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思想误区 追求党报“卖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1
/ 1

笔者由此联想到苏州日报去年10月进行的一次改版。当时,这家报社的“口号”是:压缩专版、专刊,增加新闻版。他们加大了要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的报道力度,让消息在报纸上唱主角,从而使报纸更贴近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更贴近群众生活,进一步增强了报纸的新闻性、时效性和可读性。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张在全国很有影响的晚报扬子晚报,1999年11月在进行新一轮改版时,也特别强调要突出新闻的优势,增加信息量。

笔者以为,报纸是新闻纸,而党报又是向人民群众提供信息的主渠道,我们的新闻改革就是要努力朝着这个方向发展,扩版时要优先考虑安排新闻版,使新闻真正成为报纸的主体。

二、正确处理好新闻宣传与广告的关系

可以说,各家党报都十分重视广告经营工作,因为舍此报社将难以生存下去。为此,一些报社想方设法增加广告收入,有的甚至不惜牺牲新闻版面。

这种做法对于报社来讲,看上去在短期内是增加了广告收入,但是由于新闻版面被“蚕食”且质量大打折扣,最终将会失去赖以生存的读者。笔者认为,报纸与广告应是皮和毛的关系,如果一味地追求广告收入,让新闻宣传无条件地服从于广告,那么,要不了多久报纸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到头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作为报社务必要按照新闻规律办事,要从规章制度上、管理上、版面上保证广告经营人员和采编人员分别按照市场规律和新闻规律运作,切实做到“两分开”。

三、正确处理好编辑、记者与读者的关系

翻开一些党报,不顾及读者而编发的稿件、版面太多了,如会议消息多,长文章多,介于新闻和广告之间的二类广告稿件多,板着面孔说教的言论多,没有个性的标题多,稿件中长句、晦涩句多,千篇一律的稿件多,没有特色的专版多……这样的报纸还有存在的价值吗而增强办报人员的读者意识,不仅是党对报纸的期望、读者对报纸的要求,也是报纸自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立足和发展的需要。

增强读者意识,要求编辑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文字修养和多方面的知识,还要善于把握编辑方针,理解和吃透报道意图,通过版面内容来体现一个时期的报道思想。要经常采取多种途径了解读者、研究读者,掌握读者需求,从而有的放矢做好策划工作,并不断加以创新,以源源不断地推出精品专栏和版面。

增强读者意识,要求记者“写什么、怎么写”都要围绕读者需求定,不妨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有全局观,坚持寓新闻指导性于信息传播之中,引导读者积极投身两个文明建设;二是要善于抓住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选准角度报道,排忧解难,释疑解惑;三是及时传播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信息;四是多采写读者感兴趣、有教育意义的社会新闻。此外,还要注重报道手法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