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营销改革报道刍议 论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2
/ 1

关键字:笔者 京城 形势 读者 营销 商业 报道 观念 改革

 

  商业营销改革报道是新闻媒体改革报道的一个分支,也是和人民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的一个报道方面。作为多年从事这方面报道的一名记者,可以说有所体会。现把这方面的几点想法写下来,求教于新闻界的同行们。

  一、分析形势  注重宏观

  商业营销改革报道并不是孤立的。做好这一报道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跟整个宏观形势密不可分,而且和各个领域的改革进程组成一个整体。

  为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我国政府每年从宏观方面加大调控力度,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努力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因此,涉及到金融、住房、国企、农村方面的改革报道应有一定的宏观角度,使读者能从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角度认识当前的形势,不致于对形势产生片面的理解。对此,笔者在自己主持编辑的版面上,连续编发了证监会主席周正庆和上海浦东银行行长等金融界人士的访谈,在分析金融改革形势的同时,也对广大读者的投资理念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参谋作用。

  另外,笔者根据中国改革报的报道  层面与深度,在具体的营销改革报道中,注意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力求让读者有更多的收益和认识上的深化。笔者曾在1997年9月写了一篇全面反映京城大小商厦纷纷进行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的报道《京城商厦大裂变》。此文发表后,不仅引起京城各大商厦老总的关注,同时还被多家报刊转载。为了进一步研讨京城商业发展的脉络,以《京城商厦大裂变》文为由头,本报发起组织了《京城商厦改革与发展》座谈会,邀请了部分大商场的老总以及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参加,在随后发表的整版报道中,笔者着重报道了与会者对我国商业企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与认识,得到了报社及社会上的认同与好评。


  二、更新观念  引导消费

  商业营销改革是我国诸项改革中变化较大的一项,无论从改革理念、物流形式,还是市场发展,步子都跨得相当大。面对这样的形势,作为新闻媒体首先应该注意学习,彻底领会中央的政策,及时更新观念。
  具体的包括以下内容: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应该有不分国内外、不分省市区的统一的大市场的观念;要认识到商业营销是物业的流通,是一个交流的观念;商业营销不仅是物流,更重要更现代的还是信息的流通,因此应有包括高科技、网络在内的信息的观念;营销世界充满争斗和价格攀比,因此也是一个竞争的观念;对于营销的对象来说,营销还是一个服务于人的行业,因此,又是一个服务的观念;多年的营销改革走过了不平凡的路,各种“游戏规则”应运而生,因此,应有一个法制的观念。

  商业营销领域20多年的改革,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在新的形势下,作为这一领域的报道者必须及时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在报道中要及时反映营销方面的改革动态,而且在稿件的组织中也应注重分析事实,引导消费。

  在深入报道的同时,为了更好地启发、引导广大读者的消费观念,笔者在主持编辑《商界》版面时,设计了两个专家专栏,分别请社科院研究员唐丰义主笔《商海放谈》,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李飞主笔《营销诊所》。两位专家分别从流通领域的宏观与微观方面,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及营销过程中的问题,分析阐述消费心理与行为,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反响。

  三、改革报道  着眼大众

  在一个新闻改革的年代,报道改革的报道本身也同样面临着改革。

  笔者想结合商业营销这一报道领域,谈谈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是如何把自己的工作与“着眼大众”联系起来搞好报道的。

  首先,选题必须是大众最关心的热点:买房、买车、储蓄、保险、价格、打折等等,无一不是。

  第二,标题必须醒目,吸引人。比如《大栅栏为假货设栅栏》、《限行,限制了什么》、《粉墨登场新东安》、《上帝,你青睐什么》、《捂紧你的钱袋子》等等。这些标题让人一看就想读下文,很好地起到了导读作用。

  第三,稿件的语言必须是老百姓的话,不能书生气十足。如《细心“妆”扮你的脸》、《小心购房缺斤短两》、《商品退换有时间》、《有人向你借钱怎么办》等,这样的报道能贴近大众的心,读者没有不看的道理。

  第四,稿件要精炼、短小为好,文章形式要多样化。小消息、随笔、通讯都有,营销诊所、情报站、、时尚潮流、安居世界、保险天地、投资顾问、理财高手、请你知道等栏目不一而足。这些服务性强、浅显易懂的文章颇受读者喜爱。

  第五,图文并茂,版面语言丰富,让读者见了报就被吸引住,又有信息,又有知识,又是欣赏,又能休闲。

  笔者认为,对于改革中的大众媒体而言,以上报道要求正是新闻改革的重要内容,它符合报道为民众服务的根本要求,这也正是本文要阐述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