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麻醉过程中过敏性休克的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浅析麻醉过程中过敏性休克的治疗 ;

张猛

虎林市妇幼保健院158499

摘要: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麻醉,而在麻醉过程中,因为需要使用各种药物,因此,在整个麻醉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药物过敏,甚至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过敏性休克。而对麻醉过程产生威胁因素不容忽视。因为在对患者进行麻醉以及手术的过程中因为其生命体征的变化,会因为判读的复杂性让麻醉医师即使诊断以及治疗过敏性休克所带来一定的障碍。本篇文章基于此,对麻醉过程中的休克治疗进行讨论分析,并且提出应当如何缓解该种症状,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药物过敏;诊疗;麻醉

治疗

如果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相关医务人员应当立即马上将所有麻醉药物以及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过敏性休克的药物停止使用,其中包括了静脉注射以及袭人麻醉药物,对于患者产生过敏现象时,都可能产生循环衰竭的代偿反映。而如果是因为局部神经原因,局部神经阻滞,或是因为椎管内麻醉患者,应当立即控制患者气道,为患者气管进行插管或是保证气管的气道通畅性。让患者及时吸收纯氧,而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可能会因为喉头水肿以及气道痉挛的原因,导致气管插管的口径要小于正常型号。因为气管痉挛会导致气道阻力,因此,在对导管插入时,需要正确判断,不能仅凭医生自身的手感。同时,呼吸末也可以让麻醉医师的检测更具备合理性,此时的呼吸末二氧化碳其数值与正常期间相比要相对较低,并且在监视屏幕上,二氧化碳的波形会有规律的出现。

因为患者此时过敏反应会导致血管内的通透性不断增加,逐渐让血管内液体的组织间隙偏移,让低血容量产生。而在此期间需要注意的是在早期的扩容,并且使用肾上腺素也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步骤。在进行液体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在其中加入晶体液,比方说醋酸林格氏液,也被称之为勃脉力A。补液的速度以及用量都需要在血流动力学的监测之下进行调整,其中有条件的可以适当的进行中心静脉压测定,必要时可以进行肺动脉压测定。人工胶体液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维持有效循环容量来促进有机作用,但是需要考虑的是,是否会成为过敏原。

肾上腺素在对过敏性休克这一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因此,在对过敏性休克这一病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首选药物则是肾上腺素,同事,因为,肾上腺素会激发阿尔法以及贝塔肾上腺素能受体。阿尔法肾上腺素在受体之后,会让血管收缩,让血压不断提高,二贝塔受体之后会让心肌收缩力提高,但是与此同时会导致患者的快心率增加,贝塔在受体激动之后,会对体内的支气管平滑肌起到协调作用,缓解体内的痉挛,同事,会因为提高肥大细胞以及嗜碱性细胞内cAMP水平,对各种介质进行释放,而儿茶酚胺类药物属于静脉输注药物,与单次大剂量的静脉推注相比,要略好,因此,可以先使用5~10 p g肾上腺素后O.05~0.1 u g/(kg·Ⅱlin)的速度持续泵入,之后,按照病人自身的血压情况对其进行调整。同事,取样肾上腺素可以提高血压的同时,保证快心率不会增加,并且可以合并使用,对于儿茶酚胺类药物产生症状的患者,运用垂体加压素或是其他,都是较为合理的选择。

抗组胺药物吧,比方说H1受体的阻滞剂,可以竞争组胺受体,减轻因为组胺释放所引发出来的相关症状,但是因为H1受体产生阻滞剂静脉应用,会让血压下降,因此,应当缓慢用药。对于H2受体阻滞剂还未发现对过敏性休克这种症状有预防以及治疗的作用。

氨茶碱属于一种非特异性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其主要是增加细胞内的cAMP而从而达到减少肥大细胞以及碱性细胞的组胺释放效果。与此同时,还能让患者心室之内 的收缩力不断增加,减少肺血管的阻力。该药剂的起始量应当在5~6mg/kg,在静脉处缓慢推注。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抗炎效果明显的药物,在产生过敏性休克患者的身体上可以进行使用,在对过敏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对过敏反应进行抑制,减少炎性细胞游走的空间,并且对于过敏性休克产生之后所出现的延迟反应有明确的效果,但是,目前对于急性的过敏性休克反应,效果还不是十分明确。

在患者产生过敏性休克的过程中,因为中酸中毒的反应的快速发生,并且因为其内部机制的原因,在缓解当中不能长期使用,低灌注的方式,而又因为,骨骼肌的强烈收缩,以及其中的无氧代谢等无任何关系,代谢性酸中毒会导致体内心血管以及肾上腺素的反应剧烈,因此,应当及时纠正中毒放映,酸中毒反应可以使用碳酸氢钠0.3~lmmol/kg进行静脉滴注,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对血气进行分析以及调控。

小结

在麻醉过程中过敏性休克的症状发生概率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如果一旦发展,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其后果十分危险,经过研究发现,产生过敏性休克之后,死亡率会最高会达到百分之十。而在麻醉的过程中对于过敏性休克及时发现,并且治疗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而在此过程中,对高危人群的过敏源进行筛查,在手术之前给予H1受体阻滞剂以及抗焦虑药物是有一定的意义的,但是对于过敏性休克的产生概率,没有根本性改变,因此,麻醉医生在对患者进行麻醉的过程中,需要对过敏源的反应,高度重视,在过敏性休克等麻醉过程中的紧急事件作为对年轻医生培训的主要内容,同时,有计划的进行日常模拟训练,来不断提高对患者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成功率,除此之外,对于其他环境所发生的过敏性休克来讲,其手术室之内需要有监护以及抢救设备,保证药物的充足性,并且在手术室之下,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有团结精神,为对患者的抢救带来便利,而及时的诊断,才是治疗过敏性休克的根本所在。

本篇文章对麻醉过程中过敏性休克的治疗进行讨论分析,并且提出了在各种条件,情况下,应当使用何种药物,并且提出了在日后应当如何对相关的医师进行培训,希望能对相关从业医疗事业的人员有一定帮助,促进我国在对麻醉性休克这一症状的进一步救治率。

参考文献:

[1]周裕凯, 张兰, 李振明. 全身麻醉中羟乙基淀粉130/0.4致过敏性休克一例及文献分析[J]. 华西医学, 2014(1):93-95.

[2]何靖. 术中应用琥珀酰明胶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一例[J]. 临床误诊误治, 2017, 30(11):53-54.

[3]郝小勇, 耿雪红, 廉玉浩.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在产科麻醉中的鉴别与治疗[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3, 9(3):79-80.

[4]孟晓钟, 李建伟, 张艺泷. 全身麻醉下佳乐施致严重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9, 23(7):690-691.

[5]张兰, 伏春玲. 1例医用生物蛋白胶致过敏性休克患者在麻醉恢复室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0, 26(29):65-65.