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资源评价的主要学派及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26
/ 12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现代风景资源评价的主要学派及其方法。各学派在寻找自然风景美学规律及指导风景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面都各有长处和不足;它们从风景-风景审美者之关系的不同角度进行风景美学及风景评价的研究;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各学派之间不是互相对立的,而是互相补充的。作者指出,今后我国的风景评价工作应是多学派,多学科综合的;并强调要把丰富的中国传统山水理论同现代风景美学理论及风景评价技术相结合。
关键字:风景资源;评价;学派;美学

  引 言

  工业、能源、交通等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得自然风景资源同其它自然资源一样,遭到严重的破坏;环境的视觉污染也与环境的其它污染一样,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面对这个问题,最早觉醒并采取积极措施的是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从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期,一系列明确提出或强调保护风景美学资源的法令相继产生,诸如美国国会通过的《野地法》(1964),《国家环境政策法》(1969),《海岸管理法》(1972)和英国1968年通过的《乡村法》。这些法令的制定,标志着长期以来为人所享用但并不为人所珍惜的风景美学资源,将与其它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一样,具有法律地位。然而,人们很快就发现,风景往往因为"不可捉摸",缺乏价值的衡量标准而在法庭上受挫。这种现象最终刺激了科学风景美学研究的发展,而风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就是风景质量的评价。二十多年来,风景评价及美学研究的队伍不断壮大;该领域研究的多学科综合性,是其它任何领域所难以伦比的。研究人员除了风景规划专家及专业资源管理人员外,还有相当比例的心理及行为科学家,生态学家,地理学家,森林科学专家等等。他们分别将本学科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带到风景美学研究领域里来,从而使该领域出现风起云涌万马奔腾的动人局面,学派林立,方法各异。目前被公认的有四大学派:专家学派,心理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或称心理学派),经验学派(现象学派)(Daniel 和 Vining 1983, Itami 1986,Zube 等 1984, Zube等1982)。本文将对各学派的主要思想及有关风景评价的主要方法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专家学派

  专家学派的指导思想是认为凡是符合形式美的原则的风景都具有较高的风景质量。所以,风景评价工作都由少数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来完成。它把风景用四个基本元素来分析,即:线条,形体,色彩和质地。强调诸如多样性,奇特性,统一性等形式美原则在决定风景质量分级时的主导作用。另外,专家学派还常常把生态学原则作为风景质量评价的标准。所以,Daniel和Vining (1983)又把专家学派分为生态学派和形式美学派。

  最早采用专家学派思想进行风景评价及其规划工作的当推 Lewis 等人(如Lewis 1964),而以 Litton 等人对专家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最大,该学派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最典型地表现在Litton等人的研究中(如Litton 1968, 1974, 1979; Litton 和 Tetlow 1978, Magill 和 Litton 1986〕。专家途径直接为土地规划、风景管理及有关法令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近20多年来在英、美诸国的风景评价研究及实践中,一直占有统治地位,并已被许多官方机构所采用,如:美国林务局的风景管理系统VMS(Visual Management System) (USDA, Forest Servce 1976, Bacon 1979等),美国土地管理局的风景资源管理VRM (Visual Resources Management) (USDI, BLM 1984, 1986, Ross 1979等);美国土壤保护局的风景资源管理LRM (Landscape Resources Management) (USDA, SCS 1978, Schauman 和 Adams 1979);联邦公路局的视觉污染评价VIA (Visual Impact Assessment) (3 1986) 还有加拿大林务部门的有关风景评价及管理系统 (如Canada 1981) 以上各管理系统都是专家学派的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具体体现,但由于各个部门的性质及管理对象有所不同,各个风景评价及管理系统也各有自己的特点。美国林务局的VMS系统和土地管理局的VRM系统主要适用于自然风景类型,主要目的是通过自然资源(包括森林,山川,水面等)的风景质量评价,制定出合理利用这些资源的措施;美国土壤保护局的LRM系统则主要以乡村,郊区风景为对象;而公路局的 VIA 系统则适合于更大范围的风景类型,主要目的是评价人的活动(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等)对风景的破坏作用,以及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风景资源等。

  尽管在具体对象和目的上有所差别,各风景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结构是相近的,在不同程度上,它们都具有下述各部分结构。以较为成熟的VMS和VRM为例,简单地介绍一下各部分结构。

  数据库、调查数据 风景类型分类 风景质量评价 敏感性评价 管理及规划目标 视觉污染的评价 决 策

  (一)风景类型的分类

  这是VMS系统的重要环节,根据地形地貌,植被,水体等特点,基本上按照自然地理区划的方法, 来划分风景类型(Charater types),在每一风景类型下面,又可根据具体区域内的多样性,划出亚型 (Sub-types),而在VRM系统中,虽然并不十分强调风景类型的划分,但在风景评价中也应用自然地理区划的成果。

  (二)风景质量评价

  VMS系统中,丰富性(多样性)是风景质量分级的重要依据,一般在每个风景类型或亚型中,根据山石地形的多样性,植被类型及水体形成的多样性,划分出三个风景质量等级:
      A-特异风景
      B-一般风景
      C-低劣风景
  VMS把多样性作为风景一评价的依据是基于这样的假设的:任何风景都有一定程度的美景度,而多样性最好的风景具有最高的潜在美景度。对于这一假设, Keplan, R (1985) 曾给以严厉的批驳。

  而VRM则先对7个关键因素分别评分
  (1)地形地貌:据比例及陡峻度(1-5分)
  (2)植被:以丰实性为依据(1-5分)
  (3)水体:存在与否、形态、大小(0-5分)
  (4)色彩:强烈性及丰富性等(1-5分)
  (5)毗邻风景:毗邻风景对所评价风景的烘托作用(0-5分)
  (6)特异性:常见-奇特(1-5+分)然后将各单项评分值相加,划分出三个风景质量等级:
  A-总分大于19 B-总分12-18 C-总分小于11
  这些风景质量等级,都由专家在地图上标出。

  (三)敏感性评价

  敏感性(Sensitivity)是用来衡量公众对某一风景点关心(注意)程度的一个概念。人们注意力越集中的风景点,其敏感性程度就越高,即在该点的任何变化就越能影响人们审美态度的改变。在VMS系统中,把风景区域根据敏感性程度,划分为三个等级。
  1-高度敏感区 2-中等敏感区 3-低敏感区
  敏感性等级是根据各风景点对风景欣赏者,娱乐者在穿行林中道路,或露营等活动的重要性来划分的。在各敏感性等级区内,又以主要观赏点及娱乐中心,划分出三个距离带,即:前景带,中景带,背景带。这些敏感性等级,距离带,也都在地图上标出。
  VRM系统的敏感性评价方法也与VMS系统相同,只是在三个距离带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鲜见带(Seldom Seen zone)

  (四)管理目标
 
  管理目标是以风景质量评价和敏感性评价为依据的。把标有风景质量等级的地图同标有敏感性等级和距离带的地图重叠起来,决定每一地段或区域内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措施。在VMS系统中根据管理措施的差别,划分为五个等级区:保留区,部分保留区,改造区,大量改造区。相似类,在VRM系统中,划分为四个管理目标不同的等级区。

  (五)视觉污染评价

  视觉污染(或称视觉冲击)的评价(Visual Impact Assessment),就是评价或预测某种活动(如公路的开设,高压线路的架设等)将会给原风景的特点及质量带来多大程度的冲击(影响)。在VMS中,常用"风景吸引能力"(Visual Absorption Capability) 这一概念来描述风景本身对外界干扰的忍受能力。一般认为,风景的吸收能力是由许多生物物理因素决定的,如坡度,植被类型,土壤色彩及生境的自我恢复能力等。

  VRM系统中的视觉污染评价体系较为完善,它首先以地形、地貌、植被、水体、建筑等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为基本元素,分析现状风景的特点,然后,将计划的活动(工程)也分解为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四个基本元素,再对这两组基本元素进行对比度 (Contrast)评价,划分出四个等级:
  没有对比--各对应元素之间的对比性不存在或看不到。
  对比不明显--各对应元素之间的对比性能够觉察,但不引人注意。
  对比中等--对比性开始引人注意,并将成为风景的重要特征之一。
  对比强烈--对比成为风景的主导特征,并使人无法避开对它的注意。

  一般认为,对比度越烈,则对原风景的冲击也就越大,风景的破坏也就越严重。据此,风景管理人员,将与其它土地利用规划及工程设计者们合作,作出决策--采用或修改原工程

  风景的视觉冲击(视觉污染)评价,常借助于一定的模拟技术,包括计算机模拟技术(如:VIEWIT软件, Travis等1975),图画技术,照片及影视剪辑技术等等。

  从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专家学派风景评价的方法是一系列的分类分级的过程,而这些分类分级的依据, 主要是形式美原则及有关生态学原则,对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质疑。关于该学派的优缺点,本文后半部分将着重讨论。

  二、心理物理学派

  该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风景与风景审美的关系理解为刺激--反应的关系,于是,把心理物理学的信号检测方法应用到风景评价中来,通过测量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得到一个反映风景质量的量表,然后将该量表与各风景成份之间建立起数学关系。所以,心理物理学的风景评价模型实际上分两个部分:一是测量公众的平均审美态度,也即风景美景度;另一部分是对构成风景的各成份的测量,而这种测量是客观的。审美态度的测量方法有多种(俞孔坚1986)目前公认为较好的有两种。其一是评分法,SBE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它由Daniel 等人创立(如:Daniel 和 Boster 1976), 该方法以Torgerson(1958)的归类评判法(Law of Categorical Judgment)为依据,让被试者按照自己的标准,给每一风景(常以幻灯为媒介)进行评分(0-9),各风景之间不经过充分的比较;另一种审美态度测量法则以Thurston(1959)的比较评判法为基础,由Buhyoff等人发展起来,被称作LCJ法(Law of Comparative Judgment) (如:Buhyoff Leuschner 1978, Buhyoff 等1980),该方法主要通过让被试者比较一组风景(照片或幻灯)来得到一个美景度量表。从数学角度上看,SBE法和LCJ法并没有根本的区别(Hull等1984)。至于风景构成成份的测量,也有多种方法,以下在结合具体例子时,再作介绍。



  风景评价景美学研究的心理物理学方法最早出现于60年代末期,如1969年,Rutherford和Shafer 就通过对5组被试(共160人)进行心理测量来评价森林间伐对森林风景质量的影响,并应用到森林经营中去,自70年代中后期以后,心理物理学方法迅速发展,目前看来,其应用之广,并不亚于专家学派的研究方法,下面只就几个主要的方面作一介绍。

  (一)心理物理学方法在森林风景评价及风景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物理学方法应用的最为成熟的风景类型就是森林风景,它通过对森林风景的评价,建立美景度量表与林分各自然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直接为森林的风景管理服务。如Shroeder 和Daniel(1981)就用诸如林木的胸径,朽木、倒木的多少,下层灌木及地被的多少等7个因素来预测西黄松(Pinus Ponderosa)林分的风景质量(美景度):SBE(美景度估测值)=0.20×(阔叶草,磅/英亩)+0.60×(胸径>16英寸的西黄松,株数/英亩)-0.10×(采伐残遗物,立方/英亩)+0.26×(灌木,磅/英亩)+0.04×(禾草,磅/英亩)-0.001×(胸径<5英寸的西黄松,株/英亩)-0.02×(胸径5-16英寸的西黄松,株/英亩)-3.87,而且,模型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和可靠性:R2=0.52,(P<0.001) Brown和Daniel(1984), 更系统地讨论了这种林地风景评价模型的建立和具体问题及相应的森林经营管理的改进等。Brush则注意分析各自然因素对森林空间的影响,由此分析人们的审美评判,这样,森林的采伐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如Brush1976, 1979) 至于作为评价模式中的自变量,应选用什么样的因素为好,Arthur (1977) 也作了系统的研究,他把各种因归为三大类:自然成份;设计因素,林木勘查指标。自然成份包括倒木,林木大小,密度等7个;设计因素则包括观景仰角,景深,多样性等20个;而林木勘查指标有11个,诸如单位面积的林木数,大小及郁蔽度等。研究发现林木勘查指标与自然成份之间的相关性很好,且这些因素都较容易定量和控制,所以特别具有实际应用价值;而设计因素虽然也能很好地用来预测风景质量(R=0.93),但这些因素较抽象,不容易定量也不容易通过经营管理得到控制,故实用性就差一些。

  在大部分的研究人员都着重于自然森林风景研究的同时,Buhyoff等对城市绿地也作了风景评价方面的研究(Buhyoff等1984), 他们从两个方面来建立数学模型,一是象Daniel等人一样,实地测量各风景成份,然后与公众的平均审美评判建立关系模型,另一方面,他们把风景成份的定量过程直接通过测量照片上的有关因素来完成,如各成份在照片上面的面积比例,天空的面积等等,然后将这些成份同公众的审美评判建立关系。研究发现,城市绿地中,树木大而少,往往比树木小而多更具有较高的风景质量。

  (二)心理物理学方法用于远景风景评价中

  在上述森林风景的评价研究中,取景都是以一个林分为单位,排除了林地本身以外的所有其它因素,如背景的远山等。Buhyoff等人着重对于远景风景进行了研究。仍以公众的平均审美评判作为应变量,而以峻山在照片上所占的面积,远景森林所占的面积等作为自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方程(Buhyoff等1982)
  SBE=127.12+10.32SHRP-0.57SHRP2+1.79BVF
     -6.77MDAM-61.07FORDEN+ 0.93FLT
  其中,SHRP--照片上峻山面积;BVF--照片上远景森林面积; MDAM--照片上中景林木受虫害的面积; FORDEN一照片上森林覆盖率;FLT--照片上平地面积。该模型的预测能力: R2=0.57。对该模型中提到的森林虫害因素, Buhyoff曾有专门的研究 (Butyoff和Leuscher 1978, Butyoff等1980 ),并得到了森林受害面积对森林风景质量影响的关系函数:
  y风景质量=1.03-0.28ln(害受面积) (R2=0.84, P≤0.001)

  (三)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娱乐风景评价中应用

  以上的各项研究中,都把人作为一个被动的风景欣赏者来看待,而事实上,风景往往作为人们活动的环境而存在,它也无时不召唤风景欣赏者进行积极的活动(Zube 1982)。那么,人的各种活动(娱乐)爱好,是否也影响人们的审美评判呢?有研究表明(Levine和Langenau 1979; Langenau 等1980),具有不同娱乐爱好的人对森林间伐具有不同的审美态度,爱好狩猎和娱乐兴趣较广的人,往往对间伐抱肯定态度,而爱好露营,漂流等活动的人,则对间伐持否定态度。在城市娱乐区的研究中,Schroeder和Anderson(1984)用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建筑及树木密度等29个变量来预测空间的风景质量和安全感,发现娱乐区的安全感与人们的审美评判不存在线性关系。



  (四)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心理物理学方法应用范围极广,远不只如上所述。如Latimer等(1981)深入研究了大气的光学特性与人的审美评判间的关系,发现,大气的光学质量与审美评判(风景质量)有很高的相关性,并建立了以大气物理因子和色度、光彩、太阳高度角、云量为自变量来预测风景质量的关系模型。类似的研究还有Malm等(1981)。

  与此同时,还有人用心理物理学方法来研究某些社会因素在人们进行风景审美评判时的影响,如Anderson(1981),研究了风景类型的名称对审美评判的影响,发现,那些冠有"原始旷野"、"天然森林"、"国家公园"等名称的风景照片,往往比标有"娱乐区"、"商业区"等名称的风景照片更能获得好评,尽管这些标签的分配是随机的。这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的崇尚,这也说明了,风景评价不能只着眼于各个自然因素,而应考虑有关社会因素。

  作为小结,我们可以看到,心理物理学派有如下几个基本点:
  (1)风景审美是风景和人之间共同作用的过程,而心理物理学派的目的正是为了建立反映这种主客观作用的关系模型。
  (2)承认人类具有普遍一致的风景审美观,并把这种普遍的,平均的审美观作为风景质量衡量标准。
  (3)人们对风景的审美评判(风景质量)是可以通过风景的自然要素,来预测和定量的。

  至于该学派的优缺点,本文将在下文另作讨论。

  三、认知学派

  以上介绍的两大学派(专家学派和心理物理学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通过测量各构成风景的自然成份(如植被、山体、水体等)来评价风景质量(当然,在评价的标准上各有不同),认知学派则不然,它把风景作为人的生存空间,认识空间来评价。强调风景对人的认识及情感反应上的意义;试图用人的进化过程及功能需要去解释人对风景的审美过程。该学派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E. Burke(1729-1787),他认为"崇高"和"美"感是由人的两类不同情欲引起的,其中一类涉及人的"自身保存",另一类则涉及人的"社会生活"。前者在生命受到威胁时,才表现出来,与痛苦、危险等紧密相关,是"崇高"感的来源;后者则表现为人的一般社会关系和繁衍后代的本能,这是"美"感的来源。(见朱光潜1986, Brown等1986)。但是,直到本世纪70年代中期,这种美学思想才在风景美学领域里得到系统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也即所谓风景美学的认知学派。对该学派发展影响较大的首先是70年代中期英国地理学家Appleton的"了望--庇护"理论(见纽拜(英)1978, Kaplan,S.1979a,Brown等1986),该理论在分析了大量风景画的基础上,指出,人在风景审美过程中,总是以"猎人""猎物"的双重身份出现的,作为一个"猎人"他需看到别人,作为一个"猎物"他不希望别人看到自己。也就是说,人们总是用人的生存需要来解释、评价风景的。几乎在同时,Kaplan, S. 也以进化论为前提,以人的生存需要出发,提出了风景信息的观点,相继提出并完善了他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Kaplan, S. 1973, 1975, 1979, 1979a;Brown等1986),他认为,人为了生存的需要和为了生活得更安全、舒适,他必须了解其生活的空间和该空间以外的存在,他必须不断地去获取各种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去判断和预测面临着的和即将面临着的危险,也正是凭借这些信息,去寻求更适合于生存的环境。所以,在风景审美过程中,他既要风景具有可以被辩识和理解的特性——"可解性"(Making sense)又具有可以不断地被探索和包含着无穷信息的特性——"可索性"(Involvement), 如果这两个特性都具备,则风景质量就高。Kaplan又把这两个特性分别在二维、三维空间中进行了扩展,于是形成了四维量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

空 间 信息需要
可解性 可索性
二维平面
三维空间
一致性 复杂性
可读性 神秘性

  多年来,Kaplan夫妇及其合作者们都为该模型的产生、发展、完善及在风景评价实践中的应用,作出了不少努力。如早在1972年Kaplan, R.就提出了用维量分析法来进行风景评价及其研究,强调风景的空间意义,继后又提出了从整体上把握风景空间,和对风景空间进行分类的有关思想(Kaplan.R1977, 1983, 1985)。Kaplan, R.还就复杂性、一致性及神秘性各维量进行了研究,发现神秘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风景质量,而这种神秘性往往表现?quot;向人们预示着无穷的新的信息",如河流的曲折,深远等往往能加强神秘性(Kaplan, R.1975,1977)。而Cimblett等则将Kaplan模型中的"神秘性" 专门拿出来研究,发现,在森林风景中,有5个因素决定着风景的神秘性,即:障景、视距、空间限定性、可及性和林中光线(Cimblett等1985)。近年来,Kaplan的风景审美理论模型,经Brown和Itami等人的加工,转化为反映具体地形地貌特征的实用模型(如Brown等1986)

可索性 可解性
地形 坡 度 相对地势 空间多样性 地势对比
地物 自然性 和谐性 高度对比内部丰实性

  这里的地形是指自然本身的风景(景观),而地物则表现为人文风景(景观)。这一实用模型是和Kaplan的理论模型相对应的,而这些反应风景空间特性的信息,大多可以直接从地图上得到,从而实现了心理学意义上(认知意义上)的变量,向具客观意义的物理量转化。

  基于Appleton和Kaplan和理论,另一位地理学家Ulrich也提出了相似的风景评价模型(Ulrich 1977)他把Kaplan, S.1975年的模型中的"可解性"扩展为四个维量,而把神秘性单独作为一个维量,于是得到一个五维量的风景评价模型:
  进一步地,Ulrich将进化论美学思想同情感学说相结合,提出了风景审美的"情感/唤起"模型(Ulrich 1983), 从而进一步开拓了风景审美过程的研究。他认为,在风景审美过程中初级情感反应(Initial affect reaction)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为对眼前风景的兴趣及"喜欢-不喜欢"的反应,由此产生唤起反应,即"趋就--回避"反应,这一过程制约着随后的认识过程(对风景根据其对自己的利害关系,进行审评)的发展,最后表现为行为过程。

  初级"情感/唤起"状态(认识史)风景知觉 初级情感反应(如:喜欢-不喜欢) 认识 评价 行为冲动 行为

  实际上,Ulrich 的模型要比这复杂得多,这只将其模型的主要结构表示出来。其中,人的初级"情感/唤起"状态反映了他过去的和目前的经验和认识史,它决定了主体对于欣赏对象的定向作用,而初级情感反应产生于风景知觉过程中,受风景本身的整体特性(包括复杂性、总体的结构性、景深等等)的激发而产生,至于对风景的深入了解和仔细的评价,以及文化因素的影响,则主要产生于认识、评价阶段。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风景美学的认知学派经Appleton, Kaplan,和Ulrich等人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使得进化论美学思想、情感学说,及对风景的整体把握思想溶为一体,并且逐渐在风景评价及管理实践中显示出威力(如Brown等 1986);而且,近年来,Ulrich等人探索用脑电图、心电图等精密的科学测试手段,来客观地测量人的情感反应,避免了语言表达测试的种种弊病,使得该理论体系更趁于完善(如Ulrich.1981, 1983, 1986)。另外,Ulrich认为,自然风景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其作为审美对象而存在,它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其它生理和心理的各种反应,多次研究都发现,自然风景往往明显地加速病人的恢复,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而城市风景则延缓病人的恢复,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如Ulrich 1979, 1984, Ulruch和Addoms 1981)。

  四、经验学派

  与专家学派相比,心理物理学派和认知学派(心理学派)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在风景审美评判中的主观作用,而经验学派则几乎把人的这种作用提到了绝对高度,把人对风景审美评判看作是人的个性及其文化、历史背景,志向与情趣的表现。所以,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一般是考证文学艺术家们的关于风景审美的文学,艺术作品,考察名人的日记等等来分析人与风景的相互作用及某种审美评判所产生的背景。同时,经验学派也通过心理测量、调查、访问等方式,记述现代人对具体风景的感受和评价,但这种心理调查方法同心理物理学常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在心理物理学方法中被试着只需就风景打分或将其与其它风景比较即可,而在经验学派的心理调查方法,被试不是简单地给风景评出好劣,而要详细地描述他的个人经历、体会,及关于某风景的感觉等等。其目的也不是为了得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风景美景度量表,而是为了分析某种风景价值所产生的背景、环境。

  经验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Lowenthal。他曾精辟地分析过历史风景的重要意义, 它能使人产生一种连续的、持久的、淀积的感情,这种感情促使我们能用历史的观点去认识和考察个人或团体(Lowenthal 1975),这实际上是把风景作为具体的个人或团体的一部分来认识,他还分析了美国城市居民对乡村风景的怀旧心理从而导致了他们对风景的无比热爱这一现象的历史,及背景等(Lowenthal 1977)。

  正如Daniel和 Vining(1983)所说的,经验学派的研究方法还不能算作是对风景进行评价的方法,它并不研究风景本身的优劣,因而也很少能提供直接为风景规划及管理服务的信息。也正因为如此,经验学派与其它三个学派比较起来,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五、各学派综合评价及今后风景美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以上简要介绍了风景评价及风景美学研究的四大学派,其中专家学派势力较大,主要由专业风景规划师,及资源保护工作者所推动而发展;心理学派也不甘示弱,自70年代中后期以来,发展极为迅速,大有压倒专家学派的气势,其主要推动者是环境心理及行为科学家和森林科学专家;认知学派异军突起,由70年代的理论研究开始,80年代初便大踏步地走出书房,开始向风景规划及管理的具体实践迈进,在这里,心理及行为科学家、地理学家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至于经验学派虽说长期以来一直被挤于一隅,却也有天时地利,它稳扎稳打,又有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为粮食,故终不失弹丸之地。下面主要从可靠性、灵敏性、有效性和实用性4个方面简要地比较一下各学派的风景评价方法的优缺点。



  专家学派的风景评价方法最突出和优点就在于它的实用性,长期以来,在土地利用规划、风景规划以及风景管理等各个领域里,都起到很大的作用。深入人心的VRM和VMS风景管理系统就是该学派风景评价方法的具体体现。但是,少数专家,从假设出发,以形式美原则及有关生态学原则为依据的风景评价,到底有多大的可靠性?一系列粗略的分类,分级又有多大的的灵敏性和有效性?该方法本身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而无论从理论和经验上讲,风景质量与"基本元素"(线、形、色、质)和"多样性""特异性"等之间并没有显著一致的相关性(如Kaplan, R. 1985),对该学派风景评价方法的批评也越来越多(如Kaplan,S.1979, 1979a;Kaplan, R. 1985; Ulrich,1986)。

  心理物理学方法则是各种风景评价方法中最严格,可靠性最好的一种方法。有许多研究都证明了不同风景评价者及团体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Zube 1975, Daniel和Boster 1976, Artmr1977, Buhyoff 等1979, 1982, Tips和Savasdisara1986), 又由于该方法把审美态度测量同风景成分的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实现用数字模型来评价和预测风景质量,而且本身具有一整套的检验方法,使该风景评价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至于该方法的有效性如何,以前争论的焦点之一是照片和幻灯作为风景评价媒介的有效性问题。长期以来的研究基本证明了照片和幻灯作为评价媒介同现场评价无显著差异(如Daniel和Boster1976, Zube等1975 Jackson等1978, Shuttleworth 1980)。再看实用性,尽管目前还不如专家学派的方法那么突出,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物理学方法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一旦风景评价模型建立起来了,则只要对有关风景成份进行测量,即可根据模型得出风景质量的有关数据。而且,目前已经建立的几个评价模型已显示出心理物理学方法的高度实用性(如Buhyoff 等1980, Daniel和Schroeder1979, Brown和Daniel 1984)。但是,还嫌不足的是,由于心理物理学方法要求风景成份的严格定量,使得风景评价模型的应用范围还不够广,往往只适用于同建模所基于的实验风景相一致的风景类型,如根据针叶林风景所建的模型,就不一定适用地阔叶林风景,而且,心理物理学方法强调公众的平均审美水平,因而忽视了个性及文化、历史背景对风景审美过程的影响。

  与心理物理学派的风景评价方法相反,认知学派则强调风景评价模型的普遍适用性。它从更为抽象的维量出发(如复杂性、神秘性等等)来整体把握风景。同时,有许多研究证明了用维量来估测风景质量的可靠性和灵敏性(如Ulrich 1977)。但是,如果只停留在抽象的维量分析上,那就意味着它只是一各理论分析途径,只有把这些抽象的维量同具体风景成份相联系时,才使得认知学派具有实用价值,也才能使理论本身更趋完美。所以,认知学派必须同心理物理学派的评价方法相结合。

  别具特色的经验学派(现象学派)的研究方法,则以高灵敏性为特点。在其:"人--风景--相关环境"的模式下,风景质量被看作是一种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东西,从而实际上回避了对客观风景本身的考察,而强调人的主观作用及风景审美的环境,所以,该方法缺乏实用价值;不过,该学派强调人的作用的思想,为加强风景美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总起来说,上面介绍的四个学派在其研究方法和对象上各有特点。但如果我们把风景的审美过程看作一个完善的系统,就会发现,各个学派,各种研究方法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互相补充的。如,专家学派忽视人的主观作用,而强调风景本身的客观特点,经验学派则正好相反,强调人的作用忽视人的主观作用,而强调风景本身的客观特点,经验学派则正好相反,强调人的作用忽视对风景本身的研究,两者互为补充。其它方面,如对风景的把握方法方面,关于风景价值的理解方面等,各学派都呈互补的关系(表1 风景评价各学派特点分析和比较。见"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一文的表1)。

  今后的风景评价和风景美学将往何处去?面对着这风起云涌的形势,往往使人精神振奋而又感到无从着手。笔者认为,多学科交叉,各学派联合,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进行研究,将是该领域今后研究的必然趁势。近一两年来,不少风景园林专家、心理行为科学家、地理、生态学家及林业科学家都已开始向这方面努力。

  中国是传统风景美学理论(山水理论)发展最早,也是最丰富的国家。近年来,有关专家也进行了风景直观分类的研究(陈有民,1982,1982a;孙筱祥1982),许多专家也进行了有关风景美学及风景保护和建设的探讨(如谢凝高,1985;陈从周,1985;朱畅中,1985;甘伟林,1985;冯纪忠,1985;陈丽笙,1985;朱观海,1985等等),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风景美学的科学的、系统的研究,目前在我国还很落后。学习西方先进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方法,再结合我国丰富的传统风景美学理论,进行有中国特色的风景美学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陈有民,1982 论中国的风景类型《北京林学院学报》第二期(总第八期) 庆祝建校三十周年,园林专刊。
陈有民,1982a 中国自然风景区域的划分《北京林学院学报》第二期(总第八期),庆祝建校三十周年, 园林专刊。
陈从周,1985 造风景还是煞风景《资料选编》,黄山园林管理局。
陈丽笙,1985 从盘山规划谈风景区的建设问题《规划设计通讯》4:31-33。
冯纪忠,1985 风景开拓议《资料选编》,黄山园林管理局。
甘伟林,1985 努力开创风景名胜工作的新局面《资料选编》,黄山园林管理局。
孙筱祥,1982 中国风景名胜区《北京林学院学报》第二期(总第八期)。
朱畅中,1985 风景旅游区建设的美学《资料选编》,黄山园林管理局。
朱光潜,1986(再版)《西文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朱观海,1985 论当前风景建设的一种动向,《城市规划汇报》,5:26-29。
谢凝高,1985 关于风景自然美的探讨与保护的意见《资料选编》,黄山园林管理局。
纽拜(英),1978 对风景的一种理解,王至元译自《英国美学杂志》,1987年秋《美学译文》-(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俞孔坚,1986 自然风景景观评价方法《中国园林》1986-3:38-40。
Anderson, L.M., 1981. Land use designation affect perception of scenic beauty in forest landscapes. Forest Science, 27: 391-400.
Arthur, L.M., 1977. Predicting scenic beauty of forest environments: some empirical tests. Forest Science, 23: 151-160.
Bacon, W.R., 1979. The visual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forest service, USDA. In: Proceedings of Our National Landscape (USDA Forest Service Tech. Rep. PSW-35). Berkeley, Calif. Pacific Southwest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Brown, T.C. and Daniel, T.C. 1984. Modeling forest Scenic beaut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to ponderosa pine (USD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 RM-256) Fort. Collins, Colorado 80526.
Brown, T., Keane, T. and Kaplan, S., 1986. Aesthetics and management: bridging the gap.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3:1-10.
Brush, R.O., 1976. Space within the woods: managing forest for visual enjoyment. Journal of Forestry, November: 744-747.
Brush, R.O., 1979. The attractiveness of woodlands: Perceptions of forest landowners in Massachusetts. Forest Science, 25: 495-506.
Buhyoff, G.J., Gauthier, L.J. and Wellman, J.D., 1984. Predicting scenic quality for urban forests using vegetation measurement. Forest Science, 30:71-82.
Buhyoff, G.J. and Leuschner, W.A., 1978. Estimating psychological disutility from damaged forest stands. Forest Science, 24: 424-432.
Buhyoff, G.J., Leuschner, W.A. and Arndt, L.K., 1980. Replication of a scenic preference function. Forest Science, 26: 227-230.
Buhyoff, G.J., Leuschner, W.A. and Wellman, J.D., 1979. Aesthetic impacts of southern pine beetle damage. J. Environ. Manage., 8: 261-267.


Buhyoff, G.J., Wellman, J.D. and Daniel, T.C., 1982. Predicting scenic beauty for mountain pine beetle and western spruce budworm damaged forest vistas. Forest Science, 28: 827-838.
Canada, Province of British Columbia, Ministry of Forests, 1981. Forest Landscape Handbook. Published by the Information Service Branch, Ministry of Forests.
Daniel, T.C. and Boster, R.S., 1976. Measuring landscape esthetics: the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ethod. (USD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 RM-167)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Daniel, T.C. and Schroeder, H.W., 1979.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model: predicting perceived beauty of forest landscapes. In: The proceeding of Our National Landscape (USDA Forest Servics Tech. Rep. PSW-35). Berkeley, Calif.: Pacific Southwest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PP.514-523.
Daniel, T.C. and Vining, J. 1983. Methodological issues in the assessment of landscape quality. In: Behavior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Vol.6. Altman and Whohlwill eds. New York: Plenum Press.
Gimblett, H.R., Itami, R.M., and Fitzgibbon, J.E., 1985. Mystery in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odel of landscape preference. Landscape Journal, Vol.4. No. 2. pp. 87-96.
Hull, R.B.IV., Buhyoff, G.J. and Daniel, T.C., 1984. Measurement of scenic beauty: the law of comparative judgment and 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s. Forest Science, 30:1084-1096.
Itami, R.M., 1986. Scenic perceptio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in US visual management systems. In Canadian Western Geographic Series. Forthcoming 1986.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hillip Dearden Editor.
Jackson, R.II. and Hudman, L.E., 1978. Assessm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6: 153-170.
Kaplan, R. 1972. The dimensions of the visual environment: methodol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Mitchell W.J.(Ed.).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nd Practice Proceed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ssociation.
Kaplan, R. 1975. Some methods and strategies in the prediction of preference. In: Zube, E.H., Brush, R.O. and Fabos, J.G. (eds), Landscape Assessment. Stroudsbury, Penn., Dowden, Hutchinson and Ross.


Kaplan, R., 1977. Down by the riverside: informational factors in waterscape preference. River recreation management and research symposium, General Technical Report NC-28. Washington D.C.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Forest Service.
Kaplan, R., 1977a. Preference and everyday nature: method and application. In. Stokols, D. (Ed.). Perspective on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Plenum, pp. 235-250.
Kaplan, R., 1983. The role of natural in the urban context. In: Behavior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Altman, I. and Wohlwill, J.F., Plenum Press, New York and London.
Kaplan, R., 1985. The analysis of perception via preference: A strategy for studding how the environment is experienced. Landscape planning, 12: 161-176.
Kaplan, S., 1973. Cognitive maps, human needs and the designed environment. In: Preiser, W.F.E. (Ed.) 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Stroudsburg, Pa., Dowden, Hutchison and Ross.
Kaplan, S., 1975. An informal model for the prediction of preference. In: Landscape Assessment: Values, Perceptions, And Resources. Zube, E.H., Brush, R. O. and Fabos, J.GY.(eds). Dowden, Hutchinson and Ross. Stroudsburg. pp. 92-101.
Kaplan, S., 1979. Concerning the power of contentidentifying methodologies. In: Assessing Amenity Resource Values. USDA Forest Service General Technical Report. RM-68. pp. 4-13.
Kaplan, S., 1979a. Perception and landscape: conception and misconception. In: proceedings of Our National Landscape. USDA Forest Service General Technical Report PSW-35. pp.241-248.
Langenau, E.E.. O'Quin, K. and Duvendeck, J.P., 1980. The response of forest recreationists to clear-cutting in Northern Low Michigan: a preliminary report. Forest Science, Vol. 26, 1:81-91.
Latimer, D.A., Hogo, H. and Daniel, T.C. 1981. The effects of atmospheric optical conditions on perceived scenic beauty. Atmosphere Environment, 15: 1865-1874.
Levine, R.L. and Langenau, E.E.JR., 1979. Attitudes towards clearcutting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to the patterning and persity of forest recreation activities. Forest Science, Vol. 25, No.2:317-327.


Lewis, P.H.Jr., 1964. Quality corridors for Wiscons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Vol. 54:2 pp.100-107.
Litton, R.B.Jr., 1968. Forest Landscape Description and Inventories: A Basis for Land Planning and Design. USDA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 PSW-49 Pacific Southwest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Berkeley, California.
Litton, R.B.Jr., 1974. Visual vulnerability of forest landscape. Journal of Forestry. July. pp. 392-397.
Litton, R.B.Jr., 1979. Descriptive approaches to landscape analysis. In: proceedings of Our National Landscape (USDA Forest Service Tech. Rep. PSW-35) Berkeley, Calif. Pacific Southwest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Litton, R.B.Jr. and Tetlow, R.J., 1978. A landscape inventory framework: Scenic analyses of the Northern Great Plains. USD Forest Service. research paper. PSW-135.
Lowental, D., 1975. Past time, present place: landscape and memory. Geogr. Rev., 65: 1-36.
Lowental, D. 1977. The bicentennial landscape: a mirror held up to the past. Geogr. Rev., 67: 249-267.
Magill, A.W. and Litton, R.B.Jr., 1980. A color measuring system for landscape assessment. Landscape Journal. Vol.5, No.1, pp.45-54.
Malm, W., Kelley, K., Molenar, J. and Daniel, T.C., 1981. Human perception of visual air quality (uniform haz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5: 1875-1890.
Ross, R.W., Jr., 1979. The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and 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an overview. In: Proceedings of Our National Landscape: (USDA Forest Service Tech. Rep. PSW-35). Berkeley, Galif.: Pacific Southwest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Rutherford, W., Jr. and Shafer, E.L., Jr., 1969. Selection cuts increased natural beauty in two Adirondack forest stands. Journal of Forestry, 67: 415-419.
Schauman, S. and Adams, C., 1979.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Landscape Resource Management. In: Proceedings of Our National Landscape. (USDA Forest Service Tech. Rep. PSW-35). Berkeley, Calif.: Pacific Southwest Forest and Range Experiment Station.
Schroeder, H.W. and Anderson, L.M., 1984. Perception of personal safety in urban recreation sites.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Second Quarter: 178-194.


Schroeder, H.W. and Daniel, T.C, 1981. Progress in predicting the perceived scenic beauty of forest landscapes. Forest Science, 27: 71-80.
Shuttleworth, S., 1980. The use of photographs as an environment perception medium in landscape studies. J.Environ. Mgmt, 11: 61-76.
Thurstone, L.L., 1959. The measurement of values.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22p.
Tips, W.E.J. and Savasdisara, 1986.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of subjects on their landscape preference evaluatio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3: 125-133.
Torgerson, W.S., 1985. Theory and method of scaling. John wiley, New York, 460p.
Travis, M.R., Elsner, G.H., Lverson, W.D. and Johnson, C.G., 1975. VIEWIT: Computation of seen areas, slope and aspect for land-use planning. USDA Forest Serv. Gem. Tech. Rep. PSW-11, 70p., illus. Pacific South-west Forest and Range Exp. Stn., Berkeley, Calf.
Urich, R.S., 1977. Visual landscape preference: a model and application. Man-Environment Systems, Vol.7.No.5: 279-293.
Ulrich, R.S., 1979.Visual landscap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Landscape Research, 4(1): 17-23.
Ulrich, R.S., 1981. Natural versus urban scenes some psychological effect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September. pp.523-555.
Ulrich, R.S., 1983. Aesthetic and affective response to natural environment. In: Altman, I. and Wohlwill, J.F.(Eds), Behavior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New York, Plenum.
Ulrich, R.S., 1984.View through a window may influence recovery from surgery. Science. Vol. 224, pp. 420-421.
Ulrich, R.S., 1986. Human responses to vegetation and landscapes. Landscape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3: 29-44.
Ulrich, R.S. and Addoms, D.L., 1981. Psychological and recreational benefits of a residential park: 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3: 43-65.
Ulrich, R.S. and Simons, R.F., 1986. Recovery from stress during exposure to everyday outdoor environments. In: Wineman, J., Barnes, R. and Zimring, C. (Eds): The Costs of Not Knowing: 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e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Design.


USDA Forest Service, 1976. National forest landscape management. Vol.2, Chapter3, USDA for. Agricultural Handbook. No. 484.
USDA. 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 1978. Procedure to Establish Priorities in Landscape. TR-65. Washington, D.C. 20250.
USDI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1984. 8400-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 (Supersedes Rev. 8-4) , Washington, D. C.
USDI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1986. 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 Visual Resource Inventory. BLM Manual Handbook 8410-1.
USDI Bureau of Land Management, 1986. Visual Resource Management: Visual Resource Contrast Rating. BLM Manual Handbook 8431-1.
Zube, E.H., Pitt, D.C. and Anderson, T.W., 1975. Perception and prediction of scenic resource values of the northeast. In: Landscape Assessment: Values,Perceptions, and Resources. (Zube, E.H., Brush, R.O.and Julius G. Fabos Eds.) Dowden, Hutchinson and Ross Stroudsbury, PA, 367p.
Zube, E.H., Sell, J.L. and Taylow, J.G., 1982. Landscape perception: research application and theory. Landscape Planning. 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