殖民地向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转变带来了第二次工人阶级的形成的话,那么20世纪末期,从社会主义国家向资本主义国家或者市场转型国家的转变是否会带来第三次工人阶级的形成?这次工人阶级形成的模式是否会不同于前两次?目前,已有学者开始关注社会主义转型国家的工人阶级形成问题。但是,由于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都处在变动的不稳定状态中,学术界对于转型国家的工人阶级到底是处在形成、再形成还是消解的状态,一直都存在着争议。撒列尼与伊亚尔等人认为,在东欧社会,阶级之间的斗争并不是社会历史变迁的主要力量;社会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等级基础而非阶级基础之上的权力和特权根源于政治资本的占有,而非经济财富。所以其结论是,阶级形成远不发达,并且阶级之间的斗争也是相对没有意义的。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后期,知识分子几次中断了阶级形成的企图,并开始发展出建立在等级与阶级之上的二元分层机制。在此背景下,导致社会主义失败的核心动力就不是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是权力集团内部的斗争。虽然从国家社会主义向市场资本主义的过渡是近期人类历史上一次最痛苦的事件,但是尽管遭受痛苦与社会倒退的现实,社会仍然保持着平静。工人和农民都在调整自己的策略寻求出路,但他们很少形成集体行动来反抗向资本主义的转型。在社会转型的中欧社会,只存在一个向下流动的、无组织的工人大众,并不存在工人阶级,社会的转型并没有带来工人阶级的形成(Eyaletal.,1998)。

与撒列尼与伊亚尔等人的观点相异,李静君在分析中国的经验材料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工人阶级转型”的三种模式。她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是阶级社会的观点并不新奇,对中国尤其如此(Lee,1999b)。1949年共产主义革命后的30多年中,国家倡导并在实践中推行“持续的阶级斗争”。不同“阶级(成分)”被政治、家庭和职业标准加以界定;阶级标签被用于政治运动的大众动员以及生活机遇和社会身份的分配。这是一套被政府及其不同部门设计、支持乃至操纵的阶级系统(或者说是“社会主义阶层”)。但在经济改革之后,国家宣布了阶级斗争的结束,并逐步将阶级话语从官方意识形态和话语中取消。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恰是在这段改革时期,我们看到了基于市场利益和私有制的阶级社会的出现。所以她将中国城市“工人阶级转型”分为三种模式:1.流动农民工的形成;2.社会主义工人的再造;3.下岗工人的消解(unmaking)。每一种模式都意味着变化中的政治经济(并非计划或市场的简单划分)、工厂政体(变化的、弹性的)和工人主体性(非革命性、改革主义或激进的)的结合(详见Lee,1999a)。

那么,转型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工人阶级究竟是处在阶级形成、阶级再造,还是阶级消解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论证。虽然社会主义体制国家的转型与西方国家从前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在社会结构背景、意识形态和社会阶级关系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马克思、汤普森、霍布斯鲍姆等经典理论家的著作能为我们今天的分析提供较好的理论框架与理论灵感,并为我们更确切地解释当前工人阶级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启示。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亦步亦趋地套用经典理论来解释当前工人阶级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经典理论相比,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全然不同的工人阶级形成问题,这也为研究工人阶级形成提供了新的契机与灵感来源,从而为推动工人阶级形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


注释:

* 本文的形成得益于孙立平、沈原、郭于华、李静君等4位老师的指导与帮助,特此感谢!

注1: 详见张宛丽(2000)的文章。
注2:另参见李春玲(2004a)。在文章中她梳理了近期国外关于阶级的争论。
注3:详见索莫斯对当前阶级理论的反思性评论(载Hall,1997:76-77)。
注4:关于工人阶级形成模式的讨论,特别是汤普森与霍布斯鲍姆所建立的模式比较,可参见Joseph,1992。


参考文献:

具海根,2004/2001,《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梁光严、张静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春玲,2004a,《社会分层研究与理论的新趋势》,http://www.sociology.cass.cn

——,2004b,《阶级分析在中国的命运》,http://www.sociology.cass.cn

李静君,1999,《劳动与性别:西方学界对中国的分析》,http://www.tsinghua.edu.cn/docsn/shxx/site/chinac

李路路、王奋宇,1992,《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强,1993,《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流动》,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厦门:鹭江出版社。

——,2002,《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李炜,2004,《中国与韩国社会阶级意识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马克思,1963,《资本论》(第一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1,《哲学的贫困》,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共产党宣言》,成仿吾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孙立平,1996,《“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第5期。
——,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孙立平、李强、沈原,1998,《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与管理》第5期。

汤普森,2001P1963,《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张宛丽,2000,《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研究二十年》,《社会学研究》第1期。
——,2004,《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近期研究综述》,http://www.sociology.cass.cn

Burawoy,Michael&LukacsJ.1992,TheRadiantPast.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Burawoy,Michael&KatherineVerdery(ed.)1999,UncertainTransition.Lanham,Md.:Rowman&LittlefieldPublishers.

Chakrabarty,Dipesh1989,RethinkingWorking2classHistory:Bengal1890-1940.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Eley,Geoff1990,“EdwardThompson,SocialHistoryandPoliticalCulture:TheMakingofaWorking-classPublic,1780-1850.”HarveyJ.Kaye&KeithMcClelland(ed.),E.P.ThompsonCriticalPerspectives.Cambridge:PolityPress.

Eyal,G.,IvanSzelenyi&EleanorTownsley1998,MakingCapitalismWithoutCapitalists.London:Verso.

Fantasia,Rick1988,CultureofSolidarity.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Hall,JohnR.1997,ReworkingClass.Ithaca,N.Y.:CornellUniversityPress.

Hobsbawm,Eric1984,Workers:WorldsofLabor.NewYork:PantheonBooks.

Jones,G.S.1983,LanguagesofClass,StudiesinEnlishWorkingClassHistory1832-1982.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Joseph,Antoine1992,“ModesofClassFormation.”TheBritishJournalofSociology,Vol.43,Issue3.

Katznelson,Ira&AristideR.Zolberg(ed.)1986,Working2ClassFormation.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Kaye,HarveyJ.&KeithMcClelland(ed.)1990,E.P.ThompsonCriticalPerspectives.Cambridge:PolityPress.

Lee,ChingKwan1995,“ProductionPoliticsandLaborIdentities:MigrantWorkersinSouthChina.”ChinaReview,Issue1995.
——1999a,“ThePoliticsofWorking2classTransitionsinChina.”提交清华大学当代研究中心“全球化与劳工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1999b,“FromOrganizedDependencetoDisorganizedDespotism:ChangingLaborRegimesinChineseFactories.”TheChinaQuarterly157.

Mann,Michael1973,ConsciousnessandActionAmongtheWesternWorkingClass.London:Macmillan.

McClelland,Keith1990,IntroductiontoKaye,HarveyJ.&KeithMcClelland(ed.),E.P.ThompsonCriticalPerspectives.Cambridge:PolityPress.

McNall,ScottG.,RhondaF.Levine&RickFantasia(ed.)1991,BringingClassBackin:ContemporaryandHistoricalPerspectives.Boulder,CO:WestviewPress.

Ossowski,Stanislaw1963,ClassStructureinTheSocialConsciousness.NewYork:FreePress.

Seidman,GayW.1994,ManufacturingMilitance.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

Sewell,WilliamH.Jr.1990,“HowClassesareMade:CriticalReflectionsonE.P.Tompson’sTheoryofWorking2classFormation.”HarveyJ.Kaye&KeithMcClelland(ed.),E.P.ThompsonCriticalPerspectives.Cambridge:PolityPress.

Somers,MargaretRamsay1989,“WorkersoftheWorld,Compare!”ContemporarySociology,Vol.18,No.3.
——1997,“DeconstructingandReconstructingClassFormationTheory:Narrativity,RelationalAnalysis,andSocialTheory.”JohnR.Hall,ReworkingClass.Ithaca,N.Y:CornellUniversityPress.

Spohn,Willfried1998,“TowardaHistoricalSociologyofWorking2classFormation.”TheoryandSociety42.

Steinberg,MarcW.1991,“TheRe2makingoftheEnglishWorkingClass.”TheoryandSociety20.

Therborn,Goran1983,“WhySomeClassesAreMoreSuccessfulthanOthers.”NewLeftReview138.

Thompson,E.P.1995,ThePovertyofTheoryoranOrneryofErrors.London:MerlinPress.

Wright,ErikOlinetal.1990,TheDebateonClasses.London:Verso.

Zolberg,AristideR.1986,“HowManyExceptionlisms?”IraKatznelson&AristideR.Zolberg(ed.),Working-ClassFormation.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