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孩子拥有尊重的权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27
/ 2
摘要:尊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要素。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与孩子建立平等关系,还孩子以自由,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在快乐中求知。

关键词:尊重 信任 孩子
  
  尊重孩子是父母的第一天职,也是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不可忽视的内容。当今的孩子个性强,逆反心理也强,这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感到最棘手的问题。前些日子,一位学生家长与我联系,说要请我帮他解决一个问题:他正在上初二的孩子向他们交了一份“平等宣言”,内容是这样的:
  1.除上学时间外,自己安排活动、自己看课外书、电视、上网等。
  2.未经允许不准私自进入我的房间,更不准看我的日记。
  3.必须互相尊重,不许骂人、打人、吼叫。
  4.我外出时,不必告知去哪里,只需向家长说明什么时间回来即可,等等。
  乍一看这份“平等宣言”还真有点接受不了,呵?你还没硬翅膀呢!竟然提出这样的要求。可是,静下来想一想,还是有道理的,这都是孩子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啊,从这个颇有代表性的宣言中我们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孩子最需要的是——尊重。当今怎样去尊重孩子,成了老师、家长共同商讨的问题。
  
  一、尊重孩子的天性
  
  爱玩是人的天性,不仅孩子,大人也如此。只不过大人有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罢了。古代诗人的“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就道出了学堂放学早,孩子们回到家里并不是读书写作业,而是趁着春光,去杨柳垂青的河堤上放风筝的情景,这无疑是写出了孩子的天性。可是如今的孩子怎样呢?不仅放学回家晚,而且作业一大堆。最近教育主管部门下发文件,严格规定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和作业的布置情况,可是不少老师和家长认为,学生的自由支配时间太多,会玩“野”的。于是,就有老师和家长联合约法三章来限制孩子的活动和自由,磨灭他们的“野性”。当学习成为一种负担、当快乐不再是学习的形式,恐怕孩子们对学习所持的态度即便不是“厌恶”,也可能是机械的、被动的甚至是麻木的。有个同学在周记里这样写到:“我今年的寒假过的特别有意义,既没有过量的作业,也没有被逼着参加数学、英语等学习班,而是我们几个同学组成小组去超市体验生活了……。真是快乐无限,收获多多。”这正如伟大的教育家巴斯顿所说:“对儿童第一任务就是令他们快乐,如果你没有令他们这样,你便亏待了他们,没有其它使他们受到好处能抵偿这一点”。读书、学习本来是件快乐的事情,可分数压的孩子们早些“弯了腰”,失去了孩子原有的天真、烂漫和无邪。
  可是,当今还有不少老师和父母常常忽视对青少年的尊重,孩子们的一切都要按老师和父母的意愿去做,有些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学习,忽视他的全能发展,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使孩子失去自尊。一个缺少自尊的人,就会感到自卑、无望,容易消沉和产生对抗,甚至导致心理疾病而遗憾终生。因此,当大人们在高喊“人人平等”时,千万不要忘记,孩子也是人,他们也需要平等和尊重。
  
  二、尊重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思维
  
  据报载:有个女孩听老师讲,蚯蚓被弄成两段后,还会长成两条独立成活的蚯蚓。她觉得很奇怪,于是回家后,就把弄成了两段的蚯蚓放在阳台上养了起来,她妈看见了恼怒不已,斥责其为“神经病”,“异想天开”,把蚯蚓扔下阳台,并狠狠的打了孩子一巴掌。这事传到一位教育家耳中,他无不感慨的说:“这一巴掌很可能打掉了一位女科学家。”有一个外国孩子,画了一个蓝色的太阳,然后给妈妈看,“我画的是海里的太阳”。家长说:“好极了,你太有想象力了。”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中国,恐怕多数家长要骂孩子:“你见过蓝色的太阳吗!瞎画!”。外国家长这样允许孩子“瞎画”是有道理的,他可以保护孩子的想象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可是,我们的家长总认为孩子整天读呀、写呀、背呀,考个高分才有前途,考上大学才是真正的成功,唯一的出路。而对孩子因好奇心出现的反常思维和问题,不是嘲笑就是责备,甚至打骂。孩子得不到赏识,得不到尊重和信任,于是失去充分展现才华的机会,其最终结果必然挫伤孩子可贵的自信心和创造思维。 三、倾听孩子,尊重其自由
  
   “五一”期间,我高中时期的一个同学带着她的女儿,到我家叙旧。趁妈妈不在身边时,她女儿对我说:“爸爸妈妈老是把我当成不懂事的小孩子看待,像看管犯人一样监视我的一举一动,他们这样做,使我常常有一种被捆住手脚的感觉。另外,家中什么事也不和我商量,更甭说和我聊天了。有时我真的很苦闷。”孩子的话,使我不禁想起了一位教授说过的一段话:“倾听孩子的诉说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窗户的“金钥匙”。父母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他们的阐述,不要总是居高临下,而是要经常蹲下去,与孩子面对面平等地互相倾听与诉说。我们要想别人尊重自己,自己首先要尊重别人,大人与大人之间是这样,大人与孩子之间也应如此。”但是我们的大多数家长做不到这一点,不是一味的溺爱孩子,就是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孩子没有一点左右自己的权利,无自由选择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失去自由,失去平等,于是逆反心理也便由此而生。

  不能小瞧了现在的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见解,做家长的不妨抽出一点时间听听孩子们的倾诉,在与孩子的真情交流中,不仅可以走进孩子纯真的心灵世界,加深彼此的了解,起到家长和孩子的互补互动作用,而且在交流中能帮助孩子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和对现实生活的应变能力。
  多年来,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接受的最多的教育是“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久而久之,孩子们已经不知道自己应该拥有哪些自由,因而也习惯了种种“不自由”。孩子既然没有被尊重过,他自然也不懂得尊重别人。这种急于求成的教育,不仅严重伤害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失去对知识的求知兴趣。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让我们共同听听鲁迅先生的一段名言吧:子女是既我非我的人,但既以分立,也便是人类的人,因为既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义务,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