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中的作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社区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中的作用分析 ;

周青

(松坪镇中心卫生院 湖北 宜都 443314)

【摘要】:目的对社区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的1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接受脑卒中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常规组45例与研究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指导,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防跌倒知识知晓率与FIM评分。结果研究组的防跌倒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FIM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质量,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社区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目前,临床医学上,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疾病之一,其致残率高达80%,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预防,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伤害,严重会导致患者的死亡,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体质差、反应慢、平衡力降低,跌倒率增高[1]。本次旨在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的良好应用效果,现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文选取2015年的1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接受脑卒中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且患者皆签署此次研究同意书。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10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50例与研究组50例。常规组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5.2±10.6)岁;研究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47~83岁,平均年龄(65.4±11.1)岁。将两组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信息进行整合与记录,常规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指导,其主要内容为预防脑卒中跌倒的常规康复训练,宣教预防跌倒的知识,进行生活自主能力训练以及居家护理防跌倒指导。

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其具体第一步为:为患者建立健康指标档案,记录FIM评分、随访时间以及跌倒次数,分别在一个月、三个月、五个月时进行家庭随访,时间为一个小时一次;具体第二步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居家护理防跌倒手册,主要为注意家庭高危地带的管理,合理摆放室内物品,对桌椅进行转移,避免患者触碰跌倒,注意夜间不能突然变换体位,患者服用降压药后要预防体位性低血压以及在服用助眠药物之后,需完全清醒才能下地活动,对患者实施监督指导与反复宣传教育;具体第三步为:依照FIM评分对患者进行上门随访评估,制定康复计划与防跌倒措施,提高患者的自我照顾、运动能力、社会认知、括约肌控制与社会交流能力[2]

1.3观察指标

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防跌倒知识知晓率,总知晓率=优秀率+及格率;记录观察两组患者的FIM评分,利用功能独立性测量表(FIM)对出院一个月、三个月、五个月时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主要检测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即自我照顾、运动能力、社会认知、括约肌控制与社会交流。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分析,其中,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是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防跌倒知识知晓率对比

研究组中,优秀例数26例,及格例数10例,不及格例数14例,总知晓率为72%;常规组中,优秀例数10例,及格例数6例,不及格例数34例,总知晓率为32%。两组患者的总知晓率对比检验结果为(X2=4.458,P=0.03),研究组的防跌倒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的FIM评分对比

研究组出院一个月后评分为(64.3±11.56)分、出院三个月后评分为(70.1±9.81)分、出院五个月后评分为(75.3±10.56)分;常规组出院一个月后评分为(57.9±11.22)分、出院三个月后评分为(61.1±8.99)分、出院五个月后评分为(63.4±10.11)分。两组患者出院一个月后的FIM评分对比检验结果为(t=2.809,p=0.006),两组患者出院三个月后的FIM评分对比检验结果为(t=4.782,p=0.000),两组患者出院五个月后的FIM评分对比检验结果为(t=5.755,p=0.000),研究组的FIM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检验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临床医学上,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安全的疾病,脑卒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容易发生易跌倒事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差,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其跌倒的次数,使患者自身以及患者的家属知道跌倒的危害与严重性,虽然,我国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不断地完善,但是在相关护理人员到患者家中随访之后,发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存在细节上的漏洞[3]。由此,派遣专业护理人员对脑卒中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护理服务,根据具体的患者居住环境制定家庭护理防跌倒手册,为家属及患者讲解用药事项以及可能引起跌倒的因素,加强防跌倒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而提升患者的防跌倒意识,有效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同时,对患者进行定期家庭随访,能具体了解患者的情况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系统的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研究结果显示,依照FIM评分情况来看,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自我照顾、运动能力、社会认知、括约肌控制与社会交流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采用社区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卒中患者跌倒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增强患者的防跌倒知识,进而减少跌倒发生事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质量,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汪红梅.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华夏医学, 2017,11(5):98-101.

[2]邵红娟, 黄钰东. 社区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注意力障碍患者防跌倒的效果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7):586-589.

[3]李小娟. 社区护理干预对中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1):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